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盘人文 ‖1548】微小说 · 宁夏彭阳 任万龙——《​务工者》

                
务工者
 ‖宁夏彭阳   任万龙
小说天地        
鄂托克旗的大风已连续刮了好几天。今年不知怎么了,风特别多,间隔几天就刮起了风。老王与工友们自开工以来,整整奋战了两个月了。从末春的春寒料峭、乍暖还寒过渡到了初夏的草长莺飞、燕语鸠鸣。时间就这样一点一点、悄无声息的从指缝间流走了。
老王踩着脚扣系着安全带正在电杆上汗流浃背的专心的干着活。今天是停电活,时间紧,任务重,按时要送电,送电时间要求在19:00整,赶19:00前必须要结束战斗。工作负责人刘峰穿着黄马甲拿着对讲机小疾步前前后后一刻也不得停歇,他既要负责现场所有的工作:包括工作票的填写、安全措施的制定、任务的分配、人员的调动等等,还要应对上面领导的突击检查,可谓真是大忙人一枚。“小武、小刘、小杜你们几个准备放线,赶中午把线放开,吃过饭下午就能紧线了。”刘峰一边疾步的走着一边用极快的语速说道。“记得都把对讲机打开,围栏、警戒带都围好,知道了吗?”“嗯,知道了”。
老王终于从杆子上下来了,脚扣向远一踢,安全带两把一解,屁股一蹲就坐在了安全带上。“啊呀,稍微歇缓一下吧!”出门在外讨生活的人们,生活从来都不容易。年初早早的离开家,到几百几千里外靠出力气挣点钱。其实那个行业都一样,你想挣多一点钱,就得动脑筋,学技术。老王今年四十多岁了,是个大黑高个,身体很壮实,看着都有劲。老王在电力行业干了十多年,也算是个老江湖了。从最初的地面工、学徒工做起,一步一步的干到了技工,从最初一个月的二三百块钱到现在一个月一万多。当然这与社会进步有必然的关系,中国现在已是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尤其近几年经济更是增长迅速,工人工资也必然水涨船高。
“都过来耐张杆这儿吃饭”刘峰用对讲机大声喊道。工人们陆陆续续的都来了。小武抻着脖子向菜盆子里看了一眼,嘟囔道:“天天都是这个菜,吃的人烦死了。”不情愿的铲了点米饭,舀了一勺菜,就蹲在墙边吃去了。“管它啥饭呢,吃了再说”老王应着小武的话说道。这几天饭都是在工地吃呢,因为是停电活,时间紧。工人们吃罢饭,有的随便在墙角寻了一块地方就躺平了,稍一会便鼾声如雷,有的即使躺下了也还在刷着快手。其他人就都挤在车里,或半躺着,或干脆坐着只眯着眼,或也是不停的翻看着手机上的小视频。
中午还是风和日丽的天气,只过了一个小时狂风卷着黄沙就呼呼的吹开了,在墙角休息的工人被迫挪到了稍避风一点的地方。刘峰见状不妙,拿着对讲机喊道“都起来了,早点干完早点回家。”工人们不情愿的慢吞吞的向着各自的任务点走去。小杜抱怨道“这么大的风,就该取消任务。”老板向这边走来,正好听到了,就瞪着大大的圆眼说道“今天就是刮刀子都得按时干完活,送上电。”“快干活去。”小杜尴尬的笑了笑,应了一声,就快步向自己的任务点走了去。
老王站在耐张杆上,熟练的将紧线工具一一准备好。即使狂风像焦躁的野马怒号嘶吼,令人心生恐慌、畏惧,老王在杆子上也依旧稳如泰山。刘峰见一切准备就绪,用对讲机命令道“开始紧线,在未端杆的人员注意看着”安全员小林应声道“好的,可以起线。”只看着两根边线缓缓的应声而起。这边紧线依然用的是传统的手工紧线,横担上挂着两只1吨到2吨之间的手扳葫芦。老王将葫芦调到适当位置,解开线夹、夹线、紧螺丝、松葫芦,一气合成,看着都赏心悦目。不一会便将四根线紧好了。“所有技工登杆接引流。”刘峰焦急的喊道。只听脚扣咔咔的声音此起彼伏。
天色慢慢的暗了下来,风也渐渐的停了,今天的工作已接近尾声。老王略显疲惫的从杆子上下来,整理好工具,放在了皮卡车上。其他人也陆续完成了手里的工作,都集结在刘峰这儿。“人员都到齐了没?”刘峰问道。“都到齐了”安全员小林应声道。“好,那咱们现在开班后会”。作业人员站好队,刘峰拿着工作票用不太标准的普通话一一点了名,说了一些注意事项,总结了今天工作中的一些问题。“今天工作按时完成,兄弟们都辛苦了,散会。”“回去时,开车都慢点。”刘峰嘱咐道。刘峰暂时还不能走,他还要协助供电所送电呢。所有人员回到驻地,
已到了晚上八点多快九点了。匆匆的洗漱了一番,吃了饭,迫不及待的就躺倒在了床上,一天的日了就这样结束了。打工人的生活就是这样单调且重复,每天醒来是工地,晚上回来就休息,除了看看手机,好像再无别的事可干。于老王来说,打工的生活虽然苦点、累点,但是家里有妻儿老小在念着、盼着,生活总是有奔头。想家了,晚上回来给家里打个视频,问候一下老人,谈谈孩子的学习,再和妻子说几句贴心的话。老王心里就很知足,睡着了都能笑醒。有多少打工人和老王一样,有疼爱着自己的慈眉善目的二老,有牵挂着、爱着自己的贤惠的妻子,一双可爱的儿女。这也许就是平凡人的幸福生活的模样。
任万龙,固原市彭阳县人。爱好文学。

任万龙】固原市彭阳县人,爱好文学。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