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都知道《魂断蓝桥》,你可知道我们承德还有红桥和翠桥吗?
题记:每一座桥,都是一只眼睛,默默的看着众生。
万壑松风桥,更像一只慧眼,在看着你
1.
一个发生在滑铁卢大桥上的凄婉的爱情故事,
一曲《友谊地久天长》,
使电影《Waterloo Bridge滑铁卢大桥》,迷醉了无数人的心,经典作品,历久不衰。
电影之美,还在于电影翻译成中文这个名字:《魂断蓝桥》。
电影《魂断蓝桥》剧照
“蓝桥”的典故出于《庄子》,青年尾生,与心爱的女子相约蓝桥, 女子没有如期到来,恰逢天降暴雨山洪暴发,尾生不肯离去,抱着桥柱被淹死,女子赶来伤痛欲绝,也抱着尾生的尸体投河殉情。
《滑铁卢大桥》被翻译成《魂断蓝桥》,
中西文化最完美的一次结合。
电视剧《新白娘子传奇》断桥
2.
关于桥,中国人从来就不缺少浪漫和爱情,
天上有鹊桥,西湖上有断桥,都和爱情有关。
“春雨断桥人不渡,小舟撑起绿荫来”,
“朱雀桥边野草花,乌衣巷口夕阳斜”(杜牧),
“曾与美人桥上别,恨无消息到今朝”、
“清江一曲柳千条,二十年前旧板桥”(刘禹锡)
“二十四桥明月夜,玉人何处教吹箫”,才子佳人,风流过了秦砖汉瓦,只是到了现实中,连二十四桥是一座桥还是二十四座桥,都已经搞不清楚了。
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
承德市区有双桥之名,翠桥还在,可虹桥,还有多少人记得呢?
乾隆三十七年开挖旱河后修建的大石桥
3.
《承德府志》卷九“桥闸”篇记载:
“在府治有东红桥,有西红桥。自郡西来广仁岭及狮子岭诸山之水,向循山东赴至西红桥,转而北,又由东红桥转而南,始缘南山沟流汇热河。自乾隆己卯夏,雨盛涨,两红桥沟狭,水不能容,壅溃为患。”
又记:
“奉敕于南山下开浚新河,以受西来之水,使之顺流而东,不由东西两桥回曲直赴,今沟道堙塞,桥已失,若经涂矣,址尚存。”
《府志》没有写清楚东西红桥的具体位置,尹忠老人认为西红桥在西大街红庙山下,距离二牌楼朝东100米处,有一座木架和石条搭起的桥,桥下是“流水沟”。有人讲,这座桥所用的石条就是西红桥被洪水冲毁后的旧石条,1977年拓宽西大街时,重新修造地下排污管道,才将此桥全部拆除。
虹桥所在地火神庙
在尹忠老人看来,东红桥所在的位置没有更多的争议,因为在解放初期的时候这座桥梁还在,这座桥坐落于西大街、粮市街、火神庙街、流水沟街的交叉之要道上,桥长15米,宽4米多,1977年修西大街的时候拆除。
1930年6月,瑞典人斯文赫定来承德时,这座桥还在,他这样写到:过了石桥,穿过两道漂亮的牌楼,就来到了市中心。在那里有一座坡桥,上边没有栏杆。没有反倒好,由于桥身小,有栏杆我们的汽车就过不去了。
上个世纪九十年代的时候,虹桥小学还在这个位置,后来在修建德汇大厦时,把小学拆掉。虹桥这个地名,也就逐渐的消失了。
拆学校,一点儿都不浪漫。
尹忠老人画的虹桥
4.
关于红桥名字的来历,也有不同说法,有说是给皇帝修造的桥的栏杆涂成了红色,于是叫红桥。尹忠认为是由当时的地域环境而来,正如《热河地舆图说》所言:红庙山,山壁垒岩,簇如花朵,具有天际芙蓉之致,下为庄邸园寓(常王府),此外,红庙山上的隆兴寺的围墙和庙门都是红色的,这些应该都是取名红桥的依据。
而由红桥改成了后来的“虹桥”说法也不一样,有说仅是因为同音,也有说是从桥上向东边的罗汉山一望,有彩虹在天,于是就改为了虹桥。
《魂断蓝桥》
早在陆军中尉罗伊(罗伯特·泰勒)在蓝桥上邂逅了舞蹈演员玛拉(费雯·丽)的20年之前,有两个俄国人登上了承德的红桥。
这是两个男人,没法编出来一个《魂断蓝桥》那样浪漫的故事。
1893年,俄国蒙古学学者阿列克赛·马特维耶维奇·波兹德涅耶夫和俄国著名旅行家A·Ⅱ·普提亚塔将军拍摄的《热河普乐寺》《承德棒槌山》《热河六合塔》等图片,首开热河拍摄史的先河,在波兹德涅耶夫的记录中,提到了虹桥:
承德府的主要街道西大街可以分为两段。第一段是从城市西端的府衙门和牌楼开始,到横跨流水沟子的虹桥为止,这条街道是城市商业区的精华,它一共有一百二十四家最富有和最漂亮的铺子,尽管他们的漂亮应理解为完全是相对的。
承德市区翠桥路,还有翠桥学校
5.
其实,从乾隆皇帝在避暑山庄万树园里,拒绝了前来进行贸易谈判的马嘎尔尼一行开始,闭关锁国的大清帝国就已经逐渐的落后于西方工业化的进程了。
虹桥也好,翠桥也罢,都是木石结构的传统桥梁,而在第一次世界大战的《魂断蓝桥》,就早已经是威武雄壮的钢铁大桥了。
现代战争事实上是钢铁的较量,农耕文明的红缨枪和大刀打不过坦克和装甲车。
明治维新后的日本国力增强,占领东三省后又占领了承德。
前几年失火了的这个棺材楼
翠桥,还就是现在附属医院前面的位置,因为水大,曾经被冲断过,所以,承德的老百姓也习惯于叫它“断桥子”。北方天寒,人们劳作辛苦,缺乏浪漫,没有编出白蛇和法海的断桥故事来。
1933年3月,日军占领承德后,强占了翠桥以南的大片土地,修建了关东军官邸,强行占领承德街大户胡家鼐、葛象山两家的墓地,修起了忠灵塔和承德靖国神社。在靠南山坡下坟地处盖起了日本会馆兴亚塾,也就是现在人们说的“棺材楼”,然后,很无耻的把翠桥改名叫“弥生桥”。
... ...
资料图片
6.
1960年4月10日,整个承德市区鞭炮齐鸣、锣鼓喧天,万人欢呼“虹桥”和“翠桥”两个城市人民公社的正式成立。
在此之前的1957年,承德市把西大街、草市、南营子三个区合并成立火神庙和南营子两个区,1959年,把大石庙公社所属大队和火神庙区合并建立起虹桥人民公社,将牛圈子沟公社所属大队和南营子区合并建立起翠桥人民公社。
人民公社成立后最大的变化,是把妇女解放了出来,因为按照作家王蒙的说法,旧中国的一大特点一大痼疾就是大量的人没有固定工作,甚至不想找工作,小时候,我见到的邻居街坊,他们当中的妇女,百分之八九十在家赋闲,男人呢?至少百分之二十,也是待着没事。(王蒙《中国天机》)
后来担任承德广播电视局领导的向人硕当时是《群众报》记者,他这样记录了当时的承德:
虹桥、翠桥人民公社的诞生,是党的总路线的胜利、是大跃进的胜利,它使广大城市居民和职工家属多年来的迫切愿望实现了。这两个公社共计有六万五千一百八十六名社员,占应入社的79.1%... ...,成千上万的家庭妇女摆脱了“三台”,走出了家门。这标明,建设社会主义新城市已进入一个新的里程。
资料图片
7.
1961年,公社规模缩小,又分别改为虹桥区和翠桥区。
1980年6月,经河北省人民政府批准,虹桥区和翠桥区合并成双桥区,
从此,有了双桥这个名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