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中医馆,真的要扛起中医传承的重担了

点 标 题 下 蓝 字 关 注 中 医 馆 产 业 新 媒 体

第 209 

2018年8月26日

医馆界北京论坛终于来了

这是医馆界目前为止规模最高的一次论坛

可能也是医馆业界内容最丰富的一次论坛

■ 医馆界 半夏

一大早签到处就忙不开

 我们主持人出身央视

现是我们医馆业的创始人

中医能吸引那么优秀的人才

骄傲吧

▲姚遥 当归中医学堂联合创始人,并担任首席运营官,当归妈妈项目总经理。

 现场—满眼都是密密麻麻的人

医馆人对交流的渴望,我感受到了

听到情到深处

忍不住鼓掌

简直不想错过每一个细节

中医馆先发展于名老中医多点坐诊

现在转变为中医培养年轻人

北京论坛演讲嘉宾包括17个医馆从业者

有六位专门讲传承

 

其实中医的传承从来都没有断过

有民国施今墨的再传弟子

有民国孔伯华的孙辈

还有民间李可的传承人

他们是如何坚守的?

培养大师级中医

杏园金方成立之初就没有忘记传承,薛院长的师爷施今墨和师父祝谌予是公认的,培养徒弟非常优秀的前辈。

杏园金方还可能是全国最早的中医馆,从来都是以纯中医诊疗为主。

杏园金方培养的年轻大夫们,应诊五年后平均日门诊量达47人次,但是中医院会给青年中医限号45人,不然他们没有时间跟着老师学习了。

▲薛钜夫 北京杏园金方国医医院创始人 ,施今墨再传弟子、祝谌予亲传弟子

老院长特别强调医生除了医术,还要学习医能。医生在诊“病”的同时,应尽可能灵活地运用接诊技巧拉近与患者的距离,使其尽快进入自然而和谐的受诊状态。所以要想当一个好医生,就不能只研究“病”、只研究“方药”,还要研究社会,研究“人”,研究心理,研究接诊艺术,我称这些“功夫之外的功夫”为医能。

医馆与教育紧密结合

我们把诊所当做学校来做,把诊桌当做课桌,把老师的经典一一的落下来。培养了二三十名医生,这些都是种子,四年坚持培养乡村医生,上午讲课,下午临证。孔医堂的开办不是为了全国建多少多少家医馆,孔医堂的医馆和教育是紧密结合的,医馆就是微型博士后工作站,就是为了传承。

▲孔令谦,孔医堂创始人,四大名医之一孔伯华先生之孙,孔伯华中医世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

我们孔医堂“办诊务以求实效,兴教育以继传承”。老大夫走了,但我们把老大夫部分医术传承下来。

现在可能是中医最好的时候,政策也越来越趋好,但是我们中医人靠政策、靠欢呼,不如脚踏实地、踏踏实实做点事。

要培养中医的底蕴

经华卉典采取师带徒的形式,这种形式可以在3~5年内成长为能独立坐诊的初级中医大夫,事实证明是最快的培养模式。

中医底蕴培养:中医、西医基础,心理学、哲学、现代科技、国学基础(传统书画,传统武术等)。

▲孔乐凯 2004年入李可先生门下,2008年成立山东李可学术传承基地,济南经华卉典创始人。

中医人,中医馆之间不是蛋糕争夺者的关系,而是同舟共济、一荣俱荣、一损俱损的关系。介于此,医馆之间可以加强学术交流,沟通,以期繁荣自己繁荣大家。

 

中医传承还迸发出了新内容

医生教育&国民素质教育

我们建议我们医馆同行,不要眼巴巴的指望,老百姓的诊费赚钱,广大老百姓更需要的是国民教育,中医要重塑老百姓的三观,恢复对中医的信仰。

医生培养,我会让我培养的学生,到我的诊所出诊,因为我早年就是在诊所出诊,一个病人一个病人,慢慢积累,坐冷板凳做出来的,我要让我的学生也体验一下冷板凳。

▲徐文兵 厚朴中医学堂堂主,著名中医专家,中医教育家。

过去中医小诊所的没落是中医衰落的开始,现在中医医馆的出现是中医复兴的开始。

大胆利用现代工具传承

慈方中医的医生大胆运用智能系统辅助看诊,医生信息获取工具、智能决策工具、研究分析工具,利用诊疗工具可以提高自己的疗效。

▲贾海忠 北京慈方中医馆创始人,中日友好医院特需门诊专家,“慈方数字名医会诊系统”的发明人

医馆内部要有师生、弟子和医患的交流;中西医间的交流,医馆之间理念、学术、盈利模式的交流

*教会徒弟饿死师傅?师父只有在教徒弟发时候,才能不断的督促自己学习!永远做徒弟,不做守旧师。

专科专病式传承

技术的掌握和传承是很漫长,我花了十年才能体会程莘农教授的学术思想,体悟是不能投机取巧的。

专病专科化教学,技术掌握难度降低了,学习时间减少了,最终也能满足患者需求。

▲程凯 程氏针灸第四代传承人,程莘农长孙,大诚中医创建人,其连锁机构分布于北京、上海、三亚、青岛、石家庄、澳洲、美国等多地

医馆最关键要解决病人的需求,不是我们引发出来的,需求不是引发的,医疗一定是刚性的。

在北京怎么能不谈政策趋势

中医是国家的战略需要

医馆是医疗健康非常重要的一支力量,是纯中医为主的民营医疗机构,为什么说中医馆充满希望:

一是国家十分鼓励发展民营医疗机构。

二是中医是健康中国战略的需要,健康中国靠医院、基层和西医都不行,中医有优势没有放出来,国家对中医是非常期待的。

三是《中医药法》的中医诊所备案制、制剂和确有专长,都是为中医馆提供的便利政策。

▲杨龙会  中医中医科学院副院长、原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医政司副司长

发展中医馆我有几点建议:一定要守法经营,希望大家,品质疗效口碑,然后成为品牌。

希望中医馆能为中医的发展提供新的发展模式,希望大家自立自强,我们中医馆很有前途。

第一次从资本角度看中医未来

中医趋于保守甚至害怕资本

但资本角度无疑是独特的

发现以往未发现的问题

十年内中医医疗将现百亿级独角兽

中医馆将会承担中医院的门诊业务,未来中医院的门诊业务将会剥离出来,让我们中医馆锻炼好内功去承担这个任务,将会出现百家齐放和百家争鸣的状态。

所有产业的终点是金融,但医疗产业的终点是保险,中医馆要走费用保险化,中医馆是民生产业,不要追求高利润率。

▲郑伟:中京科投投资合伙人,先后参与创业及投资了中医项目固生堂和臻世堂。

近年中医馆融资阶段:

  • 2012-2017:出现零星融资案例:如启明投资君和堂;NEA投资固生堂;

  • 2017-2020:宏观经济下行,需求及融资均受利空影响,行业参与者挣不到钱;

  • 2020~~:利好政策放大招,资本大量涌入,将出现中医医疗服务行业前三名,现在这个前三名还没有出现。

跨界人士能改变中医什么

中医能吸引那么多外行进来

都可以称为一种中医跨界现象了

中医外行能不能管理好中医内行

跨界人士到底能给中医带来什么

当外行管理中医如何坚守

平心堂可能是外行管理内行的第一家医馆,至今创始人张晓彤先生都只称呼自己是“铁杆中医票友”

▲刘敏 1999年联合创办北京平心堂中医门诊部,将近20年丰富的门诊部管理经验。

因为我们是外行,我们不懂医,但是我们可以体验,所以医馆每来一个中医,我们都会去给医生当小白鼠,体会医生的擅长到底在哪里?

因为我们是外行,所以我们亲自去学习煎药,因为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制定出合理的煎药流程,如果没有这个流程,我们的煎药师傅就不可能一天煎八九十付药,就不可能达到保质保量的高效率。

站在用户角度思考医馆患者群

如果我们换一种角度思考用户,那么的诉求是什么?

缓解焦虑:用户内心的起点其实是在缓解焦虑

时间诉求:80后、90后是企业的中坚力量,非常忙,,这些年轻的用户越来越有自主权。

治愈率&就诊率:是用户最关心的两个点,无限制的提高治愈率,无限制的降低就诊率。

▲盛廷睿 容德医馆创始人,曾在美国硅谷工作多年,2012年开始学习中医,发心创立一家 “理想中的有品质有人情味的中医馆”。

如何让用户和我们走在一起,还是满足用户的核心诉求,而目前我们的差异化远远不够。

互联网改善医患服务体验

未来应该是一体化融合的医疗服务体验,中医医馆要去拥抱互联网。

中医医疗服务不能被互联网替代,中医医疗绕不过去线下体验,但是互联网的确能够改善医患的服务体验和效果。

▲李永明 北京当归中医&行知堂创始人,长城医馆学院顾问

中医馆今天不去用互联网,明天也一定要利用互联网。

专科连锁化(小儿推拿)

番小茄制定标准化服务流程,做全流程监管,从预约到客户信息收录,线下标准化服务体系,健康报告发送,客户反馈机制,形成服务的闭环。

基于数据化的小儿推拿,可以帮助我们对外提升用户体验,对内提高管理效率。

▲任昕昕 85后高知海归,2016年创办番小茄,做好评率第一的小儿推拿连锁机构!

初心是一回事,后来发展的好不好根基于制度。

好中药是管出来的

医馆, 尤其是连锁医馆 ,已成为供应链节点。

整合供应链, 加强供应节点管理,医馆药房会是架起医生和客户之间最后的链接。

▲陈叶蓁  正安中医联合创始人、药事中心负责人,从业20多年,曾任职四川新荷花中药饮片有限公司董事总经理

好药留住好大夫,大夫吸引患者来。

中医医疗机构切入疗养

十年前,明经堂就以中医医疗机构为背景来做外治,以经络调理的特色,做公立医院做不了的服务,是北京首家将诊治与疗养结合为一体的专业中医诊疗机构,吸引着大部分高知需求人群。

▲ 赵鑫 明经堂执行董事,主张中医时尚化

主要服务三大人群

  • 亚健康人群

  • 优雅女性(养内美外)

  • 慢性杂症(主要激发病人的自愈能力)

专业化的中医医疗养生

  • 医生首诊,制定药物治疗方案;(中草药或中成药)

  • 由首诊医师根据疾病制定与之配合的中医医疗养生(外治)方案;

  • 订制中医外治产品或口服产品。(水丸、散剂、膏方、外敷药、膏摩药、热敷包、药物艾灸条等)

▲吴广海 北京人福中医创始人,曾参与创建经营过多家中医馆

人福中医已开展的外治疗法:

中药透皮疗法、中药外敷疗法

罐疗痧疗技术、孔氏中药艾灸

火针治疗肿瘤、膏摩治疗疼痛

我们医馆界到各地考察医馆,聊到最后都是两个问题:一个是青年中医的培养,有好几位嘉宾都花了很大的篇幅讲解这个版块

中医还要分三六九等,开方子的轻视做针灸的,做针灸的歧视做推拿的,但是今天的很多嘉宾,分享了外治法,都做得非常好。

今天的交流非常真诚,很多互联网出身的中医馆创始人,给我们带来了很多新鲜的思考。

我们将在全国各地发现更多鲜活的案例,

期待2018年医馆界年会

(医馆界创始人&长城医馆学院院长王中华先生总结)

I 版权声明

(0)

相关推荐

  • 著名中医——赵顺荣

    赵顺荣,民间疗法研究专业委员会委员,大国医学名誉副主席,汉唐国医传承传承导师. 赵氏快速接骨荣获国家卫健委科研课题立项并获得荣誉证书.赵氏快速接骨强势来袭,雄威再展,震撼业界,临床带教,完美诠释,再次 ...

  • 疫情后基层中医馆迎来发展良机,中医馆如何提升竞争力

    本文图片来源于网络 01 "控制症状首选西医,但是从治未病的角度中医的价值越来越大,诊费便宜疗效很好,中医在基层诊疗上的价格优势非常巨大."不少居民这样认为. 相关人士表示,在我们 ...

  • 你真的准备好开中医馆了么?这些经营心得不符合5条以上免谈……

    开中医馆难么?难,不是想开就开:开了,又不能随随便便成功.社会几多风雨,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有江湖就有竞争.我们既要保护好自己,又要磨砺自己,才能不怕风雨,才能顶天立地. 有时候想想,开中医馆就像一个 ...

  • 陈长青丨如果有10000个具备“六大能力”的中医师,中医馆就真的成为一个行业了!

    第 74 期 ▼ " 中医馆发展真正的瓶颈不在资本,不在管理,而在人才. " ■ 汉古中医联合创始人  陈长青 我17岁进入中医行业学中医,35岁读中医经典<伤寒论>的 ...

  • 这家中医馆是如何打造一个爆款中医连锁?背后有哪些共享经济秘诀?

    中医名医杨承祥去年从广州某三甲医院退休后,并没有在家休息,而是把看病的地点挪到了固生堂中医馆.她表示,相比在三甲医院,这里让她觉得更舒适.受尊重,看病没以前累,收入还比以前翻了倍. 除了把退休老中医请 ...

  • 那些千篇一律的中医馆,据说是因为没做好这三大产品!

    中医馆产品是中医馆经营最重要的物资,产品的种类一般取决于中医馆的经营范围.从经营项目来看,中药饮片和中药产品是最主要的商品,其他主要是理疗用品.下面将注重针对这三类产品进行详述. 1.中药饮片的组织 ...

  • 中医馆怎样做药食同源的产品吗?

    容大中医杨院长 今天想聊聊中医产品,首先抛出三个问题: 1.你是想做中药还是做药食同源类的产品? 2.你的资源和能力能做哪个领域的产品? 3.你的认知水准如何? 我们很多中医馆认为中医有很多好产品,都 ...

  • 万柏林区:中医馆火起来

    推动基层中医药服务质量的提升,让老百姓在家门口就能享受到中医药"简.便.廉.验"的实惠,是近年来国家对中医药事业振兴发展的具体要求.近日,市人大代表对万柏林区的基层中医药综合服务区 ...

  • 【特色专科】神农中医馆成立特色鼻科:治疗鼻病显优势!

    为加快中医药人才培养,提升中医药服务能力,做强中医药专科特色品牌,神农中医馆特聘中医专家刘炳钧作为学术带头人成立"神农特色鼻科",旨在为更多鼻炎患者得到有效治疗,解除病痛. 202 ...

  • 做真的自己,用心中医

    原创周水金 中医周水金 昨天 做真的自己 做最真实的自己,才是真正对自己的人生负责! 我们常常很容易的不喜欢一个人,常常很容易的打心眼儿里排斥一个人,其实说白了就是因为我们觉得那个人在装,那个人很不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