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临其世甚烹茶(一)
诗、时、史、世,识也。《孟子·万章下》云:“诵其诗读其书,不知其人可乎?是以论其世也,是尚友也。”章太炎言:“六经皆史也”,都谈到了史世之重要性。《松颜诗话》在本章,特从时、史、世的角度来思考诗歌,识中华“诗性”、“时性”、“史性”、“世性”之结合。——《松颜诗话》
一、身临其世甚烹茶之“百代之千秋”
悲秋是中国诗歌的常见意象,诗豪刘禹锡虽言“我言秋日胜春朝”,其实前提却是“自古逢秋悲寂寥”。为什么历代诗人都不约而同地悲秋?有人说“那是因为历代诗人远离农村生活,不了解秋天的金色,如果让这些诗人都去'五七干校’改造几年,就不会再写'悲秋’了”。事实果真如此简单吗?
几千年中国历史的厚重决定了中国诗词文化的厚重,无数前人与往事奉献了无数的象、典故和象征,这是历史短的国家所无法拥有的诗词厚度。几千年中国历史的一些共性,决定了中国诗词的“象”和风格。欲知自古为何悲秋,我们必须先要有一个大概的历史观。
(一)中国古代历史简计:
依照北京课改版初中历史相关数据,本书对中国古代历史简单计算如下(夏、商、周、秦不作统计,以汉代为始):
西汉:(*202~8)共210年
文景之治39年(西汉建立22年后出现,*180~*141),汉武盛世54年(*141~*87)昭宣中兴39年(*87~*48){三个时期是连续的,即*180~*48,共132年}
盛世:132年 比例:62.9%
东汉:(25~220)共195年
光武中兴32年(25~57),明章之治31年(57~88){两个时期是连续的,即25~88,共63年}
盛世:63年 比例:32.3%
汉 共405年 盛世 195年 比例:48.1%
晋:(265~420)154年
西晋:(265~316)共51年
东晋:(317~420)共103年
太康盛世8年(晋建立16年后出现281~289),
盛世:8年 比例:5.2%
唐:(618~907)共289年
贞观之治22年(唐建立9年后出现,627~649),永徽之治6年(649~655),开元盛世28年(713~741)
盛世:56年 比例:19.4%
北宋:(960~1127)共167年
咸平之治5年(宋建立38年后出现,998~1003)仁宗盛治43年(1010~1063)
盛世:48年 比例:28.7%
南宋:(1127~1279)共152年
乾淳之治32年(1162~1194)
盛世:32年 比例:21.1年
宋(960~1279)共319年
盛世:80年 比例:25.1%
元(1271—1368)共98年
明:(1368~1644)共277年
洪武之治31年,永宣盛世(永乐盛世+仁宣之治)33年(明建立35年后出现,1403-1435)弘治中兴18年(1487~1505)嘉靖中兴35年(1521~1566),万历中兴48年(1572~1620)
盛世:165年 比例:60.0%
清:(1644~1912)共268年
康乾盛世115年(清建立37年后出现,1681~1796)
盛世:115年 比例:42.9%
西汉到清代结束,共计2114年,其间盛世计有619年,盛世比例为29.2%。
(二)依据赵文林、谢淑君所著《中国人口史》相关数据,东周——清代的历代人口数量简计如下:
东周末年人口约3200万人左右,到秦代初年人口减至约2000万人左右。
秦代末年人口约2000万人左右,到西汉初年人口减至约1200万人左右。西汉末年人口约5800万人左右,到东汉初年人口减至约1505万人左右。东汉末年人口约5978万人左右,到三国魏晋时期,人口减至约1408万人左右。
隋代末年人口约5139万人左右,到唐代初年人口减至约1769万人左右。唐代“安史之乱”爆发前人口约6050万人左右,到“安史之乱”结束人口减至约3127万人左右。再到北宋初年,人口减至2952万人左右。
北宋末年人口约9832万人左右,到南宋初年人口减至约7566万人左右。
南宋末年人口约5559万人左右,到元代初年人口约5823万人左右。
元代末年人口约8758万人左右,到明代初年人口减至约6382万人左右。
明代末年人口约9987万人左右,到清代初年人口减至约8848万人左右。
纵观以上,中国历代的盛世时间并不多。再者,每逢改朝换代以及其他战乱,中国人口减员比率极其惊人。诗人何来丰收之秋?盖此秋非彼秋也!秋之肃杀,乃是刀兵之象。每一个以天下以民族为己任的伟大诗人,纵观历史都难避悲秋 。
(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