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痛苦源于你未看到世界真实的样子
痛苦从来不源于客观事物本身,而源于我们对客观事物的评判,即思维。
人类的一切伟大成就都仰仗思维。正是因为我们会思考,有思维逻辑能力,才可以研究事物、积累知识、发明创造。但是在当前社会,冗杂、繁琐的负面思维同时给我们带来了巨大的精神痛苦,使得焦虑、抑郁、强迫、恐惧、失眠等精神障碍频发。
从本质上来讲,思维是人脑借助于语言对事物的概括和间接的反应过程。语言是思维思维的核心与基础,也是思维的主要表现形式。语言具有两种功能,分别是:能指,即语言本身的文字、图像、声音;所指,即语言实际表达的事物。换言之,能指是我们给予客观事物的定义、符号,而所指是事物的客观真实存在。例如,当我们头脑中想到的、嘴里说起的'柠檬'这个词语或者发音,并不能等同于一颗客观存在的'柠檬',前者只是后者的符号而已。
这种'能指'与'所指'的关系正等同于'思维'与'客观现实'的关系。我们的思维仅仅是客观现实的名称,而非客观事实本身。在思维之中,我们经常会对客观现实进行主观化的夸张、扭曲、评判,这些添油加醋的修饰让我们的思维离反应客观事实的原本面貌越来越远,并给我们自己带来精神上的痛苦。我们混淆了现象的名称与现象本身,思维不是生活,不是世界,它只不过是生活、世界的一个主观模型而已。
举个例子,当我们焦虑时,我们会本能地在思维中对焦虑进行评判——'焦虑是不好的'、'焦虑好痛苦'、'我这样焦虑下去什么时候是个头?',这些思维并不能反映'焦虑'的客观本质——它仅仅是肾上腺激素在交感神经系统内引起的生理反应。若我们去如实觉知、感受焦虑的原本面貌,观察它的轮廓、边界、深度、色彩、感受,并不在脑海中对其进行思维评判,那就不会引发二级焦虑(即因为焦虑而焦虑),也不会触发挣扎开关,且焦虑感反而会很快消失。
换言之,我们感知到的世界从来不是世界原本的样子,而是在我们的思维加工后的样子。客观事物给予了我们感官上的刺激,然后这些感受经过了我们每个人独特认知方式的处理,产生了专属于我们自己的想法和情绪,让世界在我们的头脑中产生了主观化的偏离和差异。
就如上图中所描绘的,我们通过听觉,视觉、触觉、嗅觉、味觉这五种感官获得对外界的信息,紧接着,这些信息会进入到我们的大脑,大脑基于我们每个人独特的认知方式对所有信息进行加工,我们根据信息加工后的结果产生对应的想法、情绪与行为。
因此,我们几乎从来没有看到、听到、闻到、品尝到、碰触到周遭世界原本的样子,因为我们的注意力几乎很少会分配给'感受',绝大部分都给了'思维'。每个人眼中的世界都是不一样的,我们都带着主观思维的'偏见'来看待世界。这就是为什么林黛玉看到凋零的花朵会潸然泪下,而我们却无动于衷,因为她眼中的花奄奄一息,柔弱可怜得让人心生悲凉,而我们仅仅看到了一株植物凋谢,别无其他。
无论是森田疗法、接纳与承诺疗法,还是禅修、正念疗法,无一例外都会强调回到当下。正如心理学家卡巴金曾对'正念'做出如下的定义——有目的、有意识地关注和觉察当下的一切,但不对当下的一切做任何评判。只有回到当下,用我们的感官去充分体验当下发生的一切,且尽量减少思维上的评判与分析,我们才真正能如实觉知到当下这一刻世界原本的样子。当思维续流中出现空白,仅剩感受时,一切情绪都会消失殆尽,剩下的只有宁静、祥和、稳固感、淡淡的喜悦。
从脑科学的角度来讲,之所以如实觉知世界真实的样子会让我们获得宁静与喜悦,是我们大脑的基本结构所决定的。
1960 年,脑神经学家保罗·麦克莱恩通过研究发现,人的大脑大体是由3 层结构组成。不同层次的结构,进化时间、对应负责的功能各有不同。 最早发展出来的是“爬行脑”,也称'本能脑'——主要位于脑干,又被称为“原始的大脑”,主要负责控制人作为动物的许多本能需求,如呼吸、心跳、血压等用以维持生命的基本生理功能。之后进化发展出的是“情绪脑”——主要包含边缘系统,其中负责记忆的海马体、负责恐惧等情绪的杏仁核都属于这部分区域,因此“情绪脑”主要负责情绪控制、记忆和激素分泌等。最晚进化发展的是“理智脑”——主要位于大脑皮层、前额叶区域,主要负责思考、判断、决定先后顺序、控制情绪和冲动。由于它具有高度的精神功能和创造功能,是人类特有的大脑,因此称它也被称作“人类的大脑”。
当我们沉浸在思维之中,大脑就如一只调皮捣蛋的猴子,上蹿下跳给我们制造源源不断的念头。这只猴子,即我们的大脑,有两个重要的特点:一,过分渴求喜乐,排斥痛苦,好的贪求个没完,坏的一点也不要。二,总是在寻找一种安全感,喜欢确定、有规律的状态,因为这样可以毫不费力地执行。这两个特点就决定了我们喜欢用'思考',而非'行动'的方式去解决我们的情绪问题,而且总是妄想能通过'思考'来彻底摆脱痛苦、不安,一味奢求快乐和刺激。这种用'理智脑'去控制'情绪脑'行为,违背了生物进化的规律。理智脑虽然高级,但是比起情绪脑和本能脑来说,它实在太弱小了。无论从出现的年代、发育成熟的时间,还是从神经元细胞的数量(本能脑和情绪脑的数量是理智脑的四倍),理智脑都远远不如情绪脑和本能脑。
因此,我们应当弱化试图通过'思考'来解决情绪问题的倾向,对于情绪,如实感受、不加评判且行动起来,才是正确的缓解情绪之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