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进农业供给侧改革必须严守“三条底线”
中央农村工作会议19日至20日在北京召开。会议强调,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三农”领域的一场深刻变革,关系农业的长远发展,在方向性问题上不能出偏差,不能犯颠覆性的错误,必须守住确保粮食生产能力不降低、农民增收势头不逆转、农村稳定不出问题的三条底线。
虽然说农业供给侧没有像工业供给侧那样,存在许多人为制造的产能过剩、库存过多等方面的问题,从而出现了重大结构性失衡,必须通过大力度的彻底的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才能解决已经出现的问题,防止新的问题的发生。但是,这并代表农业供给侧不存在着结构性失衡问题,不代表农业供给侧不需要改革。对农业来说,同样存在着供给侧供应质量不优、效率不高的问题,而且,这些问题都是长期积累的结果,是逐步形成起来的,且都深深地印刻在农村和农民的意识之中,改革的难度更大,可能引发的矛盾也更多。所以,中央提出在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过程中,必须守住确保粮食生产能力不降低、农民增收势头不逆转、农村稳定不出问题“三条底线”的要求,是非常必要的,也是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能否顺利推进、有序推进、有效推进的关键。
粮食问题一直是困扰经济工作的一件大事、难事,一方面,对中国这样的人口大国来说,吃饭问题无疑是天字第一号大事,谁也马虎不得。也就是说,粮食生产必须成为经济工作的头等大事。如果粮食生产出现了问题,中国的稳定就会出现问题。古往今来,这方面的教训应当是很多的。所以,必须把粮食生产放在政府工作的首要位置,确保粮食生产不出现问题;另一方面,如何才能稳定粮食生产,确保粮食生产不出现问题,仅仅依靠种粮规模、守住18亿亩耕地红线是不够的,还必须提高粮食生产水平、提高耕地利用率。不然,一旦突破劳动力极限,粮食问题就出现了,粮食生产的风险也会接踵而至。毕竟,在现有条件下,粮食生产“靠天”的因素还是很浓的。
如何守住粮食生产能力不降低的底线,最根本的出路还是转变粮食生产方式,实行规模化生产经营,提高粮食生产的劳动生产率,提高耕地的投入产出率,而不是目前的千家万户种粮食。千家万户种粮食,不仅产量不高、规模效益产生不了,而且粮食安全、粮食质量、粮食品质没保证,粮食的供给效率难以提升。必须通过农业生产方式的转变,实现规模化经营的目标。显然,这是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最难突破点之一。因为,改革粮食种植方式,就必然涉及农村劳动人口哪里去、农村劳动力哪里来的问题,涉及其他一些必须守住的底线。
很显然,让“没有”了土地的农民,能够收入不降低、增收有盼头,是又一个必须守住的底线。因为,推行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提高粮食生产能力,决不是置农民利益于不顾,而是为了更好地增加农民收入、提高农民的生活水平与质量。如果推行农业规模化经营以后,农民的收入水平出现了下降,那这样的改革,就是失败的,是必须迅速纠正的。这也意味着,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不管怎样搞,农民增收势头不逆转,都是必须严守的一条底线,一条不可有任何干扰的底线。
在这里,除了通过鼓励农民进城务工解决一部分“失地”农民的就业问题之外,如何通过就地安排就业、保留一部分劳动力在农村,让从事农业规模经营的人能够比较顺利地找到农业劳动力,也是非常重要的问题。否则,无人从事农业劳动生产,也是非常突出的问题。这就要求,大力提高农村社会保障水平,通过农村社会保障水平的提高,解决农村劳动力不足、把部分劳动力留在农村的问题。也只有这样,不仅粮食生产的能力会大大增强,农民增收的目标也不会落空。自然,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目标也就能实现。
无论是粮食增产还是农民增收,最终的目的都只有一个,就是农村稳定。毕竟,中国还是一个农业大国,农村人口占据中国总人口的大半。农村稳才是真的稳,农村不稳、农民不稳、农业不稳,一切都是空的。而农村稳的关键,就是农民收入有来源、生活有保障,就是不管什么样的改革,都不能置农民利益于不顾,都要把农民利益放在首位。
中央农村工作会议强调,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必须以增加农民收入、保障有效供给为主要目标,也进一步说明了农村稳定的重要性。因为,没有农民收入的增长,没有农民积极性的调动,没有农民对改革的支持。从承包制到农业适度规模经营再到农村改革,没有一项不是把农民利益放在突出位置的,也没有一项不是给农民带来好处的。自然,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也必须把增加农民收入、维护农民利益放在最突出位置,成为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必须守住的底线。
如果能够守住好这三条底线,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就可以大胆地推进、大胆地实施、大胆地解决制约农业发展的各种矛盾和问题。即便力度大一些、手段狠一些、方法多一些,也不会出现新的问题。反之,则就很难说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