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治疗中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系统评价及用药规律分析初探
研究目的系统评价中药治疗相较于最佳支持治疗对中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临床疗效。进一步对以单纯中药汤剂治疗取得疗效的随机对照实验的处方进行数据挖掘,分析现代医家的用药特点,得出高频药物、药类及药物特征,挖掘出聚类方及药组,以期指导临床。研究方法通过对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重庆维普数据库(VIP)、万方数据(Wanfang)、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BM)、Pub Med、Coehrane Library、Embase数据库进行检索,检索年限为自建库以来至2019.9.30。筛选出符合纳入及排除标准的随机对照试验,进行文献质量评价和数据提取后运用Review manager5.3进行结果分析,其中二分类变量使用相对危险度RR,根据异质性检验结果,采用固定或随机效应模型对纳入研究文献的结果进行Meta分析,并对结果进行敏感性分析及发表偏倚分析。结局指标包括:瘤体稳定率、生活质量提高率、中医症状改善率、体重稳定率。根据纳入和排除标准,在上一部分检索结果中筛选出可用于用药规律分析的文献,对文献中的处方进行提取,并将中药名称规范化,建立方药分析数据库,采用Spss Statistics 20.0进行频次分析及聚类分析,得出使用频率最高的药物、药物分类、药物特征,以及配伍关系密切的聚类方。采用SPSS Modeler 18.0对药物进行关联规则分析,得出两味药关联规则,三味药关联规则,四味药关联规则。研究结果Meta分析共纳入14篇随机对照试验研究文献,14项研究总病例数为831例,其中中药组415例,对照组416例。meta分析结果显示,相比于最佳支持治疗组,中药组能稳定瘤体:RR=1.55,95%CI[1.21-2.00],Z=3.41,P=0.00006;I~2=59%,P=0.009。中药组能有效提高生活质量:RR=2.04,95%CI[1.60-2.62],Z=5.66,P<0.00001;I~2=0%,P=0.54。中药组能有效改善中医证候:RR=1.81,95%CI[1.41-2.33],Z=4.64,P<0.00001;I~2=24%,P=0.26。中药组能有效稳定体重:RR=1.47,95%CI[1.23-1.75],Z=4.28,P<0.00001;I~2=0%,P=0.66。其结果均有统计学意义。用药规律分析研究共纳入文献34篇文献,处方38首,涉及药物114种,总用药频数为481。用药频次
前5位的药物为黄芪(25次,65.79%)、白术(22次,57.89%)、白花蛇舌草(22次,57.89%)、茯苓(21次,55.26%)、甘草(16次,42.11%)。药物分类频次前5位的中药类别是补虚药(172次,35.76%)、清热药(89次,18.50%)、止咳化痰平喘药(56次,11.64%)、活血化瘀药(45次,9.36%)、利水渗湿药(35次,7.28%)。药性频次前3位的是寒性(171次,36.00%)、温性(142次,29.89%)、平性(113次,23.79%),药味频次前3位的是甘味(311次,39.52%)、苦味(258次,32.78%)、辛味(141次,17.92%),归经频次前3位的是脾经(245次,20.68%)、肺经(241次,20.34%)、胃经(185次,15.61%)。共得到聚类方3个。挖掘出两味药关联规则16个,三味药关联规则63个,四味药关联规则38个。研究结论1、从meta分析角度进一步验证了中药治疗相较于最佳支持治疗对中晚期非小细胞肺癌具有一定稳定瘤体、改善生活质量、改善临床症状、稳定体重的优势,有待高质量的前瞻性随机对照试验进一步证实。2、以数据挖掘的方法,证实中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单纯中药治疗以补虚为主,注重肺脾同补、气阴同治,同时兼顾祛邪解毒,并注重渗湿化痰配合,佐以化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