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我们在工作中不喜欢沟通?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人神共奋(ID:tongyipaocha),作者:人神共奋
一、实干组与能说组
几年前,我根据中国某跨国企业在印度的高管的经历,写了一篇文章《为什么印度员工比中国员工更擅长沟通》,以国际企业中的印度裔员工为参照,分析了为什么很多中国员工缺乏“专业沟通能力”。
本意是通过文化比较来反思我们工作沟通中的问题,结果发现,很多人看了这个标题就无法安静地看完文章,留言区都被民族情绪占据。
所以这次,我特意把中印文化比较背景省去,以便大家能集中于“专业沟通”的本意:
一家公司有两个程序员小组,一组更擅长做事,我称之为“实干组”,一组更擅长沟通,我称之为“能说组”,他们的工作状态,经常是这样的:
客户:“我们这次大概想要一个这样的东西……(此处略于50字),目前想法还不成熟,你们还有什么问题吗?”
“实干组”员工:OK,没问题。
而内心独白却是这样的:你啥都不知道,我问个屁啊。我想就这么这么做,做出来再跟你们谈吧。
于是,这群最优秀的员工就开始用自己天才的大脑,想象客户遇到的问题,他们意图让自己的方案变得非常专业,等着客户说“哇,太棒了,这正是我想要的。”
结果可想而知,客户看傻眼了,NoNoNo,这不是我想要的,全部重来。
工作清零,好在有了此轮沟通,“实干组”员工有点明白客户需求了。
那么“能说组”是怎么做的呢?
客户:“我们这次大概想要一个这样的东西……(此处略于50字),目前想法还不成熟,你们还有什么问题吗?”
“能说组”员工:“好的,我们回头列一些问题,再跟你们进行第二轮沟通。”
回到公司,他们不慌不忙地开始讨论,既不加班,也不占用午餐时间,过了两天,列出了整整24个小问题。
和客户的第二轮沟通,他们会用一天的时间,把这24个问题一个一个地讨论完。如果冒出了一批新问题,就再进行新一轮会面,直到把所有问题全部沟通得一清二楚,他们才开始……干活?
NoNoNo,他们还要把所有沟通结果整理成一个文档,再跟客户开一次会,把自己的理解再跟客户确认一遍,去纠正双方在理解上的分歧。
最后,他们还会把这些沟通结果整理成详细的文档,发给客户,再抄送所有项目组的成员,确保大家的理解都是一致的,才开始正式干活。
这两种工作方式的结果就是:“实干组”员工天天加班,做出来的东西有想法,但不到最后关头,你根本不知道自己会得到什么,项目进度更是无法控制;“能说组”员工的工作平庸,刚刚好用,一点也不肯浪费自己的工作,但却刚好是你想要的。
如果你是老板,你喜欢用哪一种员工?
二、需求沟通的三个阶段
如果是作为同事,很多人可能更喜欢“实干组”的员工,任务下来,没有太多废话,就是干,出了问题,虽然抱怨需求不清,也愿意加班加点修改。
而“能说组”的人通常不讨喜,个个活不着急干,先逼着你讨论需求,不能有一点含糊的地方——其实你也没完全想好,本来就是想偷个懒。而且这类人还特别爱明确责任,任何一条你确认过的需求都记录在案,反复发邮件让你确认。
不过,如果你要对项目结果负责,可能你还是觉得“能说组”更靠谱。
其原因在于,“实干组”更适合那些更多依靠个人能力的工作,比如销售、比如基金经理;而那些需要多团队大规模协作的工作,因为切分得比较细,往往每一个人的工作中的大部分内容都不会特别难,难点都在工作的衔接上,沟通就成为最重要的工作能力,能说比能干更关键。
以最常见的“需求沟通”为例,通常包括三个阶段:激发潜在需求、明确核心需求、形成行动框架,每一步都需要大量沟通。
先看“寻找潜在需求”阶段。
什么叫“潜在需求”?同事和客户经常说的“我想要一个XXX”不是真正的需求。在汽车没有诞生之前,你问客户想要什么,他只会回答,想要一辆更快的马车。
之所以有“潜在的需求”,是因为每一个人的专业壁垒都很高,你不知道别人的工作内容,别人不知道你的工作方法,仅凭一句“我要XXX”,很难让别人真正理解你需要的是什么,你也很难得到别人最恰当的帮助。
这个阶段的沟通是最多最复杂且方向最不明确的,你需要让别人知道你能做什么,以及别人能提供什么。
到了“明确核心需求”阶段,重要的是确保双方对文字的理解都是一致的。中文是一种多义的语言,这个阶段必须消除每一个可能产生歧义的句子。
这个阶段,双方有可能故意留下一些模糊地带,以方便自己的执行,这就是所谓的“专业陷阱”,这个阶段只能通过貌似效率低下的交流来反复确认,这同时也是给对方一个明显的信号:千万别把我当廉价劳动力,在搞清楚你到底想要什么之前,我是绝对不会动手的。
最后是“形成行动框架”阶段,这个阶段最重要的是保证每一个参与的成员都能明白,而不仅仅是负责沟通的人。
这种反复定义需求的方法,虽然看似效率低下,实际上一部分工作前置了,而且减少了完全理解错误重新返工的情况,也更适应需求在执行后才能渐渐明确的项目。
不过,任何方法都有利有弊,如果项目的创新性特别强,往往很难事先定义得特别清晰,此时,“能说组”的沟通能力再强也无济于事,而“能干组”先执行再讨论需求的方法,往往是解决问题的唯一办法。
三、中国文化中的不沟通倾向
说到这儿,读者想必已经看出来了被我特意隐去的背景,“实干组”原文说的是中国员工,“能说组”代指印度员工。
中国人去了印度,总觉得印度人都是奇葩,毫无时间效率的概念;印度人接触了中国人后都认为,中国人太过变态,做什么事情都是急吼吼地先干起来再说。
论实干,印度人绝对比不过中国人。编程挑战网站HackerRank分析了递交的140万份编程挑战代码,结果显示中国程序员的得分最高,统治了数学、函数编程和数据结构领域,远远超过人数更多的印度程序员。
但谈到管理能力,国际企业中印裔高管的占比之多,印裔CEO的数量之多,也是不争的事实。
很多管理学家认为,印度人在管理上的成功,很大程度上来自于他们的沟通能力,而特别强调创新能力的创业方面,印度人又不及中国人。
上次说到这儿,很多读者不喜欢听了,纷纷表示:
——少来印吹。印度裔CEO拍马屁不干实事,毁掉了多少美国明星公司!
——中国人可以留在国内,印度人凡是有点本事的都移民欧美,所以就变成大家以为的中国员工沟通能力不如印度员工。
——我遇到过好多印度人根本不仔细听和读对方传达的信息,啥也没搞清楚就把单子原封不动丢过来给我们做,还总是急吼吼的明天的活今天才通知……
文化反思重要的是把异族文化当成一面镜子,看到自己平时看不到的地方。既然大家不喜欢印度,我还是不比较印度了,直接说我的观点。
事实上。在中国的文化传统中,我们不喜欢那些能说会道的人,更崇尚实干精神,所谓“满瓶不动半瓶摇”。
中国历史上的聪明人,都不喜欢沟通,反而爱故弄玄虚。诸葛亮有了作战计划,从来不跟大家解释,每回都要摆一桌酒席,反正大家都没心思吃,全到他一个人的肚子里了。
诸葛亮式的老板,计划的所有细节都在他一个人的脑子里,做他的下属,需求都是明确的,只需要听命令,甲干啥,乙干啥,最后大家的工作一拼,刚好完成任务。
为什么中国人会形成这样的文化倾向呢?
四、为什么我们不喜欢沟通?
我看过一个很有意思的解释,一位西方的语言心理学家研究中文后发现,中文里的同音字非常之多,平均每个字有11个同音字,我们中国人已经习以为常了,但英文中的同音字是很少的,平均每个单词不超过一个。
汉语同音字多的特点有一个非常大的好处,可以用几百个语音对应四千多个常用汉字,组成一个非常复杂和庞大的语义系统,任何人只要认识这四千多个字,就可以去阅读专业文章(理解程度是另外一回事),降低了学习语言的难度(当然汉字书写很复杂),但在英文体系当中,想要看懂《经济学人》这一类水平的文章,整个词汇量不能低于2万。
但汉语同音字多的特点也带来一个缺点,汉语在口头交流时,比较容易引起同音歧义,导致大家对语音的反应和理解略慢一些,虽然这个慢基本上很难感觉,但是累积起来的影响足以令大家在沟通比较复杂系统化的内容时,更倾向于书面交流,口头沟通只解决那些相对简单的信息。
可书写这种沟通方式的成本实在是太高了,而且缺乏情绪的传递,导致沟通的效率和成果实际上都不太好,长期下来就导致汉语使用者的沟通能力弱一些——当然这只是一家之言。
还有研究认为,影响中国人沟通能力的,是我们的教育体系。
我们的教育考核体系更加偏重于可标准化的考核,答对一个知识点给一分,这种考核无法口头进行,自然学校也不注重口头表达能力的培养,很少让学生主动提出自己的问题,长此以往就不会提问题了,工作中一旦面对不确定的需求,不会主动挖对方的潜在需求。
除了上面这些文化的、制度的原因,更现实的原因在于:机会太多,懒得沟通。
在一个高速发展的蓝海市场,执行效率最重要,如果一定要把需求搞得一清二楚再动手,等别人先做出来了,那你就白干了。对于企业而言,宁可浪费财力物力人力,也不可浪费时间,因此只要需求大致靠谱,大可以撸起袖子先干起来。
再加上中国社会的商业信任度低,乙方常常用专业来欺骗甲方,甲方在和乙方的沟通中,总是半信半疑,相信眼见为实,喜欢让乙方多做几次给自己挑选的余地。
不得不说,也许是中国人既聪明又勤快,聪明到觉得别人无法理解自己,勤快到觉得沟通是一种浪费时间,宁愿浪费自己的才华,多返几次工,也不愿多费口舌。
但中国现在已经不像二十年前那样处处有机会了,大部分领域都变成一个成熟的市场,人力成本高昂,市场变化慢,时间反而不值钱,就要精细化管理,充分沟通需求,那些搞不清客户需求的“先干起来”,显然既浪费了自己的精力,又浪费了对方的时间。
五、沟通与诱导
很多人觉得沟通很费力气,其实,沟通正是为了让人省力。狮子比谁吼的声音大,羚羊比谁跳得高,这些都是在动物之间进行沟通,他们通过这种方式来告诉别人,我的力气比你大,请你走开。如果没有这些沟通方式的话,一切都要靠打架,那么它消耗的体力就要再增加一倍食物都不够。
不习惯沟通,造成了两个问题,一部分人“表达能力弱”,无法把对客户的理解表达成准确的语言,只能先“做出来”再说。
而另一部分“沟通达人”走上另一个极端,他们平常说的“沟通一下”,更多是强调诱导、说服,甚至是诡辩,而不是理解对方的想法——这也是有文化传统的,汉语中的“说”字,有“说话”和“说服”两个意思,中国历史上也有过崇尚口才的春秋战国时期,不但有纵横家苏秦张仪,几乎所有大家都要四处游说才能实现自己的政治理想。
真正有益的沟通,既能让对方知道自己的想法立场、做事原则、资源特点,又不用诡道欺骗对方,相信合作才会有更大的利益。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人神共奋(ID:tongyipaocha),作者:人神共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