呕血总结:老中医也容易犯的3大错误,中一个水平大打折扣
临床上经常遇到很多病友自学中医。
说实话这是很好的事情。
“有病治病,无病调养,家有一医,如有一宝”,我十分倡导“中医的生命力在民间”,在人民群众之间。
但是,也遇到过很多中医爱好者初学迷茫,常常“听风就是雨”或者出现“盲人摸象”的局限性。
很多初学中医爱好者甚至是“老中医”也很容易犯的3个错误,张医生都一一帮你们总结好了,快来看看有没有你的份!
错误一
通过舌头就想全面把握体质
举个例子。
半月前有位病友挂号,看的是“出汗多、犯困”,自己觉得舌头是“紫色”,断定有“淤血”,也断断续续在吃一些活血化瘀的中药,但是效果都不好。
小伙子纳闷啊,跑来问我:
“这舌头这么紫得有多淤啊!”
但是我看过他的病历跟结合他的舌头后发现他并没有淤血证,那么用活血化瘀的办法,自然也行不通。
这是他最开始的舌头,淡红色,有一点暗色,但绝谈不上紫色。
我们再看看他的舌底络脉,不粗,不乱,不大,甚至是有点隐隐约约的,这其实是比较明显的“脾虚气虚”的舌象。
中医“看舌识病”有几步曲,第一步看质,第二步看色,第三步看苔,第四步看络脉,环环相扣,缺一不可。
中医有“四诊”,“望闻问切”,这是很多人都知道的,但是很多人却不知道,这四诊其实可以有所缺失,并非需要面面俱到。
比如,我可以通过“望”+“闻”+“问”获得一个病人的具体情况,帮助他判断体质,如果条件不允许,也可以通过只通过“望”去了解一个人的身体情况。
“望而知之谓之神”,此句便是这个出处。
一个好的望诊能够让治疗变得简单。
但是,如果仅仅依靠一个单纯的“诊”就去下一个全面的“诊断”,当然也不能总做到完全准确。
这个时候,就要求医者要有很高的中医临床素养,能够在纷繁复杂的病症中,抓到重点,这种准确性靠看书跟意淫是完全没有用的,一定要落实在实处,落实在临床。
中医人保存中医,发展中医,不能离开临床,更不能武断。
错误二
一种脉象只断定一种可能性
看舌就说“淤”,把脉就说“虚”,这也是初学中医的人容易犯的错误之一,甚至很多知名老中医,一上来就是气血虚肾虚等等,看病治人,断断不可这么草率。
比如“脉沉”。
同样是脉沉,有人是“血虚”,有人是“阳虚”;有人是太“寒”,有人是太”湿”;而更有一些人,啥病没有,只是因为“太胖了”!
胖子多沉脉。
所以,如果一个中医生不会单“诊”,似乎技术还不太好。
但是,如果一个中医生总是单“诊”,那么就容易陷入闭门造车的危险境地中,中医临床水平,也会不复提高。
脉诊是非常复杂的一种诊断,原因之一就是因为太广泛了,没有能够复制的标准的脉象,甚至有时候会出现“一千个观众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一样的喜剧效果。
想要临床效果好,必须要牢记好“不能武断”。
错误三
只重视用“药”,不重视用“方”
最后一个容易犯的错误,就是用药“太讲究”。
我们知道中医分流派,“经方派”,“扶阳派”,“补土派”,“祛瘀派”,每个派别都有优势跟短处,没有高贵轻贱之分,只有合不合适之分。
而在这里面,用药比较讲究的,就是经方派。
经方用药,必定要追究到原方原用,毫厘不差,如若原方原用,一剂中的,一定会让派别中的信男信女,俯首称臣,但是真的一定要如此吗?
其实这么教条大可不必。
古方今用,当然没有问题,经典的东西有它的道理,或者是配伍得当,或者是药量精准,或者是疗效显著。
流传下来的经方,肯定是通过成千上万中医人测试灵验的,但是,现代人的体质跟生活环境跟古时候其实相去甚远,不是原汁原味的“古方”,而是经过加减调制“时方”,也具有很高的临床价值。
所以,只有灵活用药,配方才会显得不那么局限,毕竟中医讲究配方,西医讲究用药。
患者问我,脾虚湿热的体质,能用白术还是苍术?(都是燥湿药,有点燥热)
其实临床上都可以用。
中药就是中医师手上的利剑,所有利剑都可手刃敌人,只要配伍的当。
所以,脾虚湿热,既可以用白术,也可以用苍术,如果想用苍术,便在配方里加少许黄连等中和,1+1效果大于2,何乐而不为呢?
为什么要去纠结于单味用药的重要性呢?
中医的精髓在于“辩证施治,整体观念”,而不在于一药一方,一招一式。
以上就是初学中医的爱好者常常犯的3个大问题。
如果你也有这些的问题,也别气馁,跟着张医生 ,一起见证中医由繁到简吧!
关注公众号“妙手当归”,获取更多中医资讯
#健康明星计划##生命摆渡人##医生来辟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