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事越来越难讲了
快到年底的时候,我突然发现,“罗辑思维”有一年多没听了。
曾经有段时间,恨不得将“罗辑思维”当成了自己的知识来源,甚至将这个节目推荐给了很多认识和不认识的人。
开始接触罗辑思维的时候,罗胖还是一个读书给大家听的人,网络时代,我们真的缺这样的“知识提供商”。当年的节目制作,罗胖雇用很多在校的研究生帮助他选题,并认真地做每一期的读书节目。
我看到罗胖不仅越来越胖,他的产业也在不断发展壮大,先是做跨年演讲,接着做得道APP,最火的时候,谁手机里要是没有得道APP,好像都不好意思跟人交流。
有很长一段时间,我开手机的时候基本只听“罗辑思维”。
再后来,又急切地盼着听“时间的朋友”新年演讲。头几年的演讲非常棒,不仅能学到道理,还能预测到趋势。当时,罗胖说自己要办20届,我打心眼里为他竖大拇指。
可从去年开始,我发现罗胖的故事越来越难讲了。尤其是,为了讲故事,最后把故事讲成了鸡汤,这是一个严肃的思考者不愿意看到的。即便如此,我依然坚挺罗胖,春节回家的时候,我的耳机里播放的还是罗辑思维。
这时候,我发现,罗辑思维越来越少,罗胖精选越来越多。所谓精选,就是罗胖给站个台,后面就是所谓的知识分享官的分享。
我选择得道,就是因为罗胖,而不是因为他推荐的所谓专家,尤其是互联网世界,整天顶着一堆头衔到处讲课的专家,他们的口水一般比他们肚子里面的货多,这样的专家,我基本不信。我信罗胖,不是因为他是专家,而是他给我们读了别人的书,我们需要的是别人书里的内容,或者是阅读的体验,而不是现成的所谓的经验。
当然了,我不听罗胖精选还有一个重要的原因是,那些精选的课程都是收费的。在互联网时代,哪有知识能轻易卖钱的,我能关顾你给你增加流量,就已经是对互联网最大的帮助了。
这一年,我在别的平台听了和看了很多书,我推荐的平台是“西瓜视频”,以前是在上面看免费的电影,后来是在上面免费地接受知识。这样开放的公共平台一个最大的好处是,关于一个话题,上面有各种各样的人的观点,记得有点时间想听心经,听了僧尼俗道各色人等讲《心经》,佛家有梦参老和尚,儒家有台湾的蒋勋,宗教家有楼宇烈教授,此外,还有很多居士及有缘人。
这些讲解中,我得益最多的还是楼宇烈教授,他以一个宗教学家的知识,将《心经》逐字讲解,此后,我算是掌握了佛学的基本世界观和哲学理念。这是非常了不起的成绩,以前,总感觉佛学神神秘秘,我一直在门外打转转。知道了佛学的价值观和辩证法,将来我系统地应用哲学知识的时候,这部分内容也许可以完善我的辩证法思考体系。
再回到罗辑思维吧,就在年终那天,我还是挺激动的,准备早早回家等着看现场直播。吃饭后,火速打开得道APP,页面上一个广告接着一个广告,差不多都是那些所谓的成功女人推出来的广告,内容无外乎子女教育或者是职场生存。
时间的朋友,主旨应该是时间培养友情,时间让我们积淀很多好东西。
可今年的故事确实平淡无奇了一些,有些案例似乎没有多少说服力,尽管罗胖一直秉持着他的理性乐观主义精神。
今年的跨年演讲有两点还是有创意的,一是演讲地点选择在武汉,另一个是嘉宾邀请了湖北支援的一个护士长,原本以为罗胖会好好地用这个热点,最后也没有用上。记得几个月前,马爸爸兑现诺言请了很多医务人员吃火锅,那个场景就非常感人。
我一直期待着第一个泪点的出现,可罗胖讲了冈萨雷斯的糖果故事。
假如不讲人物关系,糖果的故事很甜、很感人。可偏偏我知道,冈萨雷斯的“爱人”叫罗斯·汉考克,他死于1991年,他是冈萨雷斯的同性恋对象,他死于艾滋病,几年后,38岁的冈萨雷斯也死于艾滋病。我不知道,听众要是知道这个故事的主人公之后,他们还如何品尝冈萨雷斯的糖果?也许他们一如既往,就像我多年前一直爱罗辑思维和时间的朋友一样。
故事真的越来越难讲了。会讲故事的罗胖把我们的味蕾培养的特别的刁钻,以至于我们喜欢把一个常人看起来非常普通的白色,分辨出400个色差。一直以为罗胖走的是时间路线,可商业和网络还是打败了时间。
不听故事了,还是自己多看看书,自己从书里发现一些故事。
朱晔(古磨盘州人)
安徽望江人,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中国金融作家协会理事;2008年开始文学创作,已出版著作6部,累计出版200万字。
已出版作品
历史散文(3部):《理说明朝》《理说宋朝(北宋篇)》《理说宋朝(南宋篇)》
旅行随笔(1部):《一车一世界》
长篇小说(2部):《最后一个磨盘州人》《银圈子》
期刊发表作品若干:散见于《文艺报》《厦门文学》《中外文摘》《金融时报》《安庆日报》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