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实践】饮食不节更年期,四药五味诸症轻
— 初诊时间 —
2018年6月2日
— 基本信息 —
余某 女 51岁
— 主诉 —
上腹胀伴嗳气频1周
— 现病史 —
患者于1周前因饮食不节,出现腹胀、嗳气前来就诊。
— 既往史 —
患者自1年前停经后,经常出现潮热盗汗,怕冷,疲倦,易感冒,失眠,思虑过多等不适,经芪芍桂酒汤、栀子黄芩芍药豉汤、芪芍竹叶石膏汤等调理后,症状明显好转。
— 刻诊 —
易胸闷心慌,餐后上腹胀,嗳气,矢气多,肠鸣多。腹无怕风怕冷。肩怕风冷。喉咙无不适。右侧腰酸胀感。
怕热,不怕冷。不觉手脚冷。汗多,汗后不冷。动则汗出如水状。
晨起微头晕。上周鼻干,微鼻血块。刷牙少量出血。口干口苦,饮水多,饮温,饮冷则胃不适。睡觉后手脚麻,白日无。服药后牙龈麻减轻。时有小腿肌肉不适,微痉挛。易疲倦,劳累后汗出加重。大便日2行,偏软,成条。食油腻易腹泻。小便量少,黄,无尿频急,无灼热,无夜尿。不知饥饿,食量可。服芪芍竹叶石膏汤眠好转。但停药后,入睡困难,易醒,多梦,服艾司唑仑半片后可入睡。停经,无白带。
— 查体 —
脉浮滑,舌淡紫,水滑,苔中厚,边瘀点,舌尖稍红,睑淡白边红血丝,手微凉,潮,腹微满。下肢轻甲错轻按痕,中度血络,有瘀斑。
— 处方 —
枳实栀子豉汤 7剂
枳实三枚(炙) 栀子十四枚(擘) 香豉一升(绵裹)
右三味,以清浆水七升,空煮取四升,纳枳实栀子,煮取二升,纳香豉,更煮取五六沸,去滓,分温再服。覆取微似汗。若有宿食者,加大黄如博棋子大,五六枚。
— 药后反馈 —
腹痛、腹胀、嗳气均明显好转,睡眠、口苦明显好转。
6月12号复诊,再守方7剂。
— 基础病机 —
表束 表寒轻证 中风 伤营
太阴里虚 水饮 里寒 伤血 血少轻证
阳明里热 里结
病案分析
病案分析
患者女性,在绝经期前后出现诸多不适,这与这个年龄阶段身体津血的衰减有关,故《内经上古天真论》曰“七七,任脉虚,太冲脉衰少,天葵竭,地道不通,故形坏而无子也”。
临床上可以见到很多50岁上下的女性患者因潮热盗汗,疲倦,易感冒,失眠,思虑过多,脱发,面上色斑等前来求诊,从太阴中风入手,在注意顾护津血的基础上去调和营卫,清热除结,祛水饮,多能收到良效。
该患者主诉是“上腹胀、嗳气频、矢气多”,以里为所急所苦,气证为主,里虚为第一层病机,在这个基础上产生了淡饮,津血失养又产生了里热里结;兼有表上风寒不解,伤营。需要在气证的方子里面选择一条能补虚、解表、清热、除饮的方子——枳实栀子豉汤。
《伤寒论》· 393条
大病差后,劳复者,枳实栀子豉汤主之。
大病后少气少津液了,可对应于患者绝经期前后“天癸竭……形坏而无子”的状态。“劳复”在这里是指的食劳,一般人总觉得有疲倦汗多,面色萎黄等症状就是虚了,需要多吃点东西来补一下,结果适得其反。
因为很多病证的病机有中焦胃虚不能运化的一面,在治疗期间不节制饮食,不但既往的症状会加重,还增加了胃气因食劳障碍而引起的痞满、嗳气、不欲饮食等症状,这种情况就可以用枳实栀子豉汤去对治。
方药分析
方药分析
方子里有两味非常妙的酸药:淡豆豉和酸浆水。
— 淡豆豉 —
《释名·释饮食》
豉,嗜也。五味调和,须之而成,乃可甘嗜也。
《名医别录》· 香豉
味苦,寒,无毒。主伤寒头痛,寒热,瘴气恶毒,烦躁满闷,虚劳喘急,两脚疼冷。
淡豆豉是黑豆发酵后的制品,随各地地产不同而用辣蓼、佩兰、苏叶、藿香、桑叶、青蒿辛香植物等做汤煮黑豆,等煮透汤尽后,再蒸透焖闭发酵,生出黄衣后晒干即成,闻起来是酸香的,所以又叫香豉。
凡是发酵之物,大抵微温。所以,淡豆豉的性味除了苦寒,还有微微的辛香酸温。经过大病后,人体的津血大伤并出现了阳明证,就不能用大苦大寒的药去对治了,这时就适合用豆豉这样的酸药,配合栀子的苦寒组成酸寒的法则,既可以补虚,也可以泄有余的水证火证,又可以解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