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鉴赏·秋兴八首(其一)
秋兴八首(其一)鉴赏
1703向梦琪;指导教师:谭本贡
心怀壮志的青年毛泽东,所见秋景是“万山红遍”,好一派雄姿英发、风华正茂之态。可对于孤单的杜甫而言,他所见之物似与常人相异,火红热烈的枫树林,却为雨露所“凋伤”,枯了,萎了,再也振不起精神。
很有意思的是,古时失意之文人骚客,正怀一腔怨念无法排解时,巫峡总会恰到好处为之解难。《三峡》中有“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之语,杜老的巫峡也是“气萧森”的,仿佛巫峡天生便是萧瑟冷凄的归属。当然,来助此兴的还有深秋的猿鸣。《登高》一诗中便有“猿啸哀”的说法。
猿鸣是否真是因哀而发呢?我认为未必。悲哀之情往往是缘于失意的听者,“鸣者”其实是无心的。这种将主观情寄托在客观物上的手法很常见,各有各的情感出发点,情便也或悲或喜。但把景之情写到极致的,还是杜甫的“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可谓用情之至。
在外漂沦无依的文人,总是“自虐”般地喜爱描摹别人家的温情。晚年李清照有词曰“不如向帘儿底下,听人笑语”,真可谓“凄凄惨惨戚戚”;《天净沙·秋思》不仅写“小桥流水人家”,还非拉上自己的“古道西风瘦马”,难怪成了“断肠人”,痛又深一层;杜甫更为精妙,写“白帝城高急暮砧”,家家户户团聚捣衣,捣的还是“寒衣”,又渲染了环境刺骨的阴冷凄凉,自己哀,别家乐,环境冷,如此之感,怎一“愁”字了得!至此,漂泊无依的故园之思,真是一倾而下,滚滚而来。此外,与杜诗有异曲同工之妙的还有李白的“长安一片月,万户捣衣声”,一片薄月高悬,将银辉洒向捣衣之人,思念之情不可谓不深,但这层情,终不如“寒衣”意象来得妙。
回顾杜甫的生命历程,常年漂泊在外,饱经沧桑,自云“天地一沙鸥”,沙洲易随流水消长,鸥鸟便也或飞或栖,“天地”拓宽鸥鸟所处空间范围,“一”更成了杜老描绘孤独的常用之笔。“孤舟一系故园心”“百年多病独登台”,“独”与“一”,将孤独绘为可感的意境,“孤”便由抽象化为形象,由虚而实。所谓“穷而后工”,不无道理。“穷”是抒情的驱动,将“穷”文人的视觉添上一层晕染开的凄凉,万物都有情,所见之物似都在悲己之悲,便可怜可亲了。
链读:
组图:初夏的恩高
蓝天之下(谭本贡摄)
双子楼
白云朵朵
龙凤呈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