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八月里看巧云

看     巧      云

农谚道:“七八月里看巧云。”儿时的我只知道在南园子里仰头看云,却不知道巧云是什么。七夕那天奶奶给我讲了《牛郎与织女》的神话传说,我才明白了巧云的涵义。

在立秋之后,西风一刮,天气从此就凉爽了。不久,一入了农历七月,就会觉得天高云淡了。白天,在蓝色的天空中,时而飘来几朵白云,时而飘来几缕云丝,云卷云舒。特别是在日落的时候,彩云飞处,霞光满天,如诗如画,赏心悦目。最令人心动的是看那火烧云了。当太阳落山的时候,西天上的云,恰似突然着火了,烈火熊熊,烧红了大地,烧红了半边天,也把我的心烧红了,滚烫,滚烫的。我再也忍不住激动的心情,就去问奶奶:“奶奶,你看天上的云彩,真好看!啥叫巧云,是咋来的?怎么一会儿就像着了火,把天都烧红了呢?”奶奶答道:“天上的云是织女织出来的。织女是天上王母娘娘的外孙女。她勤劳善良,心灵手巧,织出一手好锦缎,世上的凡人没有一个能比上她的。她织出的锦缎就是天上那些彩云。白天刚织出的锦是白色的,当日出和日落的时候,让太阳一烤,就变成了五颜六色的彩云了。有时,一不小心,就烤着了,这些彩云就着火了,人们叫‘火烧云’。”我惊讶地说:“呀,这么神!今儿是啥日子?”奶奶笑了笑,答道:“今儿是七夕,又叫七巧,是牛郎和织女相会的日子。”听了奶奶的话,我恍然大悟:“怪不得七月的云彩特别美,人们就称作‘巧云’了。”我依偎在奶奶的怀里,一边看西天上的火烧云,一边听奶奶讲着牛郎和织女的神话故事,自我陶醉在浪漫的神话世界里。

自从听了奶奶讲的这个古老的神话故事,我就对云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巧云不仅激发了我的好奇心,也启发我的想象力。儿时的我是活在神话里,是听着奶奶讲着神话长大的。因此感到神话特别浪漫、有趣、有魅力,我得知巧云是织女织成的,不仅满足了我的好奇心,还得到了一种美的享受。可以说,儿时在南园子里看到的巧云,是绚丽多彩的,也是变幻莫测的。对我来说,巧云是最有吸引力的,它几乎使我着魔,一天不见它,就想得慌。

在一年四季中,除了太阳、月亮和星星,云是最为常见的。云不仅装点着天空,使天空更美。还与风雨关系极为密切,俗话说:“天上无云不下雨,海上无风不起浪。”“风起而云涌”,这就足以说明,风与云的相互关系了。在奶奶讲的那些神话给云涂上了一层神秘的色彩,爷爷又给云增添了一些浓厚的趣味。

有一天,从早上开始,日出东方,扫尽残星,云消雾散,可见一轮红日和朝霞万道。若天边再点缀上几片彩云,这幅画卷就更加完美了。听奶奶说,太阳是从我家东面的凤凰山上升起来的。山里有只金凤凰,它必须听到三声鸡叫,才能被引出来。凤凰在山上飞舞,太阳才会露出红红的笑脸。我只听到鸡叫,却从来没见过凤凰翱翔,只好凭借想象了。奶奶对我说:“凤凰是神鸟,凡人是看不见它的。”

日到中天,阳光又狠又毒,恨不得把人烧烤了,在这时候,天上偶尔飘来几朵白云,把太阳一遮,就像撑起了一把大伞,给人遮挡住强光,免受光的辐射之害。然而你看那朵白云却被太阳烤糊了,变成了灰黑色,还镶着一圈金边呢!

到了下午,日已西斜,天边上的云朵始见增多,飘飘悠悠的,渐行渐远,就像一些大棉团,白白的,边缘还毛茸茸的。我想若是落在地上,就可以做很多床大棉被了。若纺成线,织成布,母亲就不愁做新衣了。一会儿许多云朵又被揉成一块块大白面团,我想,假如它们都落在地上,要蒸多少大白馒头?可供全村父老乡亲们一年都吃上大白馒头,就不用常年光啃那些像牛舌头一样的高粱面饼子了。想到这里,我觉得自己很可笑,一个小孩子家怎么光想到吃和穿,也想过上好日子。在这时候,又飘来许多奇形怪状的云朵,有的像睡懒觉的小白猫,有的像淘气的小白狗,有的像奔驰的骏马,头上的马鬃也飘起来,有的像游鱼,有的像飞鸟等等,似像非像,还不断在变化着。我问奶奶:“云为啥能在天上飘,还变来变去的?”奶奶说:“是风婆婆吹的。”我不禁感慨地说:“风婆婆咋那么厉害,真能吹呀!”奶奶说:“可不,她也是神,她只轻轻的一吹,云朵就飘起来了;她再仔细地吹,就把一朵朵的云彩吹成了各种形状;再使劲一吹,就把云朵吹跑了,也不成形了;有时候,云朵又大又厚,就吹不动了,落在地上就变成雨了。”我说:“我明白了,她吹出来的是风,云在天上飞,一落在地里就是下雨了。”

夕阳西下,西邻家的屋山遮挡了我的视线。于是我就爬过圩子墙,越过墙沟,又登上了南崖头去看落日,看红霞,看火烧云。我想,今天的火烧云一定很壮观,但是出乎意料的是,不知何时,西天上已涌起了许多灰色的云,遮住了夕阳。在灰色的云上面连着三条云彩,两边的云条,就像大鹏展开的两只翅膀,而中间似乎是它的头和脖子。在这时候,我手舞足蹈地欢呼着。我想:这若是只大鹏,我就骑着它,扶摇直上九天了。遗憾的是,不一会儿,大鹏展翅逐渐变模糊了。然而,在其下面,灰色的云层里,都隐约显示出一条翻江倒海的乌龙。只见其首,而不见其尾,身上的鳞片和龙爪也仅是时隐时现的。虽然没见夕阳、晚霞和火烧云,但是意外地发现大鹏展翅和乌龙闹海的云中奇观,我也就心满意足了。

回到家中,我把这两大云中奇观讲给奶奶听。爷爷刚下坡回家,他一边洗脸,一边听我和奶奶拉呱。奶奶说:“你看到的奇观,那只不过是风婆婆吹的而已。”爷爷说:“什么年代了,还净说那些不着调的事,只会哄小孩儿,让他什么时候长大呀?孩子快上学了,以后要教他点儿持家之道。”爷爷这么一说,奶奶就不好多说了。爷爷笑了笑,一把就把我搂在怀里,亲亲我的脸蛋,说:“你只顾看景,不知道天要下雨吗?”我惊奇地问爷爷:“真奇怪,天还好好的,你咋知道天要下雨呢?”爷爷说:“若是天不下雨,那才奇怪哩!农谚说:‘云彩接太阳,必定下一场。’刚才你去看云,太阳是不是被云彩接走了。你就看不到日落西山,也看不到火烧云了。农谚还说:‘早看东南,晚看西北。’早上东南上没许多云,今儿白天就没有雨,傍晚西北上云彩多了,又是云彩接太阳,注定要下场雨了。至于今夜还是明儿,俺就说不准了。”听了爷爷的一番话,我心里还是半信半疑的。吃罢晚饭,奶奶收拾饭桌,我就帮爷爷收拾院子。把怕淋的东西,搬进屋里;不易搬动的东西就用席子盖一下,还压上块石头,以防被风刮跑。我望了望天空,天完全黑了,不见有星星眨眼。果然,没等天亮,就“哗哗”地下起雨来了。

在第二天早上,起床后,我对爷爷竖起大拇指,说:“爷爷,你真神!俺服你啦!”爷爷把白胡子一捋,咧开嘴,就“哈哈哈”地笑起来。他说:“不是俺神,是农谚说得在理,也很灵。农谚是咱庄户人用简单通俗的话,反映出农人经验和道理。是先辈们流传下来的固定语,既好懂又好记。用起来又方便,是个传家宝。”爷爷还说:“咱庄户人祖祖辈辈在地里刨食吃,靠天吃饭,整天要看着老天爷的脸色,还得数着节令过日子。农谚道:‘人误一时,地误一年。’一旦耽误了农时,地里的庄稼,一年就没了收成,全家就得挨饿。”我问道:“天老爷的脸色是啥呀,节令又是啥呢?”爷爷说:“天的脸色不就是阴和晴吗?节令就是二十四节气,一年有四季,分为春夏秋冬,春耕、夏播、秋收、冬藏;一年又分成二十四个节气,如立春、立夏、立秋、立冬都是二十四节气里面的,也是四季里面的第一个节气。二十四节气的划分最适合咱北方地区,主要是黄河中下游区域。”我又问道:“哪些农谚与天气有关呢?”爷爷答道:“多得很,主要有以下常用的几条:‘八月十五云遮月,正月十五雪打灯。’就是说若是中秋节晚上阴天,元宵节就会下雪了。‘刮下春风下秋雨。’就是说春风和秋雨关系密切,春风刮多了,下秋雨也就多。‘有钱难买五月旱,六月连阴吃饱饭。’五月麦熟不宜下雨,雨多了就会烂麦子,收成减少;到了六月应是雨季到了,夏天的粮食作物正需要充足的雨水,就能保丰收。另外还有‘豆子开花,地里摸虾。’豆子开花正是雨季,地里会涝的,能摸到鱼虾的。‘天上钩钩云,地上雨淋淋,六月北风,当日雨。’夏天一般多是刮南风,一旦刮北风,当天就会下雨的。‘云彩往南,雨连连;云彩上北一阵黑;云彩上东,一阵风;云彩上西披蓑衣。’ ‘西边的雨,轻易上不来,上来就没锅台。’是看云的行走方向判断有雨无雨和雨量大小。‘坷垃云,晒死人。’早上天上出现像土块一样的云,今儿一定是大晴天。‘春冷下雨,秋热下雨。’是气温对四季天气的影响,在春天遇到冷风就下雨,在秋天遇到天热就下雨。最后是‘七月十五定旱涝,八月十五定太平。’就是说:‘一年之中的雨量多少,到七月十五就见分晓;而到了八月十五,一年的雨量多少就更明确了。不旱不涝,风调雨顺的就是太平年了。’”爷爷一口气给我讲了这么多条农谚,并嘱咐我牢记在心,说以后过日子,很有用的。我的童年还是农耕文明时期,不仅生产力落后,农村还没有天气预报,只能靠自己看天劳作。爷爷一辈子脸朝黄土,背朝天。靠在地里刨食吃,积累了许多农耕经验。他通过大量实践,灵活地运用以上农谚,从事农业生产劳动,获得良好的成效。在大田里,我亲眼所见,天气突然变化,阴了半边天,他能准确地判断出哪块云彩能下雨,也能判断出哪些云彩没有雨。从小我就很崇拜爷爷。虽然他是个老实巴交的农民,但是他是个勤劳、忠厚、善良的人,也是个有智慧的人。爷爷教我的这些农谚,后来我在回乡务农期间得到了充分实践,是很有实用价值的。虽然,现在随时随地都可收到天气预报了,但是这些农谚仍是传家宝,应当传承下去。

后来,我长大了,远离了故乡,才感到故乡的云是最美的。其实,无论天涯海角,还是身居闹市,我都能遇见像故乡一样美的云彩,但是,云的质量已发生了深刻的变化。由于大气严重的污染,生态环境也被破坏。造成酸雨、沙尘暴及旱涝灾害的频频发生。无论是蓝天和绿地都失去了原有的颜色。因此,仅凭农谚去预测天气及预报自然灾害已是远远不够的。只有靠先进的科学技术,如卫星云图的分析来预测和预报天气变化。“天有不测风云。”当今风云变幻多端,晴少阴多,不是旱就是涝,不阴不阳,不好不坏的天气居多。在一年之中,时有雾霾笼罩大地,使人感到郁闷,甚至窒息。遗憾的是,爷爷还没来得及教我如何面对世上的不测风云,就离开了人世。只有靠我自己以本真生命去体验和感悟,从那些过眼烟云,进行反思,去提升人生境界。

穿越六十年的时光隧道,我仿佛又在南园子里看到天上那些飘来飘去的云朵;又在南崖头上看到了大鹏展翅和乌龙闹海的云中奇观;也看到了当年的漫天彩霞和火烧云;又听到奶奶讲神话故事和爷爷讲农谚。使我又回到了儿时的神话世界里,享受童年的快乐与幸福。而今,南园子早已是人去物非,再也寻找不到自己童年在南园子的踪迹,只能找回一点儿最初记忆的碎片,我捡起这些碎片,如获至宝,又陶醉在儿时的神话世界里,做了一次灵魂的回归。

“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经历了生活的磨难,步入老年的我已少了许多天真与浪漫;多了些成熟与现实。尽管故乡的云依然绚丽多彩。但是,如今谁还能耐心地听奶奶讲那些古老的神话传说?谁还相信云是仙女织成的?而今,我才感悟出:故乡的云是父老乡亲们用自己缠绵不断的乡愁织成的。也织上了许许多多的故乡梦和故乡情,牵挂着多少远方的游子呢?

作者:庄悦新,山东潍坊人。有300余首新古诗在报刊发表,曾在全国诗文大赛中获奖20余次,著有诗集《探灵集》第一卷《冷月花魂》;发表散文30余篇,散文《南园子》获蔡文姬文学奖一等奖。现为中华诗词学会会员,中华伏羲文化研究会会员,山东省散文学会会员,山东省作家协会会员。

(0)

相关推荐

  • 云朵摄影

    最近北方雨多云多,各位小可爱的家乡下雨了吗? 这种天气是非常适合拍云朵的,为了应景,今天的干货就来总结5条云彩的拍摄技巧 01 注意云的形状 一般来说,当没有风或是风较小的时候,云彩的形状是一朵朵的, ...

  • 烛影深| 美丽的清晨

    美丽的清晨 Table qing in Xining 作者|烛影深(青海)主播|幽兰香 沉睡了一夜的夜终于渐渐从天边破晓开来了,天渐渐也亮起来了.天边的火烧云红吞吞的,漆黑的大山顶上一层层火烧云从山边 ...

  • 艺术家将剪影放在云彩旁边,创造出这些令人惊叹的作品

    怎样才能把云朵拍出新意?不妨学学艺术家Lân Nguyen的做法,你只需要借助一些剪纸或物品,再加上巧妙的借位,就能拍出与众不同的云朵照片. ............................. ...

  • 李文全随拍:守望,经常在一垄农谚里收割云朵

    李文全随拍:守望,经常在一垄农谚里收割云朵

  • 小学五年级下册作文范文7篇

    景物描写在记叙文写作中往往是必不可少的.可是许多同学在写作中不懂得景物描写的特点,有的描写模糊不清,有的分不清主次,有的缺乏情感,出现了许多不应有的败笔.今天王老师给各位学生们准备了一些关于自然风景的 ...

  • 微子 | 七月七,看巧云

    七月七,看巧云 文|微子 日子渐渐挨近七月,突然下了几场大雨,把天洗得瓦蓝瓦蓝的,像一块蓝宝石润着水色.而天边,飞着各种各样的云,浓的肃穆如山,巉岩崚蹭:淡的如风吹墨痕,随意绘成飞禽走兽.田园城郭,并 ...

  • 春之声丨赵自力:站在春风里看云

    小时候,最喜欢做的事,就是站在春天的路口,伸手去捉风. 如果哪天风带着暖意,心底就无比高兴. 因为春风一来,各种好吃.好看.好闻的就陆陆续续地来了. "吹面不寒杨柳风",春风是温柔 ...

  • 散文||“云”里“雾”里看变化

    "云"里"雾"里看变化 李娟||安徽 众所周知,近几年,为了方便购票,12306.微信及支付宝等各种App都可以买票.以前如月出行时也利用手机的各种APP买过票 ...

  • 【北京诗词】No.61448期B版||​你看哪些云 作者:郭巧林

    北京诗词 欢迎您的阅读 <北京诗词>属于新古典主义诗词流派,主要发表古体类诗词(含仿古体诗词),兼发优秀的现代诗歌散文小说评论等纯文学作品!我们希望大家能继承和弘扬中国传统文学,努力研究创 ...

  • 原创《秋雨》文/悦人嫦娥躲在云里看牛郎织...

    原创<秋雨> 文/悦人 嫦娥躲在云里 看牛郎织女鹊桥相会于七夕 想到还在人间的后羿 泪滴纷纷扬扬在天地 万物葱郁,硕果累累 洗條后的群山分外妖娆 摆满果品的供桌后面 是无数虔诚加上善良的默 ...

  • 「写作坊·美文」李巧云|又见栀子花开

    作家新 干线 又见栀子花开 绿色的叶子簇拥着白色的花朵在风中轻轻摇曳,阳光在花丛中跳跃,泛着星星点点的光,花香清幽,而我思绪纷飞,恍惚间,姥姥笑吟吟地站在我的对面,"孩子,栀子花开了!&qu ...

  • 地产建筑企业文件管理要求太高?看企业云盘的解决之道

    房地产建筑业以项目为中心的运作模式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在项目推进过程中,需要建设者.设计师.环境影响评价.建设者.监理等相关方的配合,需要通过项目管理协调各方资源,实现项目的预期目标.在项目过程中,多方 ...

  • 如何解决身体里看不见的痰?北京中医药大学专家带来护肺小方子

    如何解决身体里看不见的痰?北京中医药大学专家带来护肺小方子

  • 画过上万人长卷后,改画岩壁长卷,黑乎乎的裂缝却让人不敢往里看

    画过上万人长卷后,改画岩壁长卷,黑乎乎的裂缝却让人不敢往里看! ▲赵寒翔30米长卷<民工潮>(局部放大). 1.一幅长卷画了3年,人物多达上万人 画家赵寒翔,是个怪人,不只是因为他的画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