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宋马远的妙境
清代画家张式在《画潭》里说道:“空白,非空纸,空白即画也”国画大师们往往对留白有独到的见解,在艺术表现中也会对其巧妙地运用。留白也成为中国画的显著特征之一。
出神入化的留白是中国人对艺术追求和艺术表达的最高境界,中国的绘画大师一定是留白大师,书法大师、文学大师也一定是留白大师,留白不仅仅是一种艺术表现手法,更作为一种思想观念成为中国传统审美和价值观的一部分了。
所谓“无画处皆成妙境” “行得之于形外”。
太极八卦中的黑白鱼样图式,解读着世间万物生发变化、循环往复、无穷无尽。国画中的黑为墨,白为纸,二者为色之极端,墨可分五色,白有无尽意。
唐代诗人柳宗元有一首绝句:“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江雪》)。南宋画家马远所作《寒江独钓图》便与此诗有关,这种画被称为诗意画,今天我们就来欣赏这一诗一画,并从中领略一番“诗是无形画,画是有形诗”的艺术趣味。
马远(1189年至1223年)字遥父,号钦山。原籍山西,后居钱塘,为画院祗侯、待诏。他与李唐、刘松年、夏珪合成“南宋四家”。
《寒江独钓图》这幅画的画风极其简约。在该作品中,只用了寥寥几笔,简单地画出一叶扁舟和几条淡淡的水波,却表现了浩茫大江中垂钓者的逍遥自在。画家巧妙地利用四周空白突出中央主体,同时也给人以江水浩瀚的想像空间,船篷上的蓑衣、草笠的细节刻画又给予欣赏者以“斜风细雨不须归”的联想。《寒江独钓图》的布局简约概括,独具一格,在烘托画面气氛和营造意境上很具有特色。只画了一叶扁舟浮于水面,一位渔翁独自坐在小船的一端,全神贯注于垂钓。除此以外,空无一物,几乎全是空白,这突出表现了江面上一种空旷,寒意浓浓的气氛,从而更加衬托出渔翁凝神垂钓的神情。画家画得很少,但画面并不空,反而令人觉得江水浩渺,寒气逼人。而且觉得空白之处有一种语言难以表述的意趣,是空疏寂静,还是萧条淡泊,真令人思之不尽。这种诗一般耐人寻味的境界,是画家的心灵与自然结合的产物,在艺术上则是利用虚实结合而产生的结果。同时也给欣赏者提供了一种广阔而富有诗意的意境,如果把背景全部画出来一览无余,反而变得狭窄。
“留白”源自中国书法和绘画的布局艺术,讲究在画面上要适当留有空白,不能太挤太聚。在留出的空白中让人腾挪想像,品味无穷的乐趣,为观者的审美思维提供了想像、品味、鉴赏的空间,以此增加图画整体的美感和意境。在国画中,空白是形象的重要组成,是画面的一个有机部分,是形象的延续和衍生,代表了疏与密的关系、画面的空间。它不仅与具体物象息息相关,而且衬托了主体,同时也使得画家在艺术创造过程中能够发挥最大的主动性。
“空白”并非没有东西,而在于求其空灵,虚中求实,从而达到“无画处皆成妙境”的艺术境界。于是在创作中为了更充分地表现主题,画家常常有意识地留出“空白”。清代邓石如称:“字画疏处可使走马,密处不使透风,常计白以当黑,奇趣乃出。”讲的就是留白的妙处。宗白华在谈到中国画的空白时说:“空白在中国画里不是包罗万象位置万物的轮廓,而是融入万物内部,参加万象之动的虚灵的'道’。画幅中虚实明暗交融互映,构成飘渺浮动的氤瘟气韵,真如我们目睹的山川真景。”画山水时,留白是高天浩渺;画鱼虾时,留白是静水流深。
留白,留出了想像的空间,留出了生长的空间,让人觉得整个画面活了起来。画面的留白是一种高深的构图艺术,在图中某些地方一定要留出空白,不能在颜色填满整张图,否则必然让人觉得拥挤不堪,凌乱乏味。《画鉴》中提到:在中国画中何谓虚实?一般说,“实”指绘画中有笔墨处(或画得详细的部分)。虚与实相对,无笔墨处(或画得简略,用笔较淡的部分)即为“虚”。画家作画常常用心揣摩,以达到“虚实相生,无画处皆成妙境”的境界。
兵法云:“虚则实之,实则虚之”。绘画也是如此。国画中的留白,看似“虚”,实为“实”,是一种以虚代实的“藏法”,失去它,这幅画也就失去了特有的意境,也就失去了它特有的价值。在中国画中利用“无画处”,即画中“空白”,是为了创造一种笔墨所不能企及的意境,以创造中国画的无言之美。
如果整张纸满满当当,断然没有美感可言。白”即“无”,绘画中的这种语言就是遐想的生境,“无”含“无为”之意,在画面中起到“无为而无不为”的效果。
国画水墨渗韵与妙造的留白,让“无中生有”达到了一个智性的高度。
人生也是一样,留白,才可以走的更远。
宋瓷收藏者的学习交流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