读诗‖苜蓿草发表在牌坊村的三分田中(孙苜蓿诗/霍俊明荐)
孙苜蓿:苜蓿草发表在牌坊村的三分田中
舅舅因为外出务工而荒废了这块版面
我从此成为了这三分田的主要编辑者
它坐落在大园坝的后方
左边是我和妹妹刘璐童年常去的茶坝
她七岁时死了母亲
右边埋葬我们的外婆
我将世上最美的诗篇发表在
上帝的手掌上
牛羊的胃是全部的读者
这样多好,这些卑微的生命
走过了被上帝看顾着的
秘密通道
凤凰读诗
霍俊明荐语
孙苜蓿是青年诗人中不多见的具有温度的写作者。他的这种温度却是以极其平淡不经的叙说方式来展现出来的。这冷暖互置共生的方式使得他的诗歌获得了一种别人不能轻易获得的拉扯感和诗歌结构。对于那些有过农村经验的人,孙苜蓿的诗歌能够让我们唤醒的就是在一个冬天,我们坐在冰冷的土地上,在我们的拉扯中那生锈的锯子正闪现着银光。而我们能够感觉到它的每一寸移动给植物和内心所带来的巨大疼痛和吞噬。
这首诗的题目显然具有重要性,苜蓿草和诗人笔名之间所暗指的某种被忽略的卑微,牌坊村所带有的文化符号和历史记忆的庞大阴影。而更为重要的还在于这三分农田何以不能容纳这个时代的人们?舅舅去了远方,亲人去了坟墓,两个孤单的身影仍然无处安身。这里没有上帝,这里只有被乡间最普通的牛羊所拒绝出的绿色胆汁一样的苦和涩。
如果这个世间还有秘密通道的话,那么就是那颗仍在跳动的悲悯的心。
孙苜蓿,原名孙婷,女,1987年生于安徽舒城,2006年最先诗歌写作。毕业于皖西学院。作品散见于《诗刊》、《安徽文学》、《诗歌月刊》、《诗选刊》、《诗林》等多家刊物。
霍俊明,河北丰润人,文学博士后,诗人、评论家,现任职于中国作家协会创研部。中国现代文学馆首届客座研究员、首都师范大学中国诗歌研究中心兼职研究员、台湾屏东教育大学国文系客座教授。著有专著《尴尬的一代:中国70后先锋诗歌》《变动、修辞与想象:当代新诗史写作问题研究》《无能的右手》《新世纪诗歌精神考察》《从“广场”到“地方”》《中国诗歌通史》(合著)《文学现场对话录》(合著)等。著有诗集《怀雪》《一个人的和声》《批评家的诗》等。主编《中国好诗》《诗坛的引渡者》《百年新诗大典》《青春诗会三十年诗选》《年度中国诗歌精选》《年度中国诗论精选》等。曾获《山花》2015年批评奖、《人民文学》《南方文坛》年度批评家表现奖、《星星》年度批评家、《诗选刊》年度批评家、《南方文坛》年度论文奖、《扬子江》诗学奖、江苏紫金文学期刊奖批评奖、《名作欣赏》论文奖、“诗探索”理论与批评家、《滇池》文学奖、首届德令哈海子诗歌奖、首届刘章诗歌奖、“明天”双年奖批评奖等。
每周两期,均为自由来稿或《凤凰》诗刊选摘。不好不推送。
喜欢,就扫一扫
『凤凰』为诗歌半年刊,于2008年3月,在河北唐山创立。以强调青年性、先锋性、生活化、在场感,倡导好作品主义为办刊理念,深得广大诗人的喜爱。中国新乡土诗的奠基人姚振函曾评价说:“这是一本不逊于甚至优于某些官方刊物的民刊,它使我这个居于平原小城的老年人开了眼界,也再次领略了唐山这座了不起的城市。”入选2014年中国诗歌十大民刊,并荣获河北文学内刊贡献奖。
编辑团队:东篱,张非,唐小米,黄志萍,郑茂明
设计团队:斌斌有理,聂颖,崔奕
校对团队:清香柚子,因雅而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