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 | 得未曾有,心净踊跃
No. 46《得未曾有》
青旅的小图书室里,发现了庆山的《得未曾有》。
出门时只带了kindle,身边没有纸书。十分怀念手握纸书的阅读夜晚。
借到这本书,如饥似渴地读下去。
《得未曾有》是安妮宝贝改名庆山之后出版的第一本书。
书的扉页上写:得未曾有,心净踊跃。出自佛经。
这是一本访谈集。书中记录了庆山与四个人的访谈。特别在于它们是庆山深入到被访者生活中,与他们共同生活几天、并且谈话的记录。它是被访者思想、生活方式的记录,同时庆山记下在陌生地方如旅行者般的观感。
三十岁以后,大约自《莲花》开始,当时笔名还是安妮宝贝的庆山,作品在褪去激烈,更多偏重书写人内心的深切寻找。她的故事里还是处于社会边缘、极富个性的人,他们大多衣食无忧。但不可否认,他们的寻找是人类的终极寻找,关于生死的意义、爱的意义和在世界存在的更好方式。
大概是那个时候,安妮宝贝开始研读经卷吧,她读佛经,也读圣经。作品中可见一斑。她在寻找精神的家园,也用笔记录下自己的精神寻找历程和所得。
思想的改变带来生活方式的改变。
这本书中的四个人物,以及四个人周围的其他人身上,有庆山认同的生活态度、做事态度。
四个被访者是:做私房菜的厨师、离开城市回归故乡的摄影师、画唐卡的年轻僧人和弹古琴的老奶奶。
私房菜厨师崇尚天然取材,拒绝现代方式对食材的污染;
摄影师回到小时候生长的地方,记录着正在消失的故乡;
年轻僧人过十分简朴的生活,思想真切的信仰;
老奶奶一辈子与琴相伴,柔和、克制、聪慧。
日日的普通生活,他们用行动活出自己在精神上的思考和抉择。
在能力范围内,克制欲望,接近理想,平静生活。
总是会有一些抉择。比如金钱名利,比如大众推崇的生活方式。
舍弃还是追求,在于个人。
真正有价值的是什么?是金钱名利吗?房子车子?是信仰吗?
书里没有说,也似乎透露了一点。答案还得自己给出。
还有疑惑。
带着财务自由的安全感的作者的书写,是多大程度的真理传递?
是传递书写内容本身,还是财务自由的安全感?
或者说,财务自由真的带来安全感吗?
我还迷惑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