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论纵横】无 缘:律绝浅说
无 缘:河南夏邑人,1967年生。系河南省作家协会、中华诗词学会会员,中华辞赋家联合会、中国作家研究会、商丘作家协会理事,商丘诗词学会副会长。出版文集五部:《嫩绿集》、《大约在冬季》、《中学体育教材技术口诀》、《掩拙斋吟草》、《无缘诗稿》。曾获1995年度《河南体育报》、1999年度《音体美报》、2004年度《作家报》“优秀记者”、2006年度中国作家研究会和《作家报》联合评选为“优秀作家”、2009年度《中华诗词报》月刊第二届“十大格律诗人”及2010年度《中华诗词报》“每期一星”荣誉称号、2016年“梨花春杯”首届华语诗歌大赛古体诗词组一等奖、2017年芍药诗会二等奖。
律绝浅说
律绝虽然只有简短的四句,但简短并不等于简单。其结构形式极具变化,人们常说的“起承转合”也仅仅是其中的一种形式。只有熟悉掌握了各种变化规律,创作起来才能得心应手,写出好的作品来。
律绝的写作,要求贵深贵曲,以委婉、含蓄、自然为好,小中见大,以微知著。这样,才能达到体近情遥、含吐不露的目的。由眼前景、口头语,而得弦外音、言外意,神气超远。如朱庆馀《近试上张籍水部》:
洞房昨夜停红烛,待晓堂前拜舅姑。
妆罢低声问夫婿,画眉深浅入时无。
朱庆馀呈献的这首诗获得了张籍明确的回答。在《酬朱庆馀》中,他写道:
越女新妆出镜心,自知明艳更沉吟。
齐纨未足时人贵,一曲菱歌敌万金。
朱的赠诗写得好,张也答得妙,文人相重,酬答俱妙,可谓珠联璧合,故千百年来被传为诗坛佳话。
(一)谋篇
写好律绝,有两种途径:一种是言止而意不尽,一种是意尽而言止。第一种讲究余味,这是多数诗人所企求的;但是,意尽言止也未尝不好。
①言止而意不尽者,深得言外之意。这种写法是从律体演变而来,被称为正格。所谓正格即起承转合式,一般诗人写律绝时多采用此法。如王维《相思》:
红豆生南国,春来发几枝。
愿君多采撷,此物最相思。
这首诗大家都非常熟悉,用的就是传统的起承转合式。首句“红豆生南国”是以物(红豆)起,次句“春来发几枝”是以物(红豆)承。第三句“愿君多采撷”则是转,重心由物(红豆)转到了人(君)上。而最后一句“此物最相思”又合到物(红豆)上。
全诗洋溢着少年人的热情、青春的气息,满腹情思始终未曾直接表白,句句话儿不离红豆,而又"超以象外,得其圜中",把相思之情表达得入木三分。它"一气呵成,亦须一气读下",极为明快,却又委婉含蓄。在生活中,最情深的话语往往朴素无华,自然入妙。王维很善于提炼这种素朴而典型的语言来表达深厚的思想感情。所以此诗语浅情深,当时就成为流行名歌是毫不奇怪的。
打起黄莺儿,莫教枝上啼。
啼时惊妾梦,不得到辽西。
律绝的章法,要求婉曲回环,句绝而意不绝。起承二句,大抵平直叙起,从容承之;婉转变化多在第三句,如若转变得好,则第四句如顺流之舟,水到渠成。因此,律绝多以第三句为主,而第四句发之;有实接,有虚接,承接之间,开合相关,反正相依,顺逆相应,一呼一吸,宫商自谐。主要的章法有对起、对收、两对、两不对等,格句既殊,法度亦变。
1、对起。其意必尽后两句。如杜甫《江南逢李龟年》:
岐王宅里寻常见,崔九堂前几度闻。
正是江南好风景,落花时节又逢君。
“岐王宅里寻常见,崔九堂前几度闻。”作者虽然是在追忆往昔与李龟年的接触,流露的却是对“开元全盛日”的深情怀念。“岐王宅里”、“崔九堂前”,仿佛信口道出,但在当事者心目中,却蕴含着天壤之别的感慨,读者是要结合下两句才能品味出来的。
“正是江南好风景,落花时节又逢君。”风景秀丽的江南,在承平时代,原是作者所向往的作快意之游的所在。而当他真正置身其间,所面对的竟是满眼凋零的“落花时节”和皤然白首的流落艺人,这就构成了时代沧桑的一幅典型画图。故后人评价说,此诗是杜甫绝句中最有情韵、最富含蕴的一篇,只有二十八字,却包含着丰富的时代生活内容。
①其意必作流水呼应,不然则是不完之律。如杜审言《赠苏绾书记》:
知君书记本翩翩,为许从戎赴朔边。
红粉楼中应计日,燕支山下莫经年。
诗一、二句,作者故意使用了先答后问的曲笔,答案其实就是头一句。正因为苏绾书记本翩翩,才被元帅聘为书记。这样的写法更突出了友人的风度与才干,而作者对友人的倾慕与留恋就蕴含其间,也就不言而喻了。诗的三、四句,是一联自然流动的对仗,它以燕支山泛指友人将要赴任之地,以红粉楼代指友人妻子,从设想红粉佳人计日而期待丈夫的归来,委婉而又风趣地劝说友人切勿留恋边庭,应尽早归家团聚,表面上说妻子不忍分离,实则含蓄地表达了作者自己对友人牵挂的一片深情。
一夕轻雷落万丝,霁光浮瓦碧参差。
有情芍药含春泪,无力蔷薇卧晓枝。
迟日园林悲昔游,今春花鸟作边愁。
独怜京国人南窜,不似湘江水北流。
这首诗以押韵对起,又以对作结,俱有整齐美、和谐美以及反复咏叹的韵味。这在七言绝句刚刚定型、开始成熟的初唐时期,尤其难能可贵。杜审言这首《渡湘江》在初唐是相当有影响的,说它“具有开启诗坛新风的作用”,也不为过誉。
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
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
重重叠叠上瑶台,几度呼童扫不开。
刚被太阳收拾去,却教明月送将来。
这首咏物诗,是由首句为总领,后三句作分述,围绕花影展开来写的:即“几度呼童扫不开”的、“刚被太阳收拾去”的、“却教明月送将来”的都是那“重重叠叠上瑶台”的那个花影。作者借吟咏花影,抒发了自己想要有所作为,却又无可奈何的心情。
花影本来很美,诗人却“几度呼童”去“扫”。为什么?原来作者是用讽喻的手法,将重重叠叠的花影比作朝廷中盘踞高位的小人,正直的朝臣无论怎样的努力,也把他们清除不掉,去了一批,又上来一批。“上瑶台”写花影移动,已含有鄙视花影之意;“扫不开”写花影难除,更明现憎恶花影之情,比喻正直之臣屡次上书揭露也无济于事,小人暂时会销声匿迹,但最终仍然会出现在政治舞台上。“收拾去”写太阳刚落,花影消失,大有庆幸之感;“送将来”写明月东升,花影再现,又发无奈之叹。诗中暗喻小人高位,拂之不去。太阳落犹神宗崩,小人俱贬谪,明月升指改朝换代,小人不穷。
作者巧妙地将自己内心的感情变化寓于花影的变化之中,使诗作具有言近旨远,意在言外的含蓄美。全诗构思巧妙含蓄,比喻新颖贴切,语言也通俗易懂。
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
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直到夜郎西。
此诗因首句已于景中见情,所以次句便直接叙述其事,点明愁的由来,也是这首诗的主题。其起着承上句,写景兼点时令:杨花落、子规啼;启三、四句,抒情寄人:人隔两地,难以相从,而月照中天,千里可共,所以要将自己的愁心寄与明月,随风飘到夜郎西。
李白通过丰富的想象,给予抽象的“愁心”以物的属性,它竟会随风逐月到夜郎西。那本来无知无情的明月,竟变成了一个了解自己、富于同情心的人,她能够而且也愿意接受自己的要求,将自己对朋友的怀念和同情带到辽远的夜郎之西,交给那不幸的迁谪者。
昨夜风开露井桃,未央前殿月轮高。
平阳歌舞新承宠,帘外春寒赐锦袍。
④四句作主,如杜牧《秋夕》:
银烛秋光冷画屏,轻罗小扇扑流萤。
天阶夜色凉如水,卧看牵牛织女星。
帝子吹箫逐凤凰,空余仙洞号华阳。
落花何处堪惆怅,头白宫人扫影堂。
本诗以前二句为主,通过昔日旧事、空余仙洞,引发后二句。运用对比的手法,表达了作者对今昔人事沧桑巨变的无限感慨。
春城无处不飞花,寒食东风御柳斜。
日暮汉宫传蜡烛,轻烟散入五侯家。
全诗用白描手法写实,刻画皇室的气派,充溢着对皇都春色的陶醉和对盛世承平的歌咏。由于作者未曾刻意求深,只是沉浸在打动了自己的形象与情感之中,发而为诗,反而使诗更含蓄,更富于情韵,比许多刻意讽刺之作更高一筹。
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
孤帆远影碧空尽,惟见长江天际流。
本首诗,是两位风流潇洒的作者极富诗意的一场离别,对李白来说,又是带着一片向往之情的离别:阳春三月,放舟长江,目送孤帆远影的细节,表现地都极为传神。
故园今在灞陵西,江畔逢君醉不迷。
小弟邻庄尚渔猎,一封书寄数行啼。
江南江北望烟波,入夜行人相应歌。
桃叶传情竹枝怨,水流无限月明多。
他们唱的是什么歌,作者用第三句作了概括:“《桃叶》传情《竹枝》怨”,都是巴山楚水人们爱唱的民歌。《桃叶歌》倾吐爱情,《竹枝词》诉说哀怨,可以想见,这歌声对遭贬谪、受打击的作者来说,自然会惹动自身的“情”与“怨”的,这也是“含思宛转”之处。又使二、三句承、转相粘,意不脱接。诗的结句更为高妙,极有意境。“水流无限月明多”是写眼前所见之景:流水和月光无穷无尽,契合江边和夜色。同时也是比喻,以流水和月光的无限来比喻歌中“情”与“怨”的无限,把歌唱者的感情形象化。这句诗又与首句“烟波”遥相呼应。整首诗写景与抒情水乳交融,感情深沉真挚,景色优美动人。
寒雨连江夜入吴,平明送客楚山孤。
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
前两句送客,后两句寄讯。
“寒雨连江夜入吴,平明送客楚山孤。”迷蒙的烟雨笼罩着吴地江天,作者一夜未眠。次日清晨,天色微明,辛渐即将登舟北归。作者遥望江北的远山,想到友人不久便将隐没在楚山之外,孤寂之感油然而生。因为友人回到洛阳,即可与亲友相聚,而留在吴地的作者,却只能像这孤零零的楚山一样,伫立在江畔空望着流水。一个“孤”字如同感情的引线,自然而然地牵出了后两句临别叮咛之辞:“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作者从清澈无瑕、澄空见底的玉壶中捧出一颗晶亮纯洁的冰心以告慰友人,这就比任何相思的言辞都更能表达他对洛阳亲友的深情。
本诗那苍茫的江雨和孤峙的楚山,不仅烘托出诗人送别时的凄寒孤寂之情,更展现了作者开朗的胸怀和坚强的性格。屹立在江天之中的孤山与冰心置于玉壶的比象之间又形成一种有意无意的照应,令人自然联想到作者孤介傲岸、冰清玉洁的形象,使精巧的构思和深婉的用意融化在一片清空明澈的意境之中。所以这首诗写的天然浑成,不着痕迹,并且含蓄蕴藉,余韵无穷。
新丰美酒斗十千,咸阳游侠多少年。
相逢意气为君饮,系马高楼垂柳边。
一言酒,二言人,三四始合说。
诗的前两句以“新丰美酒”烘染在前,“咸阳游侠”出场在后,而“多少年”则为全篇之纲。诗的后二句更进一层,写出侠少重友情厚交谊的作风。即便是邂逅相逢的陌路人,杯酒之间便能成为意气相倾的知己,正表现了他们同声相应的热情,也映照出他们率真坦荡的人生态度。诗为人物写照,最后却宕开去以景语收束。作者撇开楼里的场面,转而从楼外的景象落笔,其实写外景还是为内景服务的。末句中的“高楼”不仅和首句呼应,暗示了人物的豪纵气派,而且以其卓然挺立的雄姿一扫鄙陋猥琐之态;“系马垂柳”则以骏马和杨柳的意象,衬托出少年游侠富有青春气息的俊爽风致。有此一笔,使情景历历如绘,遂在表现人物豪宕气概的同时,又显得蕴藉有致。全诗用笔跳荡灵动,也是和少年奔放不羁的性格神采相吻合的。
罗袖动香香不已,红蕖袅袅秋烟里。
轻云岭上乍摇风,嫩柳池边初拂水。
全诗四句,只有第一句是实写,即从罗袖轻抖、香气弥漫着笔,随之连用红渠、轻云、嫩柳三个比喻,又把它们分别放入清水秋烟、疾风岭上、池塘岸边的环境中,造成三种意境,让读者在不同的意境中驰骋、想象乐曲中曼妙的舞姿。
(7)错叙者,这种形式并不多见,但又确实存在,有两种形式。
①局部错叙者,如白居易《华阳观中八月十五日夜招友玩月》:
人道中秋明月好,欲邀同赏意如何。
华阳洞里秋潭上,今夜清光此最多。
真成薄命久寻思,梦见君王觉后疑。
火照西宫知夜饮,分明复道奉恩时。
三四句,梦中事宛然如眼前。一二句写觉后犹疑非梦,展转寻思,君恩徒在梦中,岂非真成薄命乎?用《红楼梦》中的一句话说:假作真时真亦假,无为有处有还无。整个事件写得错踪迷离、一叙到底。
商丘市诗词学会
商丘市诗词学会是商丘唯一一家在商丘市作家协会领导下成立的专业诗词类社团组织。旨在普及诗词格律知识,学习诗词创作技巧,传承中华传统文化,建设美好家园。
顾 问:李传申(释然)
会 长:徐永学 李智信
副会长:徐建华 侯公涛 章宗义 刘成宏 徐泽昌 王文正 李辉民
秘书长:徐泽昌(兼)
副秘书长:李山松 朱光伟 黄 灏 王继峰 乔宇振 杨正伟 葛 霞
欢迎全国各地的诗友踊跃赐稿,邮箱:shangqiushici@163.com,设有新闻信息、诗词人物、诗林撷英、才女芳华、自由花香、诗词课堂、商都书画、佳作点评、当代诗话等栏目。
【新朋友】请点击图片右上方蓝色“商丘诗词”关注,并点击查看历史消息。
【老朋友】请点击右上方分享到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