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有汤婆子(作者:赵基开)

///

赵基开

寒冬腊月,蜗居在家中,整理老物件,在搁楼里又见到,静悄悄躺在落角里的,已遗忘多年的铜质汤婆子,不由回忆起几十年前,家中汤婆子的点点滴滴。

上世纪40年代,冬天取暖,室内没有空调,少数富有人家,在住房装有壁炉驱散寒冷,也有在室内生火炉,用白铁皮制成风管作烟道,排出废气。

但绝大多数家庭,都是多穿衣服,抵御寒流。上海滩冬天虽然气温不低,但潮湿阴冷,也很难受。缩手缩脚,为了避免手脚挨冻,常用脚炉、手炉和汤婆子。西医进入中国后,也有些人家用盐水瓶中冲点开水,用来给小囡悟悟手。底层穷人只得硬挺,路上还不时出现冻尸,真是触目惊心。

汤婆子是普通百姓家庭取暖十分常见的神器。采用锡、铜或陶瓷等材质制成。当年多数用铜皮冲压而成,形状扁圆,类似中等南瓜大小,顶端留有进水口,用盖子螺纹紧扣,盖子内有垫料,防止器内热水渗漏外溢,二端有拎攀。还缝制外套,相似小布袋,袋口用绳子收紧,避免汤婆子直接接触人的皮肤,造成烫伤,袋的材料大多使用旧坏棉毛裤,改制而成,归物利用,因面料柔软,使用时更感舒适。

其实早在古代早就被当作取暖用具,“汤'是指滚水之意。'婆子'是戏称老婆陪伴入睡意思。诗人也用'千钱买脚婆,夜夜暖到明'来歌颂汤婆子。

电视剧《甄嬛传》中宫庭贵妇,手提手炉的情景,不断出现。手炉的说法是相对脚炉而言。手炉可捧在手上或放入笼进袖内,十分小巧,携带方便,但因材质缘故,有点重量,所以古代女子,为了取暖,把手炉捧来捧去,纯属不易。

脚炉、手炉及汤婆子均为室内取啰用具,没有多大区别,一般白天用脚炉及手炉,晚间将汤婆子塞入被窝中取暖。

记得我家曾有一只手炉,形状扁扁,外形类似现在热水袋大小,也是铜质材料制成,与当时一般手炉放炭区别是冲热水,但实际使用过程中不很实用,因为容积小,铜传热快,暴露在低温中,热量散发快,再则冷热不均,开始用时烫得要命,一会而就冷下来了。所以使用几次就放弃了。

我家当年曾出现一号汤婆子,三代人轮流共同使用的趣事。日常汤婆子的使用,是晚上睡觉前,将开水灌入汤婆子里,旋紧盖孑,套上布袋,放入被窝。睡时被褥已暖暖和和,还可以保持一夜睡到天亮,不被冻醒。

那时生活条件艰苦,经济比较拮据,日常开支都精打细算,勤俭节省,当家人也十分难当,什么东西都要算算用,例如为了减少买煤球费用,烧菜煮饭也要核算,连烧一壶开水也不例外,节省买煤球费用。所以会造成一只汤婆子供三代人使用局面。我与父母同睡一床,分二个被窝,年幼我吃晚饭后,早早入睡,我母亲将刚冲好汤婆子放在我被窝中,待我睡下进入梦乡,将汤婆子转移到他们被褥中,由于祖母是当家人,家务都由她操劳,晚上入睡较晚,所以打时间差,待她上床前,父亲将汤婆子'定居'到祖母处,也解决她年老怕冷的实际问题,伴随着她入睡。

一只汤婆子胜过一个老中医,这句话可能有点夸大其词,但汤婆子确实不是仅有取暖作用,也还有养生和保健功能。可以作为'敷疗“。加速血液循环,缓解疼痛。我祖母年老体弱,容易感冒加上颈椎病,我曾专门替她买过一只小型汤婆子,敷在颈部和背部,虽然谈不上治愈,但多少减轻痛苦,感觉舒适。

上世纪70年代初,我们结婚了,婚期挑选一月份严寒季节,当时我母亲仍有老法观念,专门到出售铜锡器专卖店,购置一只外观漂亮、精致的汤婆子,供我们使用,我们虽然感到不符合时代潮流,热水袋已十分普及,但十分理解她老人家心情,也愉快接受。

进入90年代末期,女儿新婚来临,当时兴起怀旧风潮,我们夫妇轧闹猛,跑到工艺品商店,购置一对汤婆子,作为喜庆吉祥之物,送新婚夫妇,陈列在新房作为饰品。

家中汤婆子在日常使用过程中,难免损坏,有一次落地敲瘪,还出现裂缝,有渗漏现象。当时里弄吆喝小贩,专门承担修理业务。他们手艺很高,专业性强,将损坏汤婆子修补得完美无缺,整旧如新。用焊锡将渗漏缝补好。还对我母亲说'师姆,保证侬还可用三年'。

现代科技进步,取暖产品不断更新,不要说汤婆子,连传统冲水热水袋将改朝换代,电热毯、暖宝宝、电热宝等充满市场。相信更有先进新产品,将推上社会,为人们谋福利。

(0)

相关推荐

  • 寒冷的冬天,古人如何取暖?(上)

    天气渐寒 取暖成了关键词 古人有哪些取暖方式呢? 唐代大诗人白居易在<问刘十九>写道: 绿蚁新醅酒,红泥小火炉. 晚来天欲雪,能饮一杯无? 清中期 掐丝珐琅火盆 故宫博物院藏 白居易所说的 ...

  • “汤婆子”是个什么“神器”

    汤婆子,又称锡夫人.脚婆.汤壶.清代曹庭栋<老老恒言>卷四:"有制大锡罐,热水注满,紧覆其口,彻夜纳入被中,可以代炉,俗呼'汤婆子.""汤"在古汉语 ...

  • 过冬往事:老镇江靠什么扛过冬天?澡堂、汤婆子,还有件叫火熜的玩意

    很多人都说,镇江人过去"水包皮.皮包水",日子过得又惬意又慵懒,不由给镇江人贴了一个懒散的标签.实际上一种生活习惯的养成,它都是有原因的.民俗里处处体现一个地方日常的变化. 镇江处 ...

  • 古人的那些“取暖神器”:燎炉、花椒还有汤婆子

    远在旧石器时代,北京人就已经会使用和控制火了,考古学家曾经发现,北京人用火来烧烤食物.照明和取暖.在这一时期的居住遗址内,还发现过用火的烧土面和灶坑,可以推断,那时候的人们主要是通过烧火取暖. 春秋时 ...

  • 外婆的汤婆子

    外婆的汤婆子 作者:唐明月 我童年的大部分时光,都是与外婆相伴. 她带着我,轮番住在广州和湖南.无论走到哪里,她身边都带有一物件,这就是旧时在湘赣贵川人家常见的盛热水取暖用的黄铜汤婆子. 这汤婆子直径 ...

  • ​山芋的故事(作者:赵基开)

    秋日是收获季节,稻谷杂粮喜登场. 上海人称山芋,即又名红薯.地瓜.番薯等,是大众普通食材,原产于南美,现在全国各地都有种植.山芋有"长寿食品'之称,含有丰富的营养物质,如胡罗卜素.维生喜A. ...

  • 薛家在贾府层层布局,莺儿结交丫头,莺儿妈结交婆子,薛宝钗更忙

    为了"金玉良缘",薛家不得不费尽心机,在贾府层层布局.毕竟,薛家最期盼的"金玉良缘",面对的阻力不是一般的大. 作为贾府中的老祖宗,贾母就第一个不同意" ...

  • 女性助孕家传汤,三年不孕顺利得子临床上我...

    女性助孕家传汤,三年不孕顺利得子 临床上我们接诊一位患者,备孕三年都没有成功受孕,什么检查都做了,就是怀不上 接诊这个患者我给予她的治疗是一个家传的经验方"温肾汤",有熟地黄.山药 ...

  • 贾母为何要给林黛玉零花钱?一个婆子说出答案,与林家财产无关

    红楼梦第二十六回中,贾宝玉房里的小丫环佳蕙到林黛玉房间送茶叶,遇上好事,意外得到了赏钱. 她找林红玉帮助自己收好时高兴地说:"我好造化!才刚在院子里洗东西,宝玉叫往林姑娘那里送茶叶,花大姐姐 ...

  • 怀念当年新闸路“铁三角点心店” ​(作者:赵基开)

    怀念当年新闸路"铁三角点心店" 赵基开 上世记五十年代,上海新闸路.石门二路附近,是典型老式石库门里弄群,居民众多,带来满满商机,其中饮食摊点,占据半壁江山,其中最著名要数盛利炒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