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能繁母猪存栏再降 行业景气有望延续

11月能繁母猪和生猪存栏再次下降

12月15日,农业部公布2016年11月份4000个监测点生猪存栏信息,11月份生猪存栏37366万头,环比下降0.6%,同比减少3.2%;能繁母猪存栏3752万头,存栏量环比较少0.5%,同比减少3.7%。截止目前,能繁母猪已经从2013年初的5068万头持续下降至3752万头,下降幅度高达35%,连续的下降直创历史新低。

从2016年能繁母猪月度存栏变化趋势来看,1-6月能繁母猪存栏量变化较为平稳, 4月存栏增加11万头,小幅回升,但上半年总体母猪存栏降低至3827万头;7月份开始,能繁母猪存栏量持续下降且降幅加大。

究其原因,主要是环保因素影响着母猪存栏环比再次下降。临近年底环保监管压力下, 伴随各地区“禁养区”、“限养区”的政策陆续出台,养殖场拆迁力度加大,养殖户重新进入行业的难度也增大。十三五规划的出台明确2017、2018年环保禁养工作仍是重点,考虑到母猪补栏滞后影响约一年后的生猪供给水平, 我们预计未来两年生猪供应仍将偏紧。

此外,我们认为母猪存栏量的变化主要和猪价走势有关,2016年上半年,猪价一直保持高位上涨的走势,并于6月初达到顶峰21-22元/公斤,因此,部分养殖户延缓母猪淘汰时间,甚至大量使用老龄母猪用以生产;但6月过后,生猪价格直线走低,养殖户开始淘汰老龄母猪且补栏意愿降低、理性补栏居多,老龄母猪淘汰量增加叠加补栏减少,能繁母猪存栏量自然也出现下滑。

生猪存栏情况10月与9月持平,为3.76亿头,但11月生猪存栏降低,较10月减少约226万头,这和11月消费刺激以及临近年底部分地区面临养殖场拆除环保审核工作不无关系。

12 月猪价小幅上涨, 但同时需关注猪肉进口的影响

布瑞克监测,最新全国生猪价格17.1 元/公斤,较 11 月上涨约3%,同比上涨约 4%,12月初行业自繁自养利润约 552 元/头,较11月平均自繁自养利润523元/头有所上涨。

据农业部数据,11月全国规模以上生猪定点屠宰量为1912.54万头,环比上涨6.78%,同比上涨1.18%。随着市场进入供需两旺局面,需求端提振使养殖户压栏惜售情绪增强,屠宰企业收猪积极性增加,屠宰量也有所增加。

而按照目前能繁母猪存栏3752万头,PSY平均水平19头来估算,预计2017年生猪出栏约为7.13亿头,与2016年出栏量为6.95亿头相比,缺口已超过1亿头,猪肉供应缺口进一步扩大。虽然2016年各大规模企业都在加速扩张,但猪场新建的速度远赶不上猪场拆迁的速度和力度,规模化养殖暂时不能完全弥补散户退出造成的市场空缺,因此本轮猪周期的上涨阶段还未结束。

再从猪肉需求量看,2014年我国猪肉消费量是5671万吨,2015年是5716万吨,可见国内猪肉消费量还在逐年增加,而国内猪肉年产量基本为5500万吨,2015年由于产能淘汰,产量下降至5487万吨,2016年产能恢复缓慢,预计猪肉产量为5450万吨。猪肉价格主要受供需关系影响,因此,单从能繁母猪的数量变化来看,2017年生猪供应依然将保持偏紧的局面,但是随着国内外猪肉价差拉大,猪肉进口量大幅增加, 2016年10月份中国进口猪肉11.54万吨,较2015年10月份进口量增加43.5%。2016年1-10月中国累计进口猪肉139.4万吨,较2015年同期累计进口量增加132.8%。在进口肉的冲击下,随着消费高峰回落,后市猪价或出现涨跌互现的现象。

总结

11月能繁母猪数量再降,2017-18年环保政策趋严,进一步提高行业准入门槛,延长了产能恢复周期,行业景气将延续。近期猪价出现一定幅度下跌,正如前期预料的一样。

1、旺季不旺,12月中旬作为传统消费旺季,叠加越南走私猪严打,以及进口肉暴跌等多项利好,猪价12月整体只出现小幅上涨,部分地区甚至出现下跌

2、今年春节整体较往年提前10天左右,企业生产备货较往年有所提前,消费旺季回落也会比往年提前。

3、豆粕大幅上涨,压栏成本上升,一定程度上刺激出栏,对后市猪价造成不利影响。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