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有地摊,就没有《清明上河图》!
展开《清明上河图》,我们随便截取一个细节,就会看到林林总总、各式各样的地摊。
《东京梦华录》记述,汴梁宫城朱雀门外,“当街(卖)水饭、熬肉、干脯”,是饮食一条街;马行街北则是药铺医馆一条街,如“山水李家,口齿咽喉药;石鱼儿、班防御、银孩儿、柏郎中家,医小儿;大鞋任家,产科”。最豪华的店铺是“金银彩帛交易之所,屋宇雄壮,门面广阔,望之森然,每一交易,动即千万,骇人闻见”。
传世名画《清明上河图》,描绘了北宋汴京的繁华图景,堪称古代“地摊经济”的集大成者。可以说,没有地摊,清明上河图也就失去了灵魂。
从《清明上河图》中我们可以感觉到,不仅仅是发达的城市给了小商贩维持生计的机会,但反过来说可能更加恰当:是无数的小商贩创造了宋代城市的繁华与市井生活的烟火气息。
每一天,宋朝城市在叫卖声中迎来日出——五更时分,小商贩“趁朝卖药及饮食者,吟叫百端”;又是在叫卖声中降下夜幕的——小商贩“顶盘担架卖市食,至三更不绝,冬月虽大雨雪,亦有夜市盘卖”。如果没有小商贩,城市该多么单调,多么死气沉沉!
陈寅恪先生说:“华夏民族之文化,历数千载之演进,造极于赵宋之世。”今天大多数的历史学家都相信,大约在11世纪发生了一场“唐宋变革”:中国历史从中世纪的黄昏转入近代的拂晓时刻。宋朝人过着“宋瓷一样精致的生活”,当时的社会、经济、科技、法政均达到了相当的文明程度,接近现代。
(图文/源于网络综合)
赞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