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山见我应如是

《三友画展》学议之五

青山见我应如是

一一作品《我见青山多妩媚》浅赏

--逍遥客

眼前,一峰突起,蜿蜒远去,苍苍莽莽,如虎似鲫。整个画面简洁,画风清新,空间跌宕,层次分明。前缀小山,后流雾云,岭无树而树披,山无石而石见,似有高山流水,又似有猿走鸢飞,而空谷,更有回响,视之则有空灵之感。画法上,作者以短披麻加点皴为主,寓点皴于短披麻皴之中,短披皴山,雨点皴树,凝山与树为一体,创技法之新。条形墨线参差松软,墨色浓淡干湿变化多端,走笔灵活,皴擦并用,真实地体现“树以山为骨,山以树为衣”之画理,点明山势走向,树之疏密,泉之安闲,云之情调。同时,“枪笔”有寄,浑厚峰峦,雄厚势状,而“丈山尺树,寸马豆人”,致“远山无皴”,“远水无波,隐隐似有。”烟雾浓锁,树林隐隐。“雨霁则云收天碧,薄霭依稀。”树不繁,则见山之秀丽;山不乱,则树显光辉。那画,还真是“笔尖树不老,墨浓云不轻。”同时,作者还杂有少许斧劈皴,用笔顿挫曲折,笔线遒劲,刀砍斧劈,质地坚硬、棱角分明,虽小小岩石,也呼之欲出,为这水墨山水更添一番坚韧,更留一番情趣。《梦幻居画学简明·论皴》云,古者皴法十六家,而此小写意,作者居然运用披麻、斧劈、点皴,手法丰富,情感表达热烈,烘托出作者对大自然的无比热爱与崇敬。也再现了自然之幽闲与自由,恬适与圆润,于简单中寓深奥,于平常中道至理。

然而,这还不够,作者思绪一转,题曰:“我见青山多妩媚”,留下悬念。此句看似平淡,却来自于著名词人辛弃疾的《贺新郎》:

邑中园亭,仆皆为赋此词。一日,独坐停云,水声山色,竞来相娱。意溪山欲援例者,遂作数语,庶几仿佛渊明思亲友之意云。

甚矣吾衰矣。怅平生、交游零落,只今余几。白发空垂三千丈,一笑人间万事。问何物、能令公喜。我见青山多妩媚,料青山、见我应如是。情与貌,略相似。

持樽搔首东窗里。想渊明、停云诗就,此时风味。江左沈酣求名者,岂识浊醪妙理。回首叫、云飞风起。不恨古人吾不见,恨古人、不见吾狂耳。知我者,二三子。

宋宁宗庆元四年(1198年),辛弃疾已被免官闲居四年。当年,他在信州铅山(今属江西)东期思渡瓢泉旁筑得新居,其中有“停云堂”,取自陶渊明《停云》诗意,于是雅而成兴,提笔感怀得斯词。

全词在一个个典故的层叠中展开,抒发了词人昂扬激越的豪放情怀,表达的是罢职闲居时的寂寞与苦闷的心情:人生已老,故交零落,政治抱负未就,愁绪百结,何以为解?淡泊了的自己,最终找到了办法——以青山相许!山在人前,人在山里,相依相知,两情相悦。故而有“我见青山多妩媚,料青山见我应如是”之妙思。词人因无物(实指无人)可喜,只好将深情倾注于自然,不仅觉得青山“妩媚”,而且觉得似乎青山也以词人为“妩媚”了。这与李白《敬亭独坐》“相看两不厌”同出一辙。这种手法,先把审美主体的感情楔入客体,然后借染有主体感情色彩的客体形象,来揭示审美主体的内在感情。这样,便大大加强了作品里的主体意识,易于感染读者。作者将自己的情与青山相比,委婉地表达了自己宁愿落寞,决不与奸人同流合污的高洁之志。而画者,也巧妙地借用词里“青山”、画里“青山”,以言志,异曲同工,又何尚不是?!

观于斯,叹而为诗曰:

我见青山多妩媚,青山见我不相亏。

愁肠断让云烟愈,大梦消留树色蕤。

借意涂成新境界,凝香剔却旧伤悲。

宁依小岭多颜色,不必卑身笑向谁?

图片为看展时手机所拍。

诗画原创,闲情茶话

感悟人生,交友联谊

谢谢关注

欢迎分享书画闲茶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