律诗的结构与对仗

运用对仗,是律诗的一项基本要求。对此需要着重掌握以下几点。

律诗的结构

一首律诗,通常有八句。这八句的结构是怎样的呢?《红楼梦》第四十八回讲到林黛玉教香菱写诗,她说:“不过是起承转合。当中承转,是两副对子”。起承转合,是一首诗’的布局结构。两副对子,就是两联对仗。

起承转合,也有人叫起承转结。起,指的是首联,它是起始,要求平直。承,是指颌联,承接上文,承上启下,要求有重量,有分量。转,指颈联,要求有转折感,有变化。合或者叫“结”,是指尾联,要体现结尾性,要求含蓄而意味深长,从前有的诗评家,特别注重和强调这个起承转合。其实这种起承转合式,只是律诗的一种结构,也许是一种比较好的结构,但不是唯一的。每首诗的内容都不一样,还是应当坚持内容与形式的统一,结构既要合理,也需要多样化。

律诗结构的另一要求,就是中间要有两副对子。也就是说,颔联和颈联要用对仗。

对仗的基本含义

所谓对仗,就是每一联的出句和对句之间,除了按照平仄格式使之平仄相对之外,对应词的词性还必须相同,即:名词对名词,动词对动词,形容词对形容词(在对仗中,形容词常与动词作一类而对用),副词对副词,虚词对虚词。举例:

送友人入蜀 李白

见说蚕丛路,崎岖不易行。

山从人面起,云傍马头生。

芳树笼秦栈,春流绕蜀城。

升沉应已定,不必问君平。

这首诗的中间两联,都是对仗。领联中:“山”和“云”是名词对名词:“从”和“傍”是副词对副词:“人面”和“马头”,是名词性词组对名词性词组:“起”和“生”是动词对动词。颈联中:“芳树”和“春流”,是名词性词组相对:“笼”和“绕”,是动词相对;“秦栈”和“蜀城”也是名词性词组相对,而且“秦”和“蜀”都是古国名,是地域标志,对得很好。

对仗在一首诗中的位置

绝句不要求用对仗。用对仗当然也可以,但不是必须的。

五律和七律,都要用对仗。对仗的位置,正例是在中间两联即领联和颈联。一般的律诗,都是这样。初学写诗的,应坚持这种形式。但也需要知道,还有一些例外。

第一、在一首诗中,两联对仗是基本的,多则不限。

有的诗,有三联对仗,也有的四联全用对仗,这都是允许的。一首诗中,除了中间两联之外,首联也用对仗的,颇不少,尤其多见于首句不入韵的诗。举例:

送友 李白

青山横北郭,白水绕东城。

此地一为别,孤蓬万里征。

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

挥手自兹去,萧萧斑马鸣。

咏怀古迹 杜甫

支离东北风尘际,飘泊西南天地间。

三峡楼台淹日月,五溪衣服共云山。

羯胡事主终无赖,词客哀时且未还。

庾信平生最萧瑟,暮年诗赋动江关。

以上这种包括首联在内的三联对仗诗,非常普遍,比正例少不了多少。首联不用对仗而尾联用对仗的三联对仗诗,则比较少些。

举例:

悲秋 杜甫

凉风动万里,群盗尚纵横。

家远传书日,秋来为客情。

愁窥高鸟过,老逐众人行。

始欲投三峡,何由见两京。

四联全用对仗的律诗,唐人有一些,后世模仿的很少,但也有。

举例:

登定王陵 朱熹

寂寞番王后,光华帝子来。

千年余故国,万事只空台。

日月东西见,湖山表里开。

从知爽鸠乐,莫作雍门哀。

第二、作为变例,律诗的对仗也有单联的。

这种只有一联对仗的诗,盛唐时期比较多见。仅有的这一联对仗,一般用在颈联,颔联则不用,诗评家称这种首联、颌联都不用对仗,直到颈联才出现对仗的诗为“蜂腰体”,谓其腰细,“若已断而复续也”。

举例:

送贾至舍人 李白

翦落梧桐枝,濉湖坐可窥。

雨洗秋山净,林光澹碧滋。

水闲明镜转,云绕画屏移。

千古风流事,名贤共此时。

王维、杜甫、元稹等大家,都有一些这样的诗,在此不多举例。

第三、还有一种变例,诗中虽然存在两联对仗,但不是都用在中间,而是用在首联和颈联。有的诗评家称这种形式为“偷春格”,因其把本应在颌联出现的对仗用在首联,“如梅花偷春色而先开也”。

举例: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王勃

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

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无为在岐路,儿女共沾巾。

总之,凡一首律诗中有两联对仗,而且这两联处于中间位置,即颔联和颈联的,这是正例。也可以说,只要保证中间两联是对仗,即为正例。在这种情况下,即使其他地方(首联、尾联)多用了对仗,仍属正例。但是,只要颔联和颈联有一处不用对仗,即为变例,这种变例唐以后是很少见的。现代人写诗最好不用变例形式。

前面讲的都是适用于五律和七律的规矩,至于绝句,是可以完全不用对仗。当然,要用对仗也可以,用一联或两联都行。例如杜甫在成都浣花溪畔居住时写的《绝句》:“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就是全用对仗。排律,前面讲过,除了首联、尾联可以不用对仗外,中间不论有多少联,都要用对仗。首联,尾联当然也可以用,特别是首联用对仗的十分普遍。

(0)

相关推荐

  • 七律诗二首蜂腰体和偷春体

    [蜂腰体]:按照齐梁及唐代"近体诗(格律诗)"诗律正体,律诗除开首尾两联不做要求,中间各联都是要求对仗的,但是由于严格对仗可能因为声律形式而损害内容意义的表达,或者干脆就是有意用特 ...

  • 介绍律诗的几种对仗方式——伦炳宣诗论文选(十三)

    介绍律诗的几种对仗方式   伦炳宣     对仗,指诗歌中词句的对偶.可以两句相对,也可以句中自对.对仗一般用同类句型和词性.作为格律要求,律诗中间两联必须对仗,首尾两联不用对仗.但也有变例,或颈联不 ...

  • 谈谈律诗变格的对仗形式

    转自:凡金的博客 谈谈律诗变格的对仗形式(一) 谈谈律诗变格的对仗形式(二) 谈谈律诗变格的对仗形式(三) 谈谈律诗变格的对仗形式(四) 谈谈律诗变格的对仗形式(五) 谈谈律诗变格的对仗形式(六) 谈 ...

  • 浅谈律诗的结构

    律诗的结构,其实也就是所谓的章法,是我们通常都知道这四个字"起.承.转.合". 一般来说,写作近体诗,这是决定写作是否成功的最关键的因素. 学习过绘画的人都知道,画一幅画,是需要先 ...

  • 李白这首律诗,全篇不对仗,凭什么成了千古名篇

    律诗属于近体诗的一种,一般为八句(排律不受此限),律诗可以分为七言律诗和五言律诗,无论是哪一种,都讲究中间四句一般要两两相对.这种讲究平仄.对仗.押韵的诗体,读起来声调铿锵,更富有音乐的美感,故而在唐 ...

  • 律诗中常用的对仗虚词锦集

    在创作律诗时,我们经常会选用虚词,也就涉及虚词对仗是否工整漂亮,在整首诗中尤为重要. 虚词,不仅有串联整首诗句之间的效果,还有增添诗句气势顺畅的功能.合理的虚词对仗,可以承上启下,朗朗上口,让诗句行云 ...

  • 几种常见的律诗章法结构

    律诗的章法结构,由古人和近代人归纳的种类繁多,名称也五花八门.即使同一首诗的章法结构,其名称说法也不尽相同.因此要把律诗的章法结构讲清楚,是很难的.今天我只是尝试把律诗章法结构中,比较常见的.简单的一 ...

  • 律诗对仗的9种形式和19种方式,一文搞定对仗!|律诗|杜甫|格律|近体诗|对仗

    律诗对仗详解 一.对仗的定义 什么是律诗的对仗?王力先生曾解释说:"诗词中的对偶,叫做对仗". 1. 对偶 是一种修辞格.就是把同类的或对立的概念并列起来,是成对使用的两个文句&q ...

  • 执手诗评‖惠风斋评论(006)从语法结构说对仗

    从语法结构说对仗 李刚太 创作律诗,掌握对仗是基本功,是硬道理,来不得半点轻率含糊.我们主张改革创新,但不可能改掉律诗的平仄对仗,一旦不讲平仄对仗,就不能称为律诗,只能算自由诗.目前,我们很多同志对仗 ...

  • 律诗中常用的对仗虚词

    律诗中常见的对仗虚词 整理 | 悠闲轻觉 在创作律诗时,我们经常会选用虚词,也就涉及虚词对仗是否工整漂亮,在整首诗中尤为重要. 虚词,不仅有串联整首诗句之间的效果,还有增添诗句气势顺畅的功能.合理的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