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望安山文学】特约作家李树志专栏(7)||一首写了40 年的叙事诗——《每当我走进讲堂》(散文)

  主编:非   
1982年是我走进中学的第三年,当时我所工作的学校第一年开设英语。而我就是那个学校唯一的英语老师。学校初中一年级共有六个班,我就担起了六个班的英语教学,每班一周三节英语课,一周共计18节课。由于我才20多岁,正值青春年华,学校还分配我担当了初一二班的班主任。
为了教好学,我吃住在学校,一周只回一次家。对学生我是严格管理,耐心辅导。我在教学中大胆采用新的教学方法,让孩子们自主学习,深入探讨。我还和学生们互换角色,让他们走上讲台,做小老师,激发了他们的学习积极性。在后来的语文教学中,我自己摸索出了作文分步教学法。学生们对我的课程如醉如痴,学习成绩显著上升。班级管理由于我始终坚持盯住不放这个原则,我的班级工作只要有评比,第一的位置非 我们班莫属。由此,年终我当选了我们县的50名优秀班主任之一。
站在县礼堂接受颁奖后的第二天,激动的心情还没有平复。激动之余我拿起笔,写下了叙事诗《每当我走进讲堂》的第一段:“每当我走进讲堂,我都看见那一双双渴求的目光,每一个目光都是一个问号,向你打探知识的底详。我知道,工人的失误,可以毁掉一批零件;农民的失误,可以毁掉一片禾秧;可教师的失误啊,毁掉的却是一批的栋梁!……”
1987年我调到了新的学校。学校领导把全学校纪律最差、成绩最低的班交给了我。我担当两个班的语文教学还要当一个班的班主任。接过这个沉甸甸的担子,我无所畏惧,满怀信心地走上了新的工作岗位。从此,我每天顶着星星起身骑自行车赶往30华里以外的学校,只为了早于学生来到学校,避免管理漏洞。而每天放学以后,我都要等到学生们做完值日,检查后,我才离开学校。那时,公路上的路灯已经亮了,天上的星星依然在眨着眼睛。对于班级管理,我还是以身作则,死盯不放;对于孩子们的学习,我是一丝不苟。
曾记得春暖花开时我带他们到桃园写景;曾记得柳絮在地面上像波浪滚动时,我立即把学生们拉到教室门前,让他们仔细观察,然后写出优美的句子。
刮风下雨天学生们骑自行车来学校,雨水淋得他们像落汤鸡一样。我让他们坐在教室里回忆被淋的感受,然后叫他们用文字写出来,看谁写得生动。曾记得,冬天的大风里,他们的自行车被吹得东倒西歪不能前行,沙尘暴让他们睁不开眼。眼里、嘴里、脖颈里都是沙土。我让他们把当时的情景用最贴切的文字表述出来,看谁写得最逼真。曾记得,我讲完古诗和小说,叫学生也试着模仿去写,当他们写出来时得到我的肯定那高兴的样子。
不曾忘,一个学生辍学了,我三次到他家家访,半路上突遇大雨,我只好把自行车锁好,扔进玉米地里。了解了学生家庭贫困的情况,我拿出自己一个月的工资给他交了书费。家访后我扛着自行车回到学校。不曾忘,那一年的开春,一场罕见的冰凌雨使道路不能骑行,我的自行车在半路摔坏了,我把它扔在了半路的修车店,踩着溜滑的道路赶往学校,摔了无数个跤。当我一瘸一拐地走进校门时,离上课还有半小时,偌大的学校只有我一个人按时到校。
由于我的努力和辛勤工作,那一年我光荣地加入了中国共产党。我的班级十三次评比中十二次第一,教学成绩也从全县排名的倒数第一,一跃迈进了前六名。年终,我获得了区、市、省三级模范教师。那一年的暑假,我又拿起笔写了《每当我走进讲堂》的第二段:“每当我走进讲堂,我都会看见那一双双期待的目光,每一个目光都是一把尺子,都把你教师的水平默默地丈量。我知道,要给学生一杯水,教师的水却要用桶来装。……”
由于我的工作成绩突出,1991年我被选调到了教育局机关工作。2005年教师节将近,我负责教师节庆祝活动的组织工作。文艺演出是重头戏。节目单确定之后,大家都觉得缺少歌颂我们一线教师的节目。于是我又拿起笔写了《每当我走进讲堂》的第三段:“明天是我的60岁生日,今天是我最后一次登讲堂。一晃,40年已过,我将离开这终生奋斗的地方。……”
2016年,我真的退休了。我又拿起笔完成了《每当我走进讲堂》的最后一段:“有人说,退休是事业的终点,可我并不这么想,我还要发热发光,我要讲好这谢幕大课,我要站好这最后一班岗。我要把我的经验出书出传,好让年轻的教师们借鉴;我要让他们接过我手中的教鞭,去完成我未尽的理想;我要让他们踏着我的臂膀,跨进名师的殿堂!假如有一天我真的走了,我的灵魂依然会站在这神圣的讲堂!”
历时40年,我断断续续四次拿起笔,直到2016年的4月22日我退休的那一天,我终于完成了我的叙事诗《每当我走进讲堂》。这首诗即是我作为一名普通教师四十年默默无闻工作的真实记录,也是无数教育工作者的无私奉献的真实写照。每一名教师都可以在这首诗里找到自己的身影。
这首诗公布后,我们系统的很多校长都找到我索取这个作品,把它作为学校学习先进、弘扬正气的典型教材。至此,我也得到了些许的自足和欣慰。
               作于:2021年教师节之前
附:配乐诗朗诵叙事诗《每当我走进讲堂》原文,推给大家一并品读欣赏。

      

       每当我走进讲堂
 ——献给所有工作在教育战线上的教师们
每当我走进讲堂,
我都看到那一双双渴求的目光。
每一个目光都是一个问号,
向你询问知识的底详。
我知道,
工人的失误可以报废一些零件,
农民的失误可以毁掉一片禾秧,
可教师的失误啊,
却能毁掉一批栋梁!
为此,
我曾啃过无数本的教育名著;
为此,
我也曾把几十位名师拜访。
深夜里,
我仔细地钻研教材;
双休日,
我常常苦思冥想。
在我的课上,
我要让后进的学生吃饱吃好;
在我的课上,
我要给优秀的学生插上奋飞的——翅膀!
我曾尝试作文的创新与改革;
也曾让孩子们自主学习互当师长。
孩子们在快乐中学习;
师生们在教与学中相长。
在这里我倾注了全部心血,
我无愧于这神圣的讲堂!
每当我走进讲堂,
我都看到那一双双明亮的目光。
每一双目光都是一把尺子,
默默地把教师的水平丈量。
我知道,
要给学生一杯水,
教师的水却要用桶来衡量。
为充实自己,
我曾整个假期泡在图书馆里;
为了一个辍学的孩子,
我也曾多次去家访。
晨曦里,
我在录音机旁无数遍地练着发音;
灯光下,
我在微机桌旁枯燥地练着指掌。
在学生面前,
我要成为一个学识渊博的百事通;
在教师当中,
我要出类拔萃教学质量要响当当!
我曾和学生们奔跑在足球场上,
我也曾和孩子们在eml里互谈理想。
堂下孩子们和我有说有笑,
师生们在一起享受幸福时光。
在这里我奉献了青春,
我无愧于学生和家长!
明天将是我六十岁的生日,
今天是我最后一次登讲堂。
一晃,
四十年已逝,
我即将离开这终生奋斗的地方。
面对眼前那一张张充满期待的脸,
看着下面那一双双熟悉的目光,
心中涌起无尽的眷恋,
脑海中翻腾着许多畅想。
数一数,
从我手中送出去的几百名大学生;
看一看,
那上千名工作在各条战线的良将。
问心自问,
我,
对得起安次这块热土,
也对得起党!
有人说:
退休是事业的终点。
可我并不这么想。
虽然明天我将要放下教鞭,
走下这熟悉的讲堂。
然而,
我不会从此销声匿迹,
我还要继续发热发光!
我要讲好这最后的谢幕大课,
我要站好这最后一班岗!
我要把我的经验出书出传,
供青年教师们来鉴赏。
让他们接过我手中的教鞭吧,
去完成我未尽的理想。
让他们把我当成人梯吧,
登着我的肩膀迈进名师的殿堂!
假如有一天,
我真的走了……
可我的灵魂依然会站在
这平凡而神圣的讲——堂!


插图/网络
作者
简介
李树志,男,河北省廊坊市安次区葛渔城镇蔺场村人。中共党员,1973年参加工作。曾任教于马柳中学、北旺中学。曾获得区,市优秀教师优秀称号和河北省纪检监察系统先进工作者。1991年调入安次区教育局任副股长,股长,纪检组长,正科级主任科员。1985年在廊坊市文联刊物《小城》上发表短篇小说《媒婆》。1993年在中国纪检监察报发表通讯《廊坊市第九小学校长廉洁从政二三事》,后又在廊坊日报发表报道五篇。
2016年退休。近几年在《今日头条》《心灵有约》等媒体发表散文、诗歌等近百篇。特别是2021年7月,在党的百年华诞之际,创作了长篇叙事诗《百年史诗?中国共产党之歌》,把百年党史汇聚到了一首诗中,此诗成为了党史教育很好的教材。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