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大会考“月落乌啼霜满天”难倒北大博士,专家语文书也错了
看了5季《中国诗词大会》后,笔者发现一个很有意思的事:有很多挺简单的诗词,我们都以为很简单,但事实上很多人从来没读懂过。
一:先随便给大家举几个例子。
比如大家李白的千古名句“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诗词大会曾考过“蓬蒿人”是什么人,答案是贫居之人,结果百人团100个人中有34人答错了。
在另一期节目中,同样考的是李白诗,这一次考的是“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中的“西辞”是什么意思?答案是孟浩然是自西向东去,所以答案是向东去,结果百人团39人认为是向西去。
除此以外,诗词大会上还曾考过:离离原上草中的“离离”是什么;“但愿人长久”中的“长久”何意;李清照“应是绿肥红瘦”中的“红和瘦”是什么?这些咱们平时再熟悉不过的诗,都难倒了不少高手,这些诗词名句到底什么意思,大家可以参看笔者前期的文章。
二:不只是选手会错,有时候连语文书都会出错
我们对诗的解读有错也就罢了,有时候连一些教科书其实也有错。比如诗词大会第4季曾出了这样一道题:
张继诗“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他“愁”的原因最可能是:
A 旅费不足,寄宿游船。
B 国家动乱,自己漂泊。
C 环境凄凉,疾病缠身。
当时台上的是诗词大会很有名气的选手,来自北大的博士生陈更。陈更的实力看过诗词大会的朋友应该是很清楚的,她不但能背诗,对很多诗词中的典故也是如数家珍。
对于这道题,她给出的答案是A。对此她的解释是:这首诗是大诗人张继在落第后回家途中所写,那时候他穷困潦倒,也就题目中的旅费不足。但事实上,这道题的答案应该是B。当时主持人把这个答案公布出来后,百人团很多人都表示惊讶,看来错的不只是陈更一人。
三:命题组专家李定广特意发文解释此题,并表示:不能怪陈更,语文书也错了
对于大家的疑惑,命题组的负责人李定广先生专门发文解释此事。他表示之所以会出这样一道题,就是想和大家好好探讨一下张继这首《枫桥夜泊》,我们先一起来温习一下这首诗:
很显然,张继这首诗通篇写的就是一个“愁”字。多年来,很多人都和陈更一样,以为这首诗是张继落第后所写,但据《全唐诗》记载,这首诗写于安史之乱后。安史之乱发生于天宝十四年一月份,但《唐才子传》第三卷中,很明确地写着张继在天宝十二年就已经中了进士。所以说这是一首落第诗,完全是一种误读。
事实上,张继之所以愁,正是因为安史之乱。这首诗写于苏州,此时张继和很多才子一样,为了避乱逃到了江浙一带。虽然美景当前,但想起才中进士两年就遇此乱,他怎能不愁?所以他的愁,正是答案B选项中所言。
诗词大会的专家李定广先生,之所以会说语文书也错了,是因为在一版初中语文课本中,收录了一篇散文。此文名叫《不朽的失眠》,作者为我国著名女作家张晓风,此文正是对《枫夜夜泊》的解读,张女士写道:
很显然,张女士也误以为这是一篇落第诗。事实上,不只是张女士和陈更这样认为,很多人都是这样想的。不得不说,诗词大会的出题专家确实很懂我们的知识盲点。一道看似很简单的题,其实这么有针对性,就是为了让我们准确地理解古诗词。
四:还有多少诗词正在被你我误读
看了诗词大会的这些题,说实话,作为一个诗词迷,笔者心里确实是有点儿心虚:到底还有多少古诗词,正在被我们误读?
曾有家长问余秋雨先生:“该不该让孩子从小背古诗词”?余秋雨表示:“死记硬背是没有意义的,拥抱古人的情怀才是最重要的。”是的!我们读古诗词,不是拼谁背得多,重点应该在理解上。一个咱们背得滚瓜烂熟的名句,如果理解上都有问题,又有什么意义?
我辈岂是蓬蒿人 蓬蒿人是什么人?很多人都弄错了
南陵别儿童入京(李白)
白酒新熟山中归,黄鸡啄黍秋正肥。
呼童烹鸡酌白酒,儿女嬉笑牵人衣。
高歌取醉欲自慰,起舞落日争光辉。
游说万乘苦不早,著鞭跨马涉远道。
会稽愚妇轻买臣,余亦辞家西入秦。
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
公元742年,42岁的李白终于接到了唐玄宗的诏书,认为自己实现理想抱负的时机到了,欣喜若狂,写下这首诗,辞别两个孩子,从南陵前往长安。
这首诗脍炙人口,犹其最后两句“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诗人得意的神态、踌躇满志的形象如在眼前,成为古往今来学子自我勉励时的首选诗句。
这首诗浅显易懂,似乎只有“会稽愚妇轻买臣”句需要了解朱买臣的典故。
《汉书·朱买臣传》:朱买臣……家贫,好读书,不治产业,常艾薪樵,卖以给食,担束薪,行且诵书。其妻亦负戴相随,数止买臣毋歌呕道中。买臣愈益疾歌,妻羞之,求去……买臣不能留,即听去……(后)拜为太守,入吴界,见其故妻、妻夫治道。买臣驻车,呼令后车载其夫妻,到太守舍,置园中,给食之。居一月,妻自经死,买臣乞其夫钱,令葬……
大意是说:朱买臣家贫,靠打柴为生。他好读书,常常担着柴在路上边走边高声读书。他的妻子认为这很丢人,叫他不要读,他却读得更大声。妻子认为他没有出息,抛弃他改嫁了。后来朱买臣当了太守,看到前妻和她的现任丈夫在修路,就把他们叫到太守府居住。前妻又后悔又羞愧,住了一个月,就上吊自杀了。朱买臣出钱安葬了前妻。
很多人认为李白引用这个典故是嘲骂他的第二任妻子(或小妾)刘氏,其实不尽然。引用妻子看不起丈夫的典故,就一定是说他的妻子看不起他吗?这个“会稽愚妇”也可以是泛指所有认为他不会有出息的世俗小人,正如屈原笔下的香草美人并非真的指香草美人一样。
当然,这里要说的重点并不是这个,而是诗的最后三个字:蓬蒿人。当今讲解这首诗的人,包括一些大师,都语焉不详,导致很多人都以为“蓬蒿人”是一个贬义词,是指身处草野,没有出息的人。
李白的一生一直在入世和出世之间摇摆。一方面,他希望实现自己经世报国的伟大抱负;另一方面,他又不愿受世俗功名的束缚,非常羡慕那些超然世外的高人隐士。后人认为李诗如庄子,杜诗如史记,这是李杜从小所学的侧重点不同造成的,也是两人性格不同使然。李白崇尚自由,性情洒脱,根本受不了窝囊气。因此他在官场上稍有不顺,就会骂一句“去NM的,老子不干了。”甩手离去,并以古代高人隐士自比。
这首诗中的“蓬蒿人”,就是指晋时隐士张仲蔚。皇甫谧《高士传·张仲蔚 》:“张仲蔚者,平陵人也,与同郡魏景卿俱修《道德》,隐身不仕。明天官博物,善属文,好诗赋,常居穷素,所处蓬蒿没人,闭门养性,不治荣名,时人莫识,唯刘龚知之。”
李白从24岁离开家乡出门打拼,谁知一直没混成他原来想要的样子,直到42岁仍然入仕无门,原以为自己的一生就这样过了,因此只能以隐身不仕的高人隐士自比,聊以自慰。谁知皇帝突然心血来潮,召他入京。从小学道的他自然想到了专研《道德》、隐身不仕、家门口长满蓬蒿的张仲蔚。于是他说:“我辈岂是蓬蒿人?”这句诗并没有看不起“蓬蒿人”的意思,只是说自己不愿像张仲蔚一样终生不仕。
因此,“蓬蒿人”并不是贬义词,而是指终生不愿当官的高人隐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