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君子中的梅花要如何画?画梅技法,这篇文章总结很全面!你值得拥有!
梅花是为诗人、画家所赞颂和常画的一种题材,由于花开在冬春之间,故而以寒香著称,这一传统题材在艺术上讲神妙、重笔趣、求气韵,因而堪称我国传统绘画艺术的精华之一。
画梅花开始时先练笔,练笔先练线。梅花的表现是以线条为主的,因此,先从枝干学起,首先要注意枝干的结构与穿插关系,以及梅花枝干的特点。画梅枝用笔如同写楷书一样,熟练后要画得松一些,像写行书或草书那样,用笔要灵活,中锋、侧锋都用,贵在生动、自然。
画梅先画枝,画枝最好从中部画起,前面的先画,后面的后画。枝干屈直穿插应疏密得宜,墨色浓淡须前后分明,要求用墨淡而有神,浓而不浊。梅枝应分四面,势分长短,切忌碎枝杂乱,枝行十字,屈曲重叠,过节牵连。画枝时须把花朵的位置留出,把枝全部画好,然后添花。
老干用双勾画成,也可用粗笔一笔画成,宜用偏锋,用墨须半淡半浓,半干半湿,点以苔藓鳞皴,以显示老干历经风雪岁寒,方能写出它的傲雪耐寒的精神,点苔要圆点,不要横点,在阴暗部略加皴法,需着色,可用草绿点在焦墨上面,以表现质感、立体感。
老干的边缘线条,可将中锋、侧锋转换使用,并且注意两边的轮廓线不要粗细相等,必须有轻重虚实,一般地说,在阴暗处线粗、浓,阳明处细而虚,两边都细,容易轻飘,两边都粗,显得死板,并且枝干无圆感觉,也就是说缺乏一种立体感,怎样表现立体感,则在乎用笔用墨用水的方法,才能达到“笔精墨妙”。
用水也是重要技法之一。不要事先把墨调好,调好墨色无变化,一笔之中,往往有浓有淡,要使墨色先浓后淡,可先将笔蘸清水或淡墨,然后笔尖再蘸浓墨;要先淡后浓,可把蘸有浓墨的笔,在调色盘上刮去笔尖上的浓墨,笔尖再蘸清水,这样墨色有变化,能表现出水分活泼淋漓、淡雅共赏,浑厚饱满。用水要适当,不会显现轻薄,古人说:用墨之妙,全在用水。
画完枝干后,再添花朵。画花可用线勾勒而成,也可用墨或色按其形直接点成,用笔宜用短锋羊毫,略带侧锋,笔笔沉着稳实,落笔后稍加转动,花瓣形亦同圈花要求相同,以圈点为好。为了表现好花朵的立体感觉,点花时宜先点前瓣,再点后瓣,一组花亦是先点近前之花,后点稍远之花,这样会使笔头的浓色集中画近前的花朵,而淡色画在靠后的花朵上,产生出浓淡虚实的感觉。
点花时不宜每一朵都蘸色,这样色不活,颜色无变化,使画面平板无生气。也可用墨色作墨梅,也可在落墨之后再行设色,设色梅花有用白粉点成白梅,用淡绿点成绿梅,或用曙红、朱砂、胭脂点成红梅,笔先点下花瓣即显浓淡,有层次有凹凸,栩栩如生。也可用重色平涂,待干后再用色分染而作双勾重彩画,都可不拘形色地根据需要而定。
但是墨线是关键,一定要认真画好,花的姿态有正反、欹侧、盛开、半合、花蕾等区别,也就是说,花朵有前后、向背阴阳、左侧右侧之分,在画中能起到提神作用,可丰富画面,多画些含苞欲放的花朵往往最有精神。安排花朵要有聚散、疏密,使其密处更密,密中有疏,疏处更疏,疏而不空。
画好花朵后,点上花蒂,用墨要浓,点花蒂用笔要用藏锋,要圆,不能露出笑的尖锋,下笔须肯定有力,点蒂要在瓣与瓣中间,蒂的点与点之间要相互呼应,笔气贯通,三四点点出即可。
画好花头后,点花蕊也是相当重要的,须用浓墨或浓色墨,先勾丝须,梅须有七,长短相间,长三短四,上缀花蕊,点蕊时亦不能马虎,花蕊画得好坏,直接影响到整朵花的神气,否则会全盘皆失,使花神气黯然。
一幅画画完后,还要通篇细看,如有不够,再行补充调整,所谓大胆落笔,细心收拾,收拾一定要细心谨慎,不能乱来,否则会造成前功尽弃。这要在实践中不断提高认识,积累经验。
一如著名画家叶浅予所说:画家要到生活中去,到大自然中去,不仅要对景写生,而且要全身心投入到新生活的实践中去,掌握时代的脉搏,体验时代气息,才能画出较好的作品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