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献推荐 | 超声引导经皮注射聚桂醇硬化治疗肝、肾囊肿
《中华超声影像学杂志》
2013年6月第22卷第6期
超声引导经皮注射聚桂醇硬化治疗肝、肾囊肿
章建全,盛建国,卢峰,赵璐璐,杨田
(上海 ,第二军医大学附属长征医院超声诊疗科 )
摘要:
目的:对比观察超声引导经皮注射聚桂醇与无水乙醇硬化治疗肝、肾单纯性囊肿的疗效与不良反应。
方法:对55例肝、肾单纯性囊肿进行超声引导下穿刺抽液、生理盐水清洗囊腔后注入聚桂醇进行硬化治疗(A组),观察与记录治疗过程中患者的不良反应及术后3个月所治囊肿的超声影像表现;回顾分析60例肝、肾单纯性囊肿无水乙醇硬化治疗(B组)的术中不良反应及术后3个月原囊肿的超声影像表现。
结果:A组不良反应率为5.5%,程度仅为穿刺部位轻度不适感;B组不良反应率为20,程度为轻度~中度的腹痛或醉酒表现。A组总有效率100%,治愈率78.2%;B组总有效率100%,治愈率78.3%。
结论:聚桂醇对肝、肾单纯性囊肿的硬化治疗效果与无水乙醇几近一致,但副反应极少,患者对其耐受性明显优于无水乙醇。
关键词:
超声检查;肝囊肿;肾囊肿;硬化疗法;聚桂醇;无水乙醇
越来越多的肝、肾单纯性囊肿在超声检查时被发现。以往对于症状性囊肿主要采用外科手术治疗,但是随着超声引导下经皮穿刺囊液抽吸联合无水乙醇硬化治疗(percutaenous ethanol injection therapy,PELT)技术的普及,创伤较大的外科手术逐渐被替代。PEIT因微创、安全、易行以及与外科手术治疗相似甚或更好的疗效,而成为肝、肾单纯性囊肿的首选治疗。然而,鉴于目前无水乙醇生产和供应链的断裂,有必要探索和研究新型硬化剂对肝、肾囊肿的疗效及其安全性。
1 资料与方法
一 研究对象
1.聚桂醇治疗组(A组):选择我院2012年6—8月55例肝、肾单纯性囊肿患者,其中男30例,女25
3 讨论
肝、肾单纯性囊肿的发病率约为2.5%-4.25%【1】,但在门诊超声检查病例和大样本健康体检数据库中,其检出率位居第2、第3位【2】。其临床症状多数来自其占位效应。单纯性囊肿可以3.9的年生长率增大【3】,达5cm以上后占位效应开始变得明显,压迫周围组织或其他相邻脏器而产生相应症状。肝脏体积较大,除了邻近膈肌、胃肠、胆管的较大肝囊肿可以引起饱胀感和胆管轻度扩张外,其余部位的囊肿多为无症状性。肾脏体积较小,5cm以上的囊肿或突出于肾包膜外,或压迫肾脏集合系统,甚至可以压迫肾动脉等,从而引起腰部胀痛、肾积水、高血压等【4】。囊肿腔内出血或者化脓并不少见,也是令单纯性肝、肾囊肿有必要接受治疗的原因之一。
肝、肾囊肿的治疗有两个基本要点,即取出囊液以消除占位效应和破坏囊壁内皮细胞以断绝其继续分泌液体的潜能。迄今为止,尚无有效的内科药物可以抑制或阻断囊肿内皮细胞分泌囊液或者促进已有囊液的吸收。外科性干预是主要的治疗选择,其中尤以超声引导下穿刺抽液联合无水乙醇硬化治疗的应用最为广泛。该项治疗技术精准、微创,疗效确切、可靠【5】。然而,目前无水乙醇生产与供应链断裂已使得该项治疗工作面临困难。聚桂醇是治疗静脉曲张破裂出血的硬化剂,主要使用方法有静脉周围注射和静脉内注射。静脉旁注射后能使曲张静脉周围纤维化,压迫曲张静脉;静脉内注射后可损伤血管内皮,促进血栓形成,阻断血管。本研究发现聚桂醇对于肝、肾单纯性囊肿的疗效与无水乙醇十分接近,但尚需进一步探明聚桂醇对肝、。肾囊肿内壁上皮细胞的硬化作用机制。
肝、肾囊肿PEIT治疗的最常见不良反应是刺激性腹痛,其程度因患者而异,严重者可发生虚脱,需要急救。究其原因,最可能是乙醇直接刺激了分布于囊壁上皮层或(和)其深部纤维层上的痛觉神经末梢,痛觉神经末梢的多寡以及痛域高低的个体差异导致了疼痛度的轻重不同。为了减轻疼痛,在注射乙醇前向囊腔内注射2%利多卡因溶液5~10ml通常可以止痛。由于聚桂醇本身具有局麻药的作用,因而聚桂醇治疗组免除了利多卡因封闭囊腔的环节。结果显示,注射聚桂醇时患者没有出现无水乙醇常见的不良反应,安全性和耐受性较好【6】。
绝大多数肝、肾囊肿的囊液中富含白蛋白,在使用无水乙醇冲洗囊腔时常可见乙醇与囊液混合后即刻变为乳白色浑浊液体,为蛋白变性所致。无水乙醇注入囊腔后令残余的囊液发生蛋白变性反应,变性的蛋白黏附在囊壁表面形成一层隔膜,可阻碍乙醇与囊壁上皮细胞的充分接触,从而降低硬化疗效。在注射无水乙醇之前使用生理盐水充分清洗囊腔就是为了最大程度地减轻蛋白变性反应。本研究发现聚桂醇致囊液蛋白变性程度远远低于无水乙醇,是其另一优点。
囊肿穿刺硬化治疗过程中,针尖刺伤囊壁上的微小血管导致囊腔内出血是较为常见的术中现象。无水乙醇遇新鲜血液迅速发生凝集反应,形成若干大小不等的咖啡色凝血颗粒,对阻止继续出血具有积极作用,但是凝血颗粒容易堵塞穿刺针,从而导致穿刺治疗难以继续进行。笔者发现聚桂醇与囊肿壁出血相遇时并不发生凝集反应,不形成凝血颗粒,而呈现澄明的酒红色液体。对此现象笔者设计了体外实验加以求证,将新鲜的全血与聚桂醇混合后进行红细胞、血小板等测定,发现混合液中的红细胞和血小板计数几乎为零。该现象包含着正负两方面的影响,从积极的意义来看即使囊腔发生出血,聚桂醇也不会导致血液凝集而影响穿刺抽吸过程;而其负面影响则是令人担忧不能迅速有效止血,但是事实上本组使用聚桂醇硬化治疗时遇到的5例囊壁出血者,最终并未出现囊腔内严重积血,其内在机制有待进一步探讨。
笔者认为,聚桂醇凭其可靠的疗效和极低的副作用而有望成为肝、肾单纯性囊肿治疗的新型硬化剂。
硬化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