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行状况好转,利润由负转正,规模企业展现中国经济韧性

【原创】

运行状况好转,利润由负转正,

规模企业展现中国经济韧性

(非特别标注,文章皆为谭浩俊原创)


国家统计局27日发布的工业企业财务数据显示,2019年7月份,全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利润总额同比增长2.6%,6月份为下降3.1%。1—7月份累计利润同比下降1.7%,降幅比1—6月份收窄0.7个百分点。

虽然1—7月份累计利润仍然处于下降通道,降幅为1.7%,但是,可以看出,降幅继续收窄,比今年以来下降幅度最大的1—2月份收窄了12.3个百分点,比1—6月份也收窄了0.7个百分点。这也预示着,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的运行状况明显好转,利润下降的问题得到了较好解决,企业运行困难的局面得到了较大改善。

事实上,出现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利润下降的问题,除了宏观环境发生了比较大的变化,外部经济环境十分恶劣之外,最主要的还是经济结构调整力度加大,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向纵深推进,僵尸企业处置进行收关,以及统计数据进行适度调整等方面的原因所致。如果剔除这些方面的因素,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的整体运行还是比较好的,是基本符合经济预期的,是呈现稳中向好、稳中有进格局的,充分展示了经济的韧性。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力度加大,可以从国有控股企业的运行中得到体现。1—7月份,规模以上企业中国有控股企业实现利润总额‪10837.4亿元,同比下降了8.1%,是所有企业中下降幅度最大的。原因就在于,去产能特别是处置僵尸企业进入收关阶段,工作力度很大。而国有控股企业又是去产能和处置僵尸企业的重点。因此,对国有控股企业的经营情况影响较大。这方面,从国有控股企业的资产负债率下降,也能够得到一些证明。数据显示,截止7月末,国有控股企业资产负债率为58.3%,同比降低1.1个百分点。这对国有控股企业下一步发展是相当有利的,也是有利于进一步做好防风险工作的。这也意味着,经过几年的积极努力,去产能和处置僵尸企业工作已经取得了比较明显的成效。

从企业运行情况来看,装备制造企业与私营企业的运行情况好转,也从一个侧面说明,经济结构调整的效果正在显现。数据显示,7月份,装备制造业利润同比增长4.8%,增速比全部规模以上工业高2.2个百分点,6月份为下降1.1%。其中,除电气机械和汽车行业利润增速回升或降幅收窄外,金属制品业利润同比增长21.8%,6月份为下降0.7%。特别是私营企业,7月份利润同比增长11.4%,增速比6月份加快9.7个百分点。私营企业利润的增长,带来的不仅仅是对整个经济支撑作用的增强,更是企业和企业家信心提升的表现,是对未来经济预期增强的标志。眼下的企业运行,最关键的就是私营企业信心增强、投资力度加大,私营企业能够在经济发展的关键时刻扮演先锋队,能够为居民就业和收入增长等起到关键作用。只要私营企业的信心高、决心大,就不怕任何外来干扰和外力冲击,就一定能够战胜困难、克服矛盾、取得胜利。

而从市场来看,虽然消费市场并没有呈现出明显火爆的场景,汽车等市场还出现了一定幅度的低迷。但是,并没有改变消费市场整体向好、向上的格局,没有影响消费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数据显示,7月份,消费品制造业利润同比增长10.0%,增速比全部规模以上工业高7.4个百分点,比6月份加快6.1个百分点。其中,食品制造业利润同比增长21.5%,6月份为下降4.9%;农副食品加工业利润增长25.4%,增速比6月份加快18.6个百分点。这也预示着,居民消费仍然是比较兴旺的,没有受外部干扰因素的影响,也没有因为少数市场的低迷而影响消费品市场的稳定。居民对普通消费品的需求,仍然保持了良好的消费欲望和消费信心,仍然按照居民收入稳定增长的步伐,继续保持良好的增长势头。正是因为消费品市场没有出现低迷或下降现象,也推动了消费品生产与供应体系的良好平衡。很大程度上,还在改变着消费品制造领域的格局,推动着消费品制造领域的发展。

从国有控股企业到私营企业,从装备制造业到消费品生产制造领域,从生产领域到消费领域,从企业到居民,都继续保持着良好的运行状态和平稳心理。这也进一步告诉我们,虽然外部环境的不确定性仍然很大,经济也仍面临不小的下行压力,市场需求需要进一步激发,但是,只要信心不减、决心不退,不管外部经济环境怎样变化,我们都能从容应对,中国经济也可以凭借着强大的韧性,走出这段艰难的历程。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