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论纵横】无 缘:律绝浅说

无  缘:河南夏邑人,1967年生。系河南省作家协会、中华诗词学会会员,中华辞赋家联合会、中国作家研究会、商丘作家协会理事,商丘诗词学会副会长。出版文集五部:《嫩绿集》、《大约在冬季》、《中学体育教材技术口诀》、《掩拙斋吟草》、《无缘诗稿》。曾获1995年度《河南体育报》、1999年度《音体美报》、2004年度《作家报》“优秀记者”、2006年度中国作家研究会和《作家报》联合评选为“优秀作家”、2009年度《中华诗词报》月刊第二届“十大格律诗人”及2010年度《中华诗词报》“每期一星”荣誉称号、2016年“梨花春杯”首届华语诗歌大赛古体诗词组一等奖、2017年芍药诗会二等奖。

律绝浅说

律绝虽然只有简短的四句,但简短并不等于简单。其结构形式极具变化,人们常说的“起承转合”也仅仅是其中的一种形式。只有熟悉掌握了各种变化规律,创作起来才能得心应手,写出好的作品来。

一、写作要求

律绝的写作,要求贵深贵曲,以委婉、含蓄、自然为好,小中见大,以微知著。这样,才能达到体近情遥、含吐不露的目的。由眼前景、口头语,而得弦外音、言外意,神气超远。如朱庆馀《近试上张籍水部》:

洞房昨夜停红烛,待晓堂前拜舅姑。

妆罢低声问夫婿,画眉深浅入时无。

这是一首在应进士科举前所作的呈给张籍的行卷诗(也可称为“干谒诗”,应试的举子将自己平时写的诗文加以编辑,写成卷轴,在考试前呈送给当时在社会上、政治上和文坛上有地位的人,以求他们向主持考试的礼部侍郎推荐,从而增加自己及第希望的一种手段。)前两句渲染新婚洞房环境并写新娘一丝不苟地梳妆打扮。后两句写新娘不知自己的打扮能否讨得公婆的欢心,忐忑不安地问丈夫她所画的眉毛是否合宜。此诗以新妇自比,以新郎比张籍,以公婆比主考官,借以征求张籍的意见。全诗选材新颖,视角独特,以“入时无”三字为灵魂,将自己能否踏上仕途与新妇紧张不安的心绪作比,寓意自明,令人惊叹。
    朱庆馀呈献的这首诗获得了张籍明确的回答。在《酬朱庆馀》中,他写道:

越女新妆出镜心,自知明艳更沉吟。

齐纨未足时人贵,一曲菱歌敌万金。

由于朱的赠诗是用比体写成,所以张的答诗也是如此。在这首诗中,他将朱庆馀比作一位采菱姑娘,相貌既美,歌喉又好。因此,必然会受到人们的赞赏,暗示他不必为这次考试担心。
     朱的赠诗写得好,张也答得妙,文人相重,酬答俱妙,可谓珠联璧合,故千百年来被传为诗坛佳话。
二、谋篇章法

   (一)谋篇

写好律绝,有两种途径:一种是言止而意不尽,一种是意尽而言止。第一种讲究余味,这是多数诗人所企求的;但是,意尽言止也未尝不好。

言止而意不尽者,深得言外之意。这种写法是从律体演变而来,被称为正格。所谓正格即起承转合式,一般诗人写律绝时多采用此法。如王维《相思》:

红豆生南国,春来发几枝。

愿君多采撷,此物最相思。

这首诗大家都非常熟悉,用的就是传统的起承转合式。首句“红豆生南国”是以物(红豆)起,次句“春来发几枝”是以物(红豆)承。第三句“愿君多采撷”则是转,重心由物(红豆)转到了人(君)上。而最后一句“此物最相思”又合到物(红豆)上。
    全诗洋溢着少年人的热情、青春的气息,满腹情思始终未曾直接表白,句句话儿不离红豆,而又"超以象外,得其圜中",把相思之情表达得入木三分。它"一气呵成,亦须一气读下",极为明快,却又委婉含蓄。在生活中,最情深的话语往往朴素无华,自然入妙。王维很善于提炼这种素朴而典型的语言来表达深厚的思想感情。所以此诗语浅情深,当时就成为流行名歌是毫不奇怪的。

意尽而言止者,突然而起,戛然而止,中间更无委曲。这种写法是从乐府演变而来,明显带有乐府的遗韵,所以称为变调。如金昌绪《春怨》:

打起黄莺儿,莫教枝上啼。

啼时惊妾梦,不得到辽西。

这首诗不同于惯常的起承转合的思路,而是突如其来地先写一个“打起黄莺儿”的动作意象,然后层层递进地叙明原因。为何“打起黄莺儿”,是因为不让黄莺在枝间啼叫;为何“莫教枝上啼”,是因为黄莺的歌声惊扰了佳人的好梦;为何特别恼怒黄莺“惊妾梦”,是因为它把佳人在梦中到辽西与丈夫会面这一线可怜的希望也给无情地破灭了。四句小诗,句句设疑,句句作答,犹如抽蕉剥笋,剥去一层,还有一层。所以,其特点就是没有起承转合,而是一句接一句,直递到底。写作方法上,又称为直递式。
   (二)章法

律绝的章法,要求婉曲回环,句绝而意不绝。起承二句,大抵平直叙起,从容承之;婉转变化多在第三句,如若转变得好,则第四句如顺流之舟,水到渠成。因此,律绝多以第三句为主,而第四句发之;有实接,有虚接,承接之间,开合相关,反正相依,顺逆相应,一呼一吸,宫商自谐。主要的章法有对起、对收、两对、两不对等,格句既殊,法度亦变。

    1、对起。其意必尽后两句。如杜甫《江南逢李龟年》:

岐王宅里寻常见,崔九堂前几度闻。

正是江南好风景,落花时节又逢君。

这首诗即是前二句对起,后二句见意。
   “岐王宅里寻常见,崔九堂前几度闻。”作者虽然是在追忆往昔与李龟年的接触,流露的却是对“开元全盛日”的深情怀念。“岐王宅里”、“崔九堂前”,仿佛信口道出,但在当事者心目中,却蕴含着天壤之别的感慨,读者是要结合下两句才能品味出来的。
    “正是江南好风景,落花时节又逢君。”风景秀丽的江南,在承平时代,原是作者所向往的作快意之游的所在。而当他真正置身其间,所面对的竟是满眼凋零的“落花时节”和皤然白首的流落艺人,这就构成了时代沧桑的一幅典型画图。故后人评价说,此诗是杜甫绝句中最有情韵、最富含蕴的一篇,只有二十八字,却包含着丰富的时代生活内容。
    2、对收。分两种情况:

其意必作流水呼应,不然则是不完之律。如杜审言《赠苏绾书记》:

知君书记本翩翩,为许从戎赴朔边。

红粉楼中应计日,燕支山下莫经年。

这首诗后两句为流水对仗呼应。
    诗一、二句,作者故意使用了先答后问的曲笔,答案其实就是头一句。正因为苏绾书记本翩翩,才被元帅聘为书记。这样的写法更突出了友人的风度与才干,而作者对友人的倾慕与留恋就蕴含其间,也就不言而喻了。诗的三、四句,是一联自然流动的对仗,它以燕支山泛指友人将要赴任之地,以红粉楼代指友人妻子,从设想红粉佳人计日而期待丈夫的归来,委婉而又风趣地劝说友人切勿留恋边庭,应尽早归家团聚,表面上说妻子不忍分离,实则含蓄地表达了作者自己对友人牵挂的一片深情。
   ②不作流水对者,必前二句已尽题意,此特涵泳以足之。它相当于律诗的前半段,两个单独的镜头放在诗的后面。例如秦观《春日》:

一夕轻雷落万丝,霁光浮瓦碧参差。

有情芍药含春泪,无力蔷薇卧晓枝。

这首诗写雨后春景。“好雨知时节”,在一夕隐隐春雷的召唤下,它“随风潜入夜”,它“润物细无声”。雷是“轻”的,雨如“丝”般,春雨的特色作者只用两个字就揭示出来了。那碧绿的琉璃瓦,被一夜春雨洗得干干净净,晶莹剔透,犹如翡翠,瓦上还沾有水珠,在晨曦的辉映下,浮光闪闪,鲜艳夺目,令人心旷神怡。这是第二句所写的美景。最妙的还是后两句,作者采用以美人喻花的手法,又加上对仗,确实是美不胜收。雨后的芍药,犹如多情的少女,泪光闪闪,含情脉脉。更进一步补充、说明前两句景致所产生的效果。
    3.两对。也分两种情况:
    ①前二句暗对而押韵或不押韵,后二句为流水对应。如杜审言《渡湘江》:

迟日园林悲昔游,今春花鸟作边愁。

独怜京国人南窜,不似湘江水北流。

诗从前两句的忆春、伤春,然后转入叙事抒情,感慨自己从京都流贬到荒僻的南地:不能北归,还不如那滚滚北流的湘江水。
    这首诗以押韵对起,又以对作结,俱有整齐美、和谐美以及反复咏叹的韵味。这在七言绝句刚刚定型、开始成熟的初唐时期,尤其难能可贵。杜审言这首《渡湘江》在初唐是相当有影响的,说它“具有开启诗坛新风的作用”,也不为过誉。
亦有板对四句者,此多是漫兴写景而已。一句一意,每一句都有完整的意思,各句相互独立,形断而气贯。它的形式相当于律诗中间的两联对仗。如杜甫《绝句》:

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

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

这首诗两两对仗,一句一景,但又融而为一,其中起联结作用的正是作者内心的情绪。一开始表现出草堂的春色,作者的情绪是陶然的,而随着视线的游动、景物的转换、江船的出现,便触动了他的乡情。表面上是生机盎然的画面,而在欢快明亮的景象内,却寄托着作者对时光流逝,孤独而无聊的失落之意,更写出了作者在重有一线希望之时的复杂心绪,在那希望之外,更多的是作者对失望的感伤,对希望可否成真的无着和彷徨。以清新悦目的景色寄托作者内心复杂的情绪,正是这首诗的主题所在。
    4、两不对。大抵以一句为主,余三句尽顾此句,或在第一,或在第二,或在三四。亦有以两句为主者,又有两呼两应者,或分应,或各应,或错综应。又有前后两截者,有一意直叙者,有前二句开说、后二句绾合者,有以倒叙为章法者,有以错叙为章法者。惟此体最多变局,有人善用之。
(1)以一句为主,余三句为辅者,分为四种形式。
首句作主,如苏轼《花影》:

重重叠叠上瑶台,几度呼童扫不开。

刚被太阳收拾去,却教明月送将来。

这首咏物诗,是由首句为总领,后三句作分述,围绕花影展开来写的:即“几度呼童扫不开”的、“刚被太阳收拾去”的、“却教明月送将来”的都是那“重重叠叠上瑶台”的那个花影。作者借吟咏花影,抒发了自己想要有所作为,却又无可奈何的心情。
    花影本来很美,诗人却“几度呼童”去“扫”。为什么?原来作者是用讽喻的手法,将重重叠叠的花影比作朝廷中盘踞高位的小人,正直的朝臣无论怎样的努力,也把他们清除不掉,去了一批,又上来一批。“上瑶台”写花影移动,已含有鄙视花影之意;“扫不开”写花影难除,更明现憎恶花影之情,比喻正直之臣屡次上书揭露也无济于事,小人暂时会销声匿迹,但最终仍然会出现在政治舞台上。“收拾去”写太阳刚落,花影消失,大有庆幸之感;“送将来”写明月东升,花影再现,又发无奈之叹。诗中暗喻小人高位,拂之不去。太阳落犹神宗崩,小人俱贬谪,明月升指改朝换代,小人不穷。
    作者巧妙地将自己内心的感情变化寓于花影的变化之中,使诗作具有言近旨远,意在言外的含蓄美。全诗构思巧妙含蓄,比喻新颖贴切,语言也通俗易懂。

次句作主,如李白《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

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直到夜郎西。

此诗因首句已于景中见情,所以次句便直接叙述其事,点明愁的由来,也是这首诗的主题。其起着承上句,写景兼点时令:杨花落、子规啼;启三、四句,抒情寄人:人隔两地,难以相从,而月照中天,千里可共,所以要将自己的愁心寄与明月,随风飘到夜郎西。
    李白通过丰富的想象,给予抽象的“愁心”以物的属性,它竟会随风逐月到夜郎西。那本来无知无情的明月,竟变成了一个了解自己、富于同情心的人,她能够而且也愿意接受自己的要求,将自己对朋友的怀念和同情带到辽远的夜郎之西,交给那不幸的迁谪者。

三句作主,如王昌龄《春宫曲》:

昨夜风开露井桃,未央前殿月轮高。

平阳歌舞新承宠,帘外春寒赐锦袍。

诗以“平阳歌舞新承宠”为中心,承上启下。前一、二句,点明时令和地点;后一句对新宠者进行直接描述,明写新人受宠的情状,暗抒旧人失宠之怨恨。这首诗通篇写春宫之怨,却无一怨语怨字。作者着力于背面敷粉,以侧面打光的手法,使其明暗清晰。全诗虚此实彼,言近意远:似乎无怨,怨至深;似乎无恨,恨至长。实乃弦外有音的手法,所谓“令人测之无端,玩之不尽”,这正体现了王昌龄七绝的特点。

四句作主,如杜牧《秋夕》:

银烛秋光冷画屏,轻罗小扇扑流萤。

天阶夜色凉如水,卧看牵牛织女星。

这首诗是以四句为主,写失意宫女生活的孤寂幽怨。首句写秋景,用一“冷”字,暗示寒秋的气氛,又衬托出主人公内心的孤独与凄凉。二句写借扑流萤以打发时光,排遣愁绪。三句写夜深仍不能眠,期待临幸,以天街如水,暗喻君情如冰。末句借羡慕牵牛织女,抒发心中悲苦,也是本诗所要表达的主要内容。
(2) 以两句为主,两句为辅者,分为两种形式。
前二句为主,如白居易《春题华阳观》:

帝子吹箫逐凤凰,空余仙洞号华阳。

落花何处堪惆怅,头白宫人扫影堂。

本诗以前二句为主,通过昔日旧事、空余仙洞,引发后二句。运用对比的手法,表达了作者对今昔人事沧桑巨变的无限感慨。

三四作主,如韩翃《寒食》:

春城无处不飞花,寒食东风御柳斜。

日暮汉宫传蜡烛,轻烟散入五侯家。

诗中,前一、二句先写景。诗人立足高远,视野宽阔,全城景物,尽在望中。三、四句,则是诗的主要成份,也是诗作的主题:写夜晚之景,意在借古讽今。通过刻画一件传蜡烛的事情,就对皇帝厚待亲信宦官,及宦官的可恶可憎的面目暴露无遗,达到了嘲讽的目的。
    全诗用白描手法写实,刻画皇室的气派,充溢着对皇都春色的陶醉和对盛世承平的歌咏。由于作者未曾刻意求深,只是沉浸在打动了自己的形象与情感之中,发而为诗,反而使诗更含蓄,更富于情韵,比许多刻意讽刺之作更高一筹。
(3)两呼两应者,分为三种形式。
各应法,一呼二应,三呼四应。如李白《送孟浩然之广陵》:

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

孤帆远影碧空尽,惟见长江天际流。

诗一、二句,点明送别的地点、时令,三、四句,故人坐的帆船、走的水路。两两相接,起承呼应。
   本首诗,是两位风流潇洒的作者极富诗意的一场离别,对李白来说,又是带着一片向往之情的离别:阳春三月,放舟长江,目送孤帆远影的细节,表现地都极为传神。
    分应法。一呼三应,二呼四应。如王昌龄《别李浦之京》:

故园今在灞陵西,江畔逢君醉不迷。

小弟邻庄尚渔猎,一封书寄数行啼。

前两句写与友人告别,后两句抒思弟之情,以见殷勤托李捎书之意。且一呼(为何牵挂“今在灞陵西”的“故园”),三应(因为有在“邻庄尚渔猎”的“小弟”);二呼(为何“江畔逢君”痛醉“不迷”),四应(因为欲托“寄数行啼”的“一封”家“书”)。隔句接应,两两相呼。
   错应法,一呼四应,二呼三应。如刘禹锡《堤上行》:

江南江北望烟波,入夜行人相应歌。

桃叶传情竹枝怨,水流无限月明多。

开头二句先将月夜对歌总写:月照寒江,烟波浩淼。两岸行人,歌声不断,相和相应。
    他们唱的是什么歌,作者用第三句作了概括:“《桃叶》传情《竹枝》怨”,都是巴山楚水人们爱唱的民歌。《桃叶歌》倾吐爱情,《竹枝词》诉说哀怨,可以想见,这歌声对遭贬谪、受打击的作者来说,自然会惹动自身的“情”与“怨”的,这也是“含思宛转”之处。又使二、三句承、转相粘,意不脱接。诗的结句更为高妙,极有意境。“水流无限月明多”是写眼前所见之景:流水和月光无穷无尽,契合江边和夜色。同时也是比喻,以流水和月光的无限来比喻歌中“情”与“怨”的无限,把歌唱者的感情形象化。这句诗又与首句“烟波”遥相呼应。整首诗写景与抒情水乳交融,感情深沉真挚,景色优美动人。
(4)前后两截者,如王昌龄《芙蓉楼送辛渐》:

寒雨连江夜入吴,平明送客楚山孤。

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

前两句送客,后两句寄讯。

“寒雨连江夜入吴,平明送客楚山孤。”迷蒙的烟雨笼罩着吴地江天,作者一夜未眠。次日清晨,天色微明,辛渐即将登舟北归。作者遥望江北的远山,想到友人不久便将隐没在楚山之外,孤寂之感油然而生。因为友人回到洛阳,即可与亲友相聚,而留在吴地的作者,却只能像这孤零零的楚山一样,伫立在江畔空望着流水。一个“孤”字如同感情的引线,自然而然地牵出了后两句临别叮咛之辞:“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作者从清澈无瑕、澄空见底的玉壶中捧出一颗晶亮纯洁的冰心以告慰友人,这就比任何相思的言辞都更能表达他对洛阳亲友的深情。
    本诗那苍茫的江雨和孤峙的楚山,不仅烘托出诗人送别时的凄寒孤寂之情,更展现了作者开朗的胸怀和坚强的性格。屹立在江天之中的孤山与冰心置于玉壶的比象之间又形成一种有意无意的照应,令人自然联想到作者孤介傲岸、冰清玉洁的形象,使精巧的构思和深婉的用意融化在一片清空明澈的意境之中。所以这首诗写的天然浑成,不着痕迹,并且含蓄蕴藉,余韵无穷。

(5)前分后合者,如王维《少年行》:

新丰美酒斗十千,咸阳游侠多少年。

相逢意气为君饮,系马高楼垂柳边。

一言酒,二言人,三四始合说。
    诗的前两句以“新丰美酒”烘染在前,“咸阳游侠”出场在后,而“多少年”则为全篇之纲。诗的后二句更进一层,写出侠少重友情厚交谊的作风。即便是邂逅相逢的陌路人,杯酒之间便能成为意气相倾的知己,正表现了他们同声相应的热情,也映照出他们率真坦荡的人生态度。诗为人物写照,最后却宕开去以景语收束。作者撇开楼里的场面,转而从楼外的景象落笔,其实写外景还是为内景服务的。末句中的“高楼”不仅和首句呼应,暗示了人物的豪纵气派,而且以其卓然挺立的雄姿一扫鄙陋猥琐之态;“系马垂柳”则以骏马和杨柳的意象,衬托出少年游侠富有青春气息的俊爽风致。有此一笔,使情景历历如绘,遂在表现人物豪宕气概的同时,又显得蕴藉有致。全诗用笔跳荡灵动,也是和少年奔放不羁的性格神采相吻合的。

(6)倒叙者,如杨贵妃《赠张云容舞》:

罗袖动香香不已,红蕖袅袅秋烟里。

轻云岭上乍摇风,嫩柳池边初拂水。

前二句应在后,后二句当在前,咏舞也。舞者先缓拍,后催滾,故必用倒叙看始合。
     全诗四句,只有第一句是实写,即从罗袖轻抖、香气弥漫着笔,随之连用红渠、轻云、嫩柳三个比喻,又把它们分别放入清水秋烟、疾风岭上、池塘岸边的环境中,造成三种意境,让读者在不同的意境中驰骋、想象乐曲中曼妙的舞姿。

(7)错叙者,这种形式并不多见,但又确实存在,有两种形式。

局部错叙者,如白居易《华阳观中八月十五日夜招友玩月》:

人道中秋明月好,欲邀同赏意如何。

华阳洞里秋潭上,今夜清光此最多。

这首诗,按正常的语言顺序,组织安排,第二句当在转之后,作为合句;第四句当在起之后,作为承句。作者偏偏写成我们目前见到的这种形式,就是为了避免在写作上的平铺直叙,使其结构新颖别致,情节曲折委婉。如同相声中设计的“包袱”,经过细密组织、铺垫,把作者最想表达的意思,放到最后说,以期获得意想不到的效果。
整体错叙者,如王昌龄《长信秋词》:

真成薄命久寻思,梦见君王觉后疑。

火照西宫知夜饮,分明复道奉恩时。

这是一首写失宠宫嫔内心活动的诗。这位失宠者由思而梦,由梦而疑,心灵上倍受痛苦煎熬的时刻,不远的西宫那边却向她展示了一幅灯火辉煌的景象。不用说,此刻西宫中又正在彻夜宴饮,重演“平阳歌舞新承宠”的场面了。这情景对她来说是那样的熟悉,使她一下子就唤起了对自己“新承宠”时的记忆,仿佛回到了当初在复道(宫中楼阁间架空的通道)承受君主恩宠的日子。可是这一切此刻又变得那样遥远,承宠的场面虽然在不断重演,但华美的西宫已经换了新主人。“分明”二字,意余言外,耐人咀嚼。它包含了失宠者在寂寞凄凉中对往事历历分明的记忆和无限的追恋,也蕴含着往事不可回复的深沉感慨和无限怅惘,更透露出不堪回首往事的深深哀伤。
    三四句,梦中事宛然如眼前。一二句写觉后犹疑非梦,展转寻思,君恩徒在梦中,岂非真成薄命乎?用《红楼梦》中的一句话说:假作真时真亦假,无为有处有还无。整个事件写得错踪迷离、一叙到底。

商丘市诗词学会

商丘市诗词学会是商丘唯一一家在商丘市作家协会领导下成立的专业诗词类社团组织。旨在普及诗词格律知识,学习诗词创作技巧,传承中华传统文化,建设美好家园。

顾   问:李传申(释然)

会   长:徐永学 李智信

副会长:徐建华 侯公涛 章宗义 刘成宏 徐泽昌 王文正 李辉民

秘书长:徐泽昌(兼)

副秘书长:李山松 朱光伟 黄 灏 王继峰 乔宇振 杨正伟 葛   霞

欢迎全国各地的诗友踊跃赐稿,邮箱:shangqiushici@163.com,设有新闻信息、诗词人物、诗林撷英、才女芳华、自由花香、诗词课堂、商都书画、佳作点评、当代诗话等栏目。

【新朋友】请点击图片右上方蓝色“商丘诗词”关注,并点击查看历史消息。

【老朋友】请点击右上方分享到朋友圈。

(0)

相关推荐

  • 诗词创作怪谈之二

    指桑骂槐 指桑骂槐:指着桑树骂槐树.比喻表面上骂这个人,实际上是骂那个人.这是诗词创作经常用到的一种方法, 比如:白居易的<后宫词> 泪湿罗巾梦不成,夜深前殿按歌声. 红颜未老恩先断,斜倚 ...

  • 【第870期 : 小讲堂《故地重游忆友》点评老师:柯向阳/亦鸣】

    点击上方蓝色文字关注我们 点评老师简介: 柯向阳,笔名:亦鸣,男,1959年5月生.为中华诗词学会及各级学会会员.2018年获全国第二届老年书法比赛入围奖.2019年获南京栖霞山征联比赛一等奖.201 ...

  • 【榜上诗家】刘金平||一曲春词临水唱,丝丝柳摆和高音。

    文学家园 诗词美刊 榜 上 诗 家 诗家简介 刘金平,笔名野士.1964生,湖北仙桃郭河四合马汉沟人.中华诗词.解放军红叶诗社.世界汉诗协会.湖北省诗词学会会员.当代中华诗词库入编诗人.作品屡获全国各 ...

  • 【诗论纵横】星 汉:浅说诗词的借句、偷句和抄袭

    星   汉:1947年生,山东东阿人.现为新疆师范大学人文学院教授.中国古代文学.文献学硕士生导师,中华诗词学会副会长.<中华诗词>编委,新疆诗词学会常务副会长.中国散曲研究会理事.出版诗 ...

  • 何正彪律绝词集——一轮元本应无缺,总让离愁遮半边

    作者简介: 何正彪,笔名"荷塘月色".江西九江彭泽人,祖籍安徽,现居杭州.有小说散文诗词发表在<中华诗词><中华辞赋>等,出版诗集<荷风集>. ...

  • 【律绝】十首 【七律】三月二十五日立夏二...

    [律绝]十首   [七律]三月二十五日立夏二旦寄怀 文/武立之   去路前头景不齐,双飞鸟逐白云低. 柳间吹尽飞花影,松畔流过咽石溪. 逝梦分明心寄远,筑巢依旧燕衔泥. 自知有句思无限,别却春襟还复题 ...

  • 朱继忠:辛丑律绝近作

    辛丑律绝近作 文/朱继忠 ◎立夏日赏花 雨后湖山处处花,又如弭节笼窗纱. 闲吟几阙闻飞盏,一径风香入酒家. ◎立夏感怀 冷暖寰中岁月磨,烹茶煮酒忆烟蓑. 莫殇阡陌裁酥雨,杖履淩风也放歌. ◎咏川老尹酱 ...

  • 【三秦文学】石襄城:【律绝六首】

    点击上方蓝字 关注三秦文学 本期编辑:鱼儿姐姐 执行主编:珊      瑚 石襄城律绝六首 01 致敬加勒万河谷英烈 雪侵河谷起狼烟,烈士捐躯国界前. 热血英雄从未走,精神薪火永相传. 02 赞戍边英 ...

  • 优秀签约诗人鸿远《律绝专辑》9 | 知足老马《摄影展》

    鸿远作品 辛丑暮春北京景山公园赏牡丹 忽如连夜降幽州,簇簇仙葩杈上留. 一苑牡丹真国色,三千佳丽美人头. 馨香飘逸蜂蜨享,坚韧枝条风雨愁. 花信几番及巷陌,满园老少乐悠悠. 注:1.幽州,今北京市.2 ...

  • 【三秦文学】 项冰​:【五月节日聚韵】(律绝一组)

    点击上方蓝字,关注三秦文学 本期编辑:鱼儿姐姐 执行主编:珊      瑚 五月节日聚韵(律绝一组) 作者: 项冰 01 向劳动者致敬 题五一节 闻鸡挥汗雨,逐梦几多人. 惊世长城古,通天北斗新. 五 ...

  • 【律绝】七首 【五律】夏初有得文/武立之...

    [律绝]七首   [五律]夏初有得 文/武立之   春尽于前夜,夏初当此时. 柳烟吹袅袅,风影拂丝丝. 日早鸣莺懒,梦多来客迟. 无需消暑气,不必雨为期.   [七律]夏初游园 文/武立之   故园经 ...

  • 山东聊城 |夏祥民:五月鲜花(律绝十首)

      五月鲜花(律绝十首)  夏祥民 "五一"赞环卫工(五律·平水韵) 月落星昏暗,闻鸡即出行. 桔红身上裹,翠绿手中擎. 汗臭单躬背,街新万笑声. 换来城寨美,卉绽宇寰惊. (翠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