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天读书悟:为什么有人一说话就让人烦?

说好的大雨、大暴雨到现在了还没来,人们等的有些心急。

微信群里有消息说:暴雨因半路资金不足,耽误了点儿时间,或许今天夜间赶到。这场雨如果下大了肯定不小,如果下小了肯定不会大,请市民再耐心等待!......

这句话说的就很好,和大街上算卦的说的差不多。

还有的说:暴雨就是预报有雨,大雨就是大概有雨,

小雨就是小心有雨!阵雨就是不知道哪阵有雨

暴雨没到是因为因资金不足,都知道南水北调挺费钱的哈,挺会说话!

说话是一门艺术,所谓的好马长在腿上,好汉长在嘴上

很多人的成功一方面是干出来的,另一方面是说出来的,说比干还重要,

比如苏秦、张仪、鬼谷子,比如诸葛亮、张昭,比如郭德刚。

都是靠两片嘴皮,打下了一片天地。

良言一句三冬暖,恶语伤人六月寒,

酒逢知己千杯少,话不投机半句多,

都是说说话的重要性。

现在的女士都显得年轻,有的外貌和实际年龄差距都很大,看不出来,

一般来说,就我这近视眼,一般都看不清女士是三十岁还是六十岁。

再者说,不管人家显不显年轻,都不愿意被别人知道自己的岁数。

在公共场合谈论女士的岁数,是一件非常不礼貌的事情。

这在西方有些国家是最起码的礼节,尊重个人隐私和个人空间是最起码的道德底线。好在我们现实生活中,也越来越注意这些。

在我们单位,除非人家要退休了,我才问问她们今年几岁,平时都觉得和十八差不多。

我又不是朝阳群众。

早晨接到一个朋友的电话,说老羊,你可不可以写一个有关说话的话题,昨天一个宴席上,有人使劲盯着问桌上女士的岁数,还拿出身份证验证,让人家很尴尬,不好。

你是开旅馆的呀,喜欢看别人身份证?!

这样的人说话就招人烦!

说话这件事很重要的,平时生活里说话不合适,会失去朋友、会丧失进步的机会、会丢失赚钱的生意、会让老婆孩子不喜欢。

可关键时候,不会说话会丧命!

春秋时期国家比较多,公元前613年,陈国新上来一个国君,叫陈平国,

历史上叫陈灵公。

陈灵公能当上国君并不是他因为他水平高能力强,而是因为他爷爷、爹都是陈国的国君,他爹死了,自然他就是国君了。

陈国有个大夫叫夏御叔,食采邑于株林,娶郑穆公的女儿为妻,名叫夏姬。
夏姬生得蛾眉凤眼,杏眼桃腮,狐色狐媚,妖淫成性。

历史上她的名气最大,但好像没有电视剧演她呢。

夏姬嫁给夏御叔不到九个月,便生下了一个白白胖胖的儿子,虽然夏御叔对这个孩子的来历有些怀疑,但是惑于夏姬的美貌,也无暇深究。

这个孩子取名夏南。

夏南十二岁时其父病亡,夏姬隐居在株林的别墅里。

陈灵公手下有两个大夫,一个叫孔宁,一个叫仪行父,很快就和夏姬有了那样的关系,不久,在这两个人的撺掇下,陈灵公也成了夏姬的座上客。

陈灵公还埋怨他俩:你们怎么不早告诉我有这好事呀!

三个人以此为乐,甚至在朝堂上穿着夏姬的汗衫炫耀嬉戏。

当时没有微信,也没有视频什么的,但有诗歌出来了说这件事,而且还被收录到了《诗经.国风.陈风》里:

     株林

    胡为乎株林?从夏南!

    匪适株林,从夏南!

   驾我乘马,说于株野。

  乘我乘驹,朝食于株!

翻译过来就是:

为何去株邑之郊?只为把夏南寻找。

不是到株邑之郊?只想把夏南寻找。

驾大车赶起四马,停车在株邑之野。

驾轻车赶起四驹,抵株邑早餐息歇。

批评讲究艺术,表面在说夏南,其实大家都知道再说夏南他妈。

国君做的太出格了,民间舆论监督也太厉害了,大臣们就觉得有些不好。

于是,说话招人烦的人出现了,他叫泄冶。

泄冶也是陈国的大夫,关于他的记载不多,尤其是没有他身世的记载,估计也是农村考学或者打仗不怕死拼出来的,不是贵族,没有显赫的家室,所以,这样的人就容易把单位的事当成自己的事。

《左传》记载泄冶劝陈灵公:“公卿宣淫,民无效焉,且闻不令,君其纳之。”

公曰:“吾能改矣。”然后,公告二子,二子请杀之,公弗禁,遂杀泄冶。

把泄冶给杀掉了。

而刘向的《说苑.君道》记载了泄冶劝陈灵公的事,就比《左传》详细得多。

泄冶说:陈国一定会灭亡!

我屡次劝谏君王,君王不听我的并且更加失去威仪。

主上感化臣下,就好像大风吹到小草,吹东风草就向西倒,吹西风草就向东倒,草所倒的方向在于风向的由来。所以人君的行动不可以不慎重啊。

长得弯曲的树木是不会有笔直的影子的,人君不能使自己的行为正直不能自己的言语令人敬畏,就不能保全帝王的尊号,光耀祖先的名号。

易经说:“君子在自己家中,口出善言,那么千里之外的人也会响应他,更何况近的了?在家中,说话不善,那么千里之外的人也会违抗他,更何况近的了?

言语由自身而出,落在人民耳中,行为在近处发生,被远处知晓。

言语行为是君子的契机,契机的发生是荣辱的主导。

这就是君子之所以能憾动天地的原因,可以不慎重吗?!天地动而万物变化。

诗经说:“慎重的说话,令人敬重才有威仪,人民没有不嘉许的,就是这个意思啊。现在君主不慎言行而恣意妄为,不灭亡也会一定被子孙所杀。

泄冶一方面给陈灵公讲做领导的道理,一方面也讲解了说话的方式,

这一段儿话说得很好。

可陈灵公不高兴了。

估计泄冶在外面和其他人也说这件事了。

在背后议论领导,领导知道了肯定不高兴。

更何况还有古语:劝赌不劝嫖。

孔子也知道这件事了。

学生子贡说:陈国的灵公君臣公开在朝堂上宣扬炫耀他们邪淫的行为,大夫泄冶正直的劝谏,被陈灵公默许杀害。这个行为和商朝的比干劝谏商纣王而被杀,是一样的,都可以算得上是仁德吗?

孔子回答道:比干和商纣王,是纣王的宗亲叔父,在朝为官是纣王的顾问,忠心报国的心,同在宗庙,有共同的祖先;所以看到商朝的沦落,一定会以死劝争。希望以自己的死,以后纣王会后悔,慢慢的醒悟。他本来的心志感情就在于挽救整个的商王朝,这个大心就是仁。

而泄冶和陈灵公的关系,他是普通的大夫,和灵公没有骨肉的亲情;感怀灵公的宠爱,舍不得丢弃俸禄离开,在乱朝恶政下为官;以自己区区渺小的一身,想要矫正整个国家的昏乱邪淫的风气;结果被权贵害死,死了对国家人民也没有益处,可以说是白白捐弃了生命。(“以区区之一身,欲正一国之淫乱,死而无益。”)

诗经上说:自古人类社会就有很多邪僻的风俗和习气,没有谁能够自主的有正气法度,自守规矩。(诗云:'民之多辟,无自立辟.)

我们心里有话,说还是不说?!要是说的话,该怎么说?

网上流传海明威的话:

我们花了两年学会说话,却要花上六十年来学会闭嘴。大多数时候,我们说得越多,彼此的距离却越远,矛盾也越多。在沟通中,大多数人总是急于表达自己,一吐为快,却一点也不懂对方。两年学说话,一生学闭嘴。懂与不懂,不多说。心乱心静,慢慢说。若真没话,就别说。

不知道这是不是海明威的原话。

其实根本就不要这么复杂:

在我们这个年龄,最早学唱的歌曲,就有《三大纪律八项注意》,其中八项注意第一句就是:

第一说话态度要和好

尊重群众不要耍骄傲

够了吧,又说多了!

雨天少出门,可以推荐朋友关注老羊铲史,谢谢。


老羊铲史在下面开通了留言评论,欢迎灌水!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