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州老街巷之(51)——平江路
苏州老街巷之(51)——平江路
平江路和山塘街是今天苏州最有名的街巷,自然是因为旅游。山塘街历史上的名气更大,如今两鬓已成霜,只是风韵犹存。而平江路是当红花旦,脂正浓,粉正香。初到苏州我就急不可耐的走了几趟山塘街,并写了两次,却一直没写最当红的平江路, 路东西两侧支巷倒是逛了写了好多条。连平江路南的巷子甲辰巷、官太尉桥也写了。北侧没写,是因为北侧就是拙政园、博物馆所在的东北街,也是红的发紫热烫。
山塘街只有在阊门外的一小段浓妆艳抹,山塘七里大部分还是素颜,我还能看清,所以能写。不写或者不敢写平江路,是因为平江路脂粉太厚,让我捉摸不透真相。每次走近平江路,我都茫然张望一阵,急忙拐进侧身支巷里。更多时候,是陪客人,酒意微醺,在平江路与平江河的桨声灯影里迷离,拍几张暧昧夜色里的性感平江路的定妆照片罢了。
可能平江路就适合在酒后的夜里走走吧。店家的灯光会魅惑你,闲荡的游人里有盛装的人在摆拍,是你的景点,也是在为你点缀前景、背景。店家的灯光被关在自家的店内,透出门窗外的一点与暗淡的街灯汇合,洒向沉浸声色中的人群,也透过人群,与上空的星光一起成了平江河面上的粼光。此时,可能会有一位穿着蓝底碎白花长衫的船娘摇橹而过,凌乱了水面的波光,兴许也惊醒了船上游客长长的穿越梦。不过也不要紧,街上一间茶馆里一声甜糯的评弹唱词,或者百回婉转的水磨昆腔,又会把所有人拉回穿越的梦境,继续迷醉在平江路的夜色里。
苏州人认为平江路一带的街区是历史风貌保存最为完整的一个街区,改造或说复活平江路的初心,就包含左右支巷连片的历史街区。在介绍平江路的资料里,大部分的历史遗迹也都在支巷里。这条南北向的平江路主巷街河互依,三里多长被粉墨浓彩,左右支巷一般只在接口平江路的一小段迎合了平江路的盛装,大部分还保留狭小幽静巷子的样子,巷子里的居民继续过着他们已经习惯的里巷生活:会在街边放把椅子晒太阳,会把衣服晾晒在巷道的上空,会用巷子里古井的水洗东西,也会在河里洗刷……
虽然平江路的众多支巷里藏着“真苏州”,而从平江路上往左右支巷拐进去的人极少,这样也好,让小巷居民的生活从容如旧。不过不多的人拐进去,东张西望,走走停停,拍照触摸,甚至深入门廊里的人家,主人也已习惯而不惊奇,继续他们的事情。游人难得走进巷子深处,看隐藏其中的历史, 主人就住在历史建筑里,义务的演绎着历史场景和提示着变迁。一年来时间,我在支巷里探访了洪钧的府邸、潘世恩的故居这样的状元府邸,也有潘祖荫的探花府,有顾颉刚的老宅,有黄丕烈的藏书楼,百多年还存活的文学山房书店,传人江澄波老先生九十多岁仍在坐店修复古书。有丁香巷诗一样的雨巷,也有大众民生隐隐耳闻嘈杂的混堂巷。墨客园、耦园这样的苏式园林藏在平江路的支巷里,中张家巷河水已恢复,巷内的昆曲、评弹博物馆里听曲更近历史场景。平江路的支巷不止是苏州故事,东麒麟巷这样的悠长巷子就美在当下,诠释水乡。
平江路主路总体是一条步行的巷子,三里多长走下去,足够你穿越慢思的长度。不过自北往南一里许,被一条可以车行的白塔东路分断。这样的隔断,也许是原来道路格局的局限,更多是城市交通需要。不过这样被车行分断一下也不觉得遗憾,长长的三里多步行穿越,短暂地被往来行车带回到现实中,也是有意义的。即便不让人顿悟,穿越中回到现实,再从现实中返回穿越,这样起伏跌宕一回也是一种生之境况。
每次写某条巷子,会在起笔之前再去一趟,熟悉一下,也拍些新照片。写平江路不用这样,去多少次我也只看见浮华,一直没能洗去其脂粉铅华而看透。旧的照片也很多,浮光掠影而已。即便再去无数次,我一样会在平江路的高光炫目下,急急拐进其侧身狭小深长的支巷。支巷里场景从容,我也行走的从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