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歌: 山村有只"金麻雀"

投稿邮箱

297235310@qq.com

撷一缕花香,漫步在清风里,一转身,便沦陷在眼前的百花阵中。
每一朵花坐在枝头争奇斗艳,娇嫩的花瓣一直向四周延伸,它们肆无忌惮地裸露着花心。每一个掠过的眼神,都会泛起青涩的光芒,他们在闲游,在遐想,在争风吃醋……
争风吃醋的,还有周边的一群麻雀。
麻雀,是一种留鸟,千百年来一直守望着家园,不离不弃。无疑,黄梅县苦竹乡的油铺村就是一只金麻雀。
油铺,因过去开榨油坊而得名。或是油香的氤氲,或是自然的造化,或是时代的选择……让这只山村麻雀,拥有了金身。
金麻雀,是一只"挑剔”的鸟,掠过的山水,容不得一丝杂质,每天携带着袅袅炊烟,殷勤地问候天边过往的白云。
山是青山,满目葱茏,连绵不绝。总见它们浸泡在雾气中沐浴,既清新又朦胧,气象万千。犹如山神施法,一举手,云雾缭绕;一投足,镜面新开。不变的,是神的初心;永在的,是青的精神。
水是秀水,终日奔唱,清澈见底。扩宽的小溪河似一条玉带,轻拂着水草,时而惊现一道鳞光,轻叩着鹅卵石,留下一串音符,飘逝而去。这些活水都是山泉水汇聚而成,偶尔呡上一口,的确有点甜。
没有这样的山水,是滋养不出金麻雀的,在金麻雀的山水里,总有一些故事栽种其中,天长日久,已与金麻雀身体融为一体,长存相依,撩拨着悠悠岁月。
金麻雀的眼睛,能放电影。山里的杏花女与外地人蔡鸣凤产生恋情,后来蔡鸣凤冤死故乡,杏花女悲痛欲绝,千里追魂,于蔡氏墓前殉情。之后演绎成了家喻户晓的《小辞店》,在后人的褒贬戏说中,却成就了一出经典的黄梅戏,温婉的唱腔,轻轻一拨,沁人心脾。
金麻雀的利喙,能破黑暗。"四一二"反革命政变后,腥风血雨,河山失色。1930年8月,在黄梅县小溪山油铺街观音庵成立黄梅县苏维埃政府,领导黄梅苏区土地改革,发展苏区经济,兴办苏区教育,在革命年代,谱写了一支可歌可泣的战歌。
金麻雀的羽翼,志在千里。让青山生财,要绿水造福,是今天油铺人的梦想和奋斗足迹。走进"青山绿水生态园",便走进了乡野大观园,风光无限,心絮飘飞,田园成了芬芳的花园,花园成了诗意的田园,游走其间,陶醉其中,无法自拔;来到"乡村大戏台",精致大气,修葺如画。四面围墙上的图案,把许多农具镶嵌其中,错落有致,尽显农耕文化艺术风采。中间场地平坦如砥,光亮如洗,犹如油铺人民宽广的胸襟,厚德载物,容纳着乡村一切的美好,包括他们的勤劳、智慧和梦想。
听当地人说,小溪河的千米景观将会成为人们的生活公园,二十四节气观景台也在筹备规划……把民生工程融进在文化产业中,是油铺人脚下要走的路。说完,他们的眉宇间总会跳出一朵花。
麻雀虽小,玩的却是整个天空。自强不息的油铺人民,把强村求富的道路,玩得又深又宽,还很远。终有一日金麻雀会长大的,到那时油铺村或许就变成了一只金凤凰吧。
作者:龙歌,八角亭中学教师,湖北省作家协会会员。

编委会

曹锦军

总编

魏鲜红

主编

唐亚红

执行主编

征稿启事

黄梅曹锦军围炉,传播民间文化和旅游的文艺自媒体,主要方式是文学和摄影,广泛征集湖北黄梅以及鄂赣皖一带稿件(自然风光、民风民俗,家乡故事等文学、摄影、美术、书法作品),要求原创首发,文责自负,所有投稿,视作授权围炉结集出版,其他媒体采用,须给原创作者相应稿费。

投稿信箱:297235310@qq.com

285590079 @qq.com

微信公众号:caojingjun19731216

推荐链接: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