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有郭汝瑰,粟裕还能不能打赢淮海战役?

情报不能没有,但是也不要过分夸大间谍的作用。克公说过,情报70%是来自公开渠道的信息,对这些信息进行综合分析和判断之后得出的结论,卧底和间谍传来的有用的情报往往并不多,没有那么关键,至少不是决定性的。

比如辽沈战役的时候,从华北派出的东进兵团的司令是侯镜如,而侯镜如早就已经是党员了,虽然脱党了一个时期,但到这时候已经和党恢复了联系。但从他对辽沈战役的回忆来看,看不出他提供了什么有特别价值的情报。东进兵团一开始在侯镜如到职之前,是由五十四军军长阙汉骞指挥的,但实际上无论是六十二军林伟俦,还是五十四军阙汉骞,都不能实际指挥,真正在指挥的是督察组的钦差大臣罗奇。

侯镜如到职之后,他只是表现比较谨慎,在进攻的决策上不够积极,往往会主动选择比较保守的方案。比如他到职后,参谋人员曾经提出了两个方案,第一个方案是比较激进的方案,是从塔山和白台山之间绕到塔山解放军阵地后方,这个地区地形广阔,解放军工事比较稀薄,所以成功概率还是比较高的,但也有点冒险。另一个方案是沿锦州和葫芦岛之间的铁路、公路展开,正面强攻,但这样做是稳扎稳打,风险比较小。侯镜如选择了第二个方案,但这不是他一个人的决策,而是当时其他人也都认为这个方案比较稳重一些,可进可退。

再来说说淮海战役期间郭汝瑰的作用。现在很多人对郭汝瑰在淮海战役期间的作用都点夸大其词,过于神话了,实际上,他的作用并没有那么大。

比如在救援黄百韬兵团的问题上,在国防部作战厅开会的时候,郭汝瑰向其他人汇报的作战方案就是留下李弥兵团并附七十二军守备徐州,以邱清泉和孙元良两个兵团向东攻击徐州到碾庄之间的华野打援部队,解救黄百韬兵团。当时蒋和参谋总长顾祝同、杜聿明等人都在座,而且,除了杜聿明一直怀疑郭汝瑰有问题,所以对郭汝瑰的方案有些疑心之外,其他人都是赞成的,也是按照这个方案给徐州剿总下了命令。

虽然杜聿明后来提出过一个集中邱清泉兵团和孙元良兵团向西南攻击,与黄维兵团合击中野的方案,但这个方案比较冒险,刘峙和徐州剿总参谋长李树正都不同意,杜聿明自己也觉得这样可能会牺牲黄百韬兵团,所以也并没有坚持。后来,刘峙的方案与郭汝瑰在国防部提出的方案基本上一样,只是改由从宿县方向赶来的孙元良兵团守备徐州,而李弥兵团和邱清泉兵团负责向东攻击,救援黄百韬兵团。但这个方案不需要郭汝瑰向华野司令部通报,他们也知道会是这个方案,提前就部署了强大的打援集团,在徐州和碾庄之间阻击。

真正在千钧一发之际的时候,其实有两个关键的时间点,但是郭汝瑰都没有及时通报解放军方面,反而是当面监视敌人的部队率先发现的。第一个时间点是在淮海战役第一阶段,黄百韬兵团已经开始撤退的时候,粟裕并不知道,所以事先准备不足,如果不是黄百韬自己耽误了两天,华野几乎追不上黄百韬兵团了,但这个情况并不是郭汝瑰的情报,而是当地群众发现后,马上通报了华野自己的情报人员,了解到了这个情况,开始追击。

第二个关键时刻,就是杜聿明确定率领邱清泉、李弥和孙元良三个兵团从徐州撤离之后,时间点和路线都确定之后,是刻意对郭汝瑰保密的,生怕他把这个方案透露给解放军。所以,在杜聿明已经率领三个兵团开始撤退的时候,华野方面并没有提前做出阻击的部署,而是被动的从后面去追击。其实,这同样不需要郭汝瑰通报什么消息,因为三个兵团三十万人从徐州撤退,又是大肆破坏徐州的基础设施,又是炸毁路桥的,弄得鸡飞狗跳,撤退当然不可能保密,所以,杜聿明刚以开始撤退,粟裕那边就知道了。

所以说,完全没有任何情报,这肯定是不行的。像国军打仗一样,到一个地方,连敌情都搞不清楚,觉得到处都是敌人主力,那肯定不行。但是也不用过分神话情报和卧底的作用,真正起决定作用的,还是双方统帅和将领对战场局势的理解和判断,以及应变能力。

(0)

相关推荐

  • 陶勇的一个建议让华野4纵增兵3万多人,粟裕:你这个建议很好

    1948年中央制定了开展淮海战役的决定,10月,华东各个野战军从各地赶往淮海战场,陶勇率领华野第4纵队从兖州出发,朝着黄百韬兵团的驻地新沂赶去. 部队不分昼夜地轻装简行,陶勇则是不分昼夜地穿行在部队中 ...

  • 华野锁死30万蒋军,杜聿明反手逃出徐州,粟裕猛然发现急追130里

    <孙子兵法>曰:"兵者,国之大事,死生之地,存亡之道,不可不察也.夫未战而庙算胜者,得算多也:未战而庙算不胜者,得算少也."由此可见,古人认为战争是关乎国家生死存亡的大 ...

  • 黎明前的决战:淮海篇-小淮海打成了大淮海

    终于写到淮海战役了. 这是我特别喜欢的一场决战. 是世界战争史上的奇迹. 60万战胜了80万. 这场70年前发生在中原的大决战,特别传奇. 华东野战军和中原野战军密切配合,以少胜多. 解放军在兵力.装 ...

  • 浅谈粟裕在淮海战役的决策与建议-客观呈现战神的思考

    粟裕在淮海战役立下赫赫战功,与刘陈邓等圆满完成了中央歼灭敌人于江北的任务,本文浅析粟裕在淮海战役中的相关决策与建议. 济南战役前,粟裕向主席汇报刚经历豫东大捷的西兵团非常虚弱,连一个月阻击任务都无法承 ...

  • 用邮票讲故事-淮海战役 - 美篇

    用邮票讲故事-淮海战役 2019.09.24 春风化雨 阅读 263分列式进行曲   话说上个世纪40年代末,在我国中原地区发生了一场决定中国命运的大决战-淮海战役,这是解放战争时期中国人民解放军华东 ...

  • 淮海战役始末

    淮海战役简介 淮海战役是中国解放战争时期三大战役中的第二个,而且可以说是其中的关键所在.而解放军以60万正规军与40万民兵打80万的国民党军,最后以少胜多,因此也被许多人评价为不可思议的奇迹. 淮海战 ...

  • 杜聿明在病逝前,拉住前来看望他的郭汝瑰说...

    杜聿明在病逝前,拉住前来看望他的郭汝瑰说:"我最后再问你一次,你当时是不是共产党?"郭汝瑰委婉地说:"我们是属于政见不同." 淮海战役期间,"徐州剿总 ...

  • 淮海战役到底是谁指挥的?是总前委中的陈、邓、刘,还是粟裕?

    淮海战役是解放战争三大战役中解放军牺牲最重,歼敌数量最多,而且是危险性最大的战役,因为参加战役的我军总兵力少于敌军总兵力,装备更是有很大差距,粟裕当时几天几夜未合眼,此战过后更是落下了病根,由此可见当 ...

  • 新四军历任首长——陈毅军长(23)

    1948年12月18日,淮海战役总前委成员合影.左起:粟裕.邓小平.刘伯承.陈毅.谭震林. 1948年1月初,陈毅到达陕北米脂县杨家沟,向党中央汇报工作.4月1日,陈毅回到已在黄河北岸的华东野战军司令 ...

  • 鏖战华东(十七):战略大决战之淮海战役(上)

    引言: 济南战役的枪炮声尚未停息,华东野战军代司令员兼代政委粟裕己经在考虑下一场战役了. 国民党增援济南的邱清泉兵团.黄百韬兵团.李弥兵团,担心粟裕的"围点打援"一直畏缩不前,使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