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看待“宝宝类产品”收益率持续走低
【原创】
如何看待“宝宝类产品”收益率持续走低
●(非特别标注,文章皆为谭浩俊原创)
融360监测的数据显示,本周(9月21日-9月27日)74只互联网“宝宝类产品”的平均七日年化收益率为3.07%,较上一周下降0.01个百分点,连续12周下跌,并创出近两年来的新低。其中,“第三方支付系宝宝类产品”平均七日年化收益率为3.23%,依旧遥遥领先,“银行系宝宝类产品”和“基金系宝宝类产品”平均七日年化收益率分别为3.07%、3.04%,差别不大,分列第二位、第三位,而“代销系宝宝类产品”平均七日年化收益率为2.86%。
虽然互联网“宝宝类产品”收益率仍然高于其他“宝宝类产品”收益率,具有更强的吸引力。但是,比起过去动辄5%以上的年化收益率,已经下跌很多,且呈持续下跌态势。相反,银行定期存款、大额存款等的收益率则在上涨,甚至已经超过了货币基金的收益率。这也预示着,一度优劣势十分明显的“宝宝类产品”与银行存款之间的竞争,也逐步进入均衡状态,“宝宝类产品”的优势已经荡然无存。
“宝宝类产品”失去优势,不是竞争的结果,而是理财投资走向理性的表现。要知道,“宝宝类产品”完全是一种不产生实际效益的资金归集行为,从表面看,购买“宝宝类产品”能够产生效益,但是,从资金活动来看,并无效益可言。也就是说,归集过程中形成的收益差,并不会给社会创造财富。相反,会降低资金的周转效率、使用效率。“宝宝类产品”的唯一贡献,就是推动银行的改革与创新,倒逼银行也更好地站在企业与居民的角度出发,提高企业和居民的理财收益率,而不是躺在垄断身上居高临下。既然银行的观念得到了转变,改革和创新的意识增强了,“宝宝类产品”的历史使命也就完成了,也就不需要再用过高的收益率吸引企业和居民了。
事实也是,过高的收益率,如果没有足够的投资产品做支撑,是难以维持下去的。时间长了,必然会加重企业负担,让企业的融资成本增加。所以,不能持续保持较高的理财投资收益率,倒逼银行提高存款利率。银行存款利率必须相对稳定,银行的理财产品也要相对稳定。如果能够象发达国家的存款收益率一样,企业的融资成本就能大大降低,就能有效提升企业的市场竞争力。
也许有人会说,存款、理财收益率降低,企业和居民的理财、存款收益不也低了吗?从表面看,确实如此。但是,不要忘了,存款、理财收益率降低带来的企业融资成本下降,对于企业是有很大好处的,是能够更好地推动企业创新和增强企业的市场竞争力的,是能够帮助企业提高效益的。企业的经营状况好了,就业能力扩大了,员工收入增加了,不同样能够提高居民收入,且是稳定而持久的收入吗?更重要的,理财、存款收益降低,企业不把钱用于理财,而是投资和经营,也能更加有效地推动企业发展,形成良性循环。
所以,面对“宝宝类产品”收益率走低,我们认为,是一件好事,也是理财投资趋于理性的表现。随着资管新规的落地,理财类产品也应当步入更加规范有序的轨道,诸如“宝宝类产品”这样的理财方式,应当逐步退出市场,而开发更多具有投资功能和效益的理财产品。资金归集方式的理财,则越少越好。因此,这也给银行等金融机构提出了一个新的课题,那就是随着“宝宝类产品”收益率下降,并有可能最终退出市场,如何有效增加居民的投资通道,让居民的闲置资金有所投、有所用,就必须开发新的投资产品,增加居民的投资渠道。
当然了,更加健康有序地推动资本市场的健康发展,尤其是股市的平稳有序,提高股民的投资收益回报,而不是8成股民亏本,可能也是有效增加居民投资通道非常重要的方面。如美国连续十年的长牛市,就给美国居民提供了很好的投资场所,大大增加了美国居民的收入。居民收入一增加,又能促进消费、活跃市场、促进经济发展,形成良性循环。同时,开发更多有利于居民社会保障、养老、医疗等方面的保险产品,也是扩大居民投资的重要渠道。
总之,需要增加居民的投资空间,增加居民的投资渠道,但不能以“宝宝类产品”这种不能产生社会整体效益的方式,而要更多的与经济发展、企业经营、市场活跃等方面相适应,能够推动经济增长,而不是完全的资金归集和交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