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本关于生命、死亡和尊严的书,建议做好心理建设再打开
2017年大火的迪士尼动画《寻梦环游记》,让“死亡”这一话题重回公众视野。该电影的灵感来源于墨西哥的亡灵节。
死亡议题在东亚地区也受到关注。2008年的第81届奥斯卡金像奖最佳外语片奖《入殓师》讲述了离死亡最近的职业——入殓师的生活。影片以一名入殓师新手的视角,去观察各种各样的死亡,凝视围绕在逝者周围的充满爱意的人们。
科技迅猛发展,医疗技术不断提高,但“死亡”与人类而言,依旧是一个谜。何谓死亡?是像在《寻梦环游记》的设定,若现实中的人还对亡灵有祭奠和牵挂,那么这个人就还不算真正的死亡。还是像中国民间传说中的喝了“孟婆汤”,就会忘掉过往的爱恨情仇。抑或是像柏拉图在《理想国》中描绘的,灵魂进入肉身时会忘记过往的经历。
死亡是一个令人生畏的谜,每一次与死亡议题的临近,总是意味着人的离去,联系的中断,死亡总与悲哀和伤痛相连接……当面对死亡,我们更多是恐惧、回避、厌倦,但对死亡的理性认知不可或缺。
死亡认知,是一个关于生前、死亡过程和死后的认知图式、信念信仰和意义体系。我们相信死亡是什么,实际上就是相信我们自己是谁,我们的来时路在哪里,我们的过往如何,这些都是猜测死亡之谜时死亡教给我们的人生智慧。
你不知道的关于死亡的真相
人类精神现象的消失并不像人们想象的那样:在死亡发生的那一瞬间,人就什么都不知道了、什么意识都没有了。
生死学研究发现,人类死亡的发生其实有一个过程,人的味觉、视觉、听觉、意识的消失不是一刹那间发生的事情,而是持续发生的过程,它就像人的生理现象一样,虽然某人被医生宣告了死亡,但是他的毛发可能还会继续生长。
也就是说,死亡并不是生命的骤然结束,而是一个从生到死的过程,即死亡是从生到死的过渡,是一个连续进阶的过程,是一个物质从量变到质变的过程。
人类死亡是一个过程,这个过程需要得到人们的理解和尊重,因此,在死亡事件我们应该给逝者一定的时间和空间。
濒死期
当人处于濒死期时,肢体开始麻木不仁,人体肌肉弹性开始消失,呼吸开始停止,心脏和血液循环作用减弱,以至于开始长期昏迷。这个阶段的人仍有可能恢复知觉,并活过来。
此时,人体各系统的功能开始发生严重障碍,人的意识逐渐模糊或消失,各种生理反射减弱或迟钝,血压下降,心跳、呼吸变弱或出现叹息样呼吸。
濒死期病人表现不一,有的表现相对平静,这是由于其生命功能衰弱,像安眠了一样;有的则四肢抽搐痉挛,然后活动慢慢减弱,最后呈麻痹瘫痪状态。
人的濒死过程持续时间长短不一,从数秒到数小时不等。通常,年轻力壮的人较年老体弱者濒死时间更长,病死者则是因慢性消耗性疾病较猝死者的死亡时间长,猝死者甚至可以无濒死过程,直接进入临床死亡期。
临床死亡期
临床死亡期由濒死期发展而来,此阶段人的生命力完全消失。人的心脏和呼吸活动以及所有的反射、知觉及感觉开始消失。
这时人的中枢神经的损害已由大脑扩散至脑干,延髓处于极度抑制状态,呼吸、心跳完全停止,血液循环中断,瞳孔散大,各种生理反射消失。
临床死亡期的病人虽然呼吸、心跳停止,似乎生命已经结束,但脑的功能尚未产生不可逆的改变,其组织内微弱的新陈代谢仍然在进行。
临床死亡过程通常为 5-6 分钟,这是由大脑组织对血液循环停止后最长的耐受时间限定的。但在低温条件下,尤其是在头部降温耗氧量减少时,临床死亡期可延长至一小时或更久。
临床死亡可称之为生命整体的死亡或人的生命的死亡,表现为生命功能衰败,死亡机制发生作用,这是不可逆的现象。
生物学死亡期
此时,人体功能和器官进人不可逆转的衰竭。中枢神经系统发生了不可逆的变化(脑干死亡),功能永久停止,组织细胞均已经死亡。
生物学死亡的症状除临床死亡表现外,还有皮肤苍白、肌肉松弛、体表冷却、皮肤黏膜干燥,以及死亡发生后产生尸斑、尸僵等早期尸体现象。
人脑死亡后,个体便进入了生物学死亡,由于人的身体各部位的组织细胞成分不同,人体各部位器官的死亡时间并不相同,这也是器官移植得以可能的原因。
医生从“死者”的身体中取出“活”的人体器官,移植给需要它的其他病人。生物学死亡的发展性标记有身体变冷,尸体僵硬,脱水,眼科特征,以及尸斑等。
一直被忽视的临终关怀
以死亡前四十八小时内出现的症状为例,人们发现“意识改变、四肢冰冷、生命征象改变”三项,最能预测人的死亡。
除此之外,瞳孔固定和放大,皮肤变得潮湿、出冷汗、颜色变暗,进食需求降低,嗜睡,肛门括约肌松弛导致大小便失禁及尿量减少等,都是死亡发生前的一般症状。
针对临终病人在生理和心理上的种种表现,陪护者应如何应对以尽量减轻病人的痛苦呢?
1.对食物和水分需求减少——遵从病人意愿,不强行进食、补水,减少病人痛苦。人到了临终阶段,因吞咽功能不佳或身体无法吸收代谢,或者肠胃功能等生理原因,不宜强行进食,强行进食反而会增加病人的痛苦感。
此时,病人也不应该补充太多水分,水分过多会造成身体水肿、肺积水、心包膜积水、腹水等,使病人感到身体不适。因此,家属不应该强行要求医生为病人补充点滴,而是应当适当减少水分给予。
2. 不受控制的躁动不安的情绪一一心理准备与寻求专业人士帮助。到了临终期,病人往往会呈现出躁动不安的情况,医学上称这种现象为“谵妄”,这时候病人的行为举止已经不能自控,例如会出现拉扯输液设备、脱掉衣服、手脚乱动、方向感丧失、语无伦次、欲起身行走却无能为力等状况,这些现象会给陪护的家人带来极大困扰,但是陪护者要理解这种现象并非病人所愿,而是由于其无法自控造成。
通常,造成谵妄的原因有电解质不平衡、肿瘤本身、水分失衡、药物副作用等,这些因素都是病人无法自控的,他们有时甚至不能意识到自己的行为,因而无法加以纠正,因此,对临终者的种种怪异举止家属要有心理准备,不要过于焦虑和激动遇到无法平复的情形需要寻求专业人士帮助,给予镇静药物让病人入睡,缓解病人的躁动症状。
3. 手脚冰凉、皮肤出现紫斑一一注意病人体表温度、适时正确保温。当病人进入临终期,血压下降,血液循环变差会出现休克症状,此时,皮肤变冷,冒冷汗,身体承重处(如靠床处的背部、臀部、足跟等)皮肤颜色变深,甚至出现紫斑。
此时,我们可以适当地为其增加被褥以保暖,也可提高室温,但要注意让病人平均受热。注意不宜直接用电热毯对皮肤加热,以免造成烫伤。及时翻身,为其按摩,增加病人的安定感,促进血液循环。
4. 大小便失禁一一及时护理,减少病人身体负担。由于终者下体周边血流供应不足,造成控制解尿与排便的神经肌肉系统失去功能,导致大小便无法控制。在这种情况下应提前准备好尿布等护理用品,及时更换。当病人皮肤浸润在排泄物中时,要注意病人的肛门及私处的皮肤,注意清洁和消毒。有些病人尿量减少,属于正常现象,不一定要插管协助排尿,此时应尽量减少病人的身体负担。
5.呼吸困难、嗜睡。临终病人通常呼吸比较浅且快,有时会出现呼吸不畅,甚至出现张口呼吸、暂停呼吸等现象,此时要适时调整病人的身体位置,将床头摇高或用枕头调整,使病人处在较舒服的姿势。注意室内空气温度,保持病人口腔适度湿润。临终病人嗜睡现象比较常见,睡眠时间会越来越长且不易叫醒,这与人体大脑血液循环不足,机体代谢衰败有关,因此,陪护人员无须刻意叫醒病人,需注意病人基本的口腔清洁、皮肤清洁等。
6. 濒死噪音(死亡喉音)。这是临终病人特殊的临床症状,可见于 23%-92%的濒死病人。通常,这种现象发生于死前 17-57 小时内,由于人体的喉头肌肉逐渐松弛无力,无法有效清除口水或肺部分泌物,呼吸时震动喉部肌肉,从而形成嘈杂的呼吸声音,感觉像要被水溺死了一般。
此时,病人大多陷入了昏迷状态。这是个基本的濒死过程,此时可以适当抬高病人床头,协助适当翻身、摆位,降低音量,但是可减少不必要的药物给予,不要刻意消除濒死噪音。
在直面死亡的过程中自我超越
人类战胜死亡,不是让死亡消失,而是让人们恐惧死亡的情绪得到缓解和克服。超越死亡也不是要越过死亡的命运,改变死亡到来的脚步,而是在对死亡有清醒认知的前提下,面对死亡做好准备,与死亡达成和解,虽死而无惧。
人类超越死亡有许多方式,即帮助人们克服死亡恐惧、缓解死亡焦虑的方式有很多种,但无论是哪一种,人们都需要确立起一系列的死亡认知和信念,并在生死之间找到意义和价值,真正感受到意义和价值带来的力量与支持。
如果人心中有一种力量足够强大,强大到可以让人们忽视死亡,让人认为失去生命不如失去它更令人害怕,守护它比守护自己的生命更重要,那么,这种东西就是可以帮助人超越死亡的东西,这种东西具有的力量就是鼓舞人心的精神力量。
人类要想真正超越死亡,必须相信这世上确实有一类东西,它们具有恒久的价值,拥有强大的精神力量一一这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信念(或信仰)。
在死亡面前,没有强大的信念是无法过关的!强大的信念是支撑人们自我认知、自我认同、自我超越的基础。换言之,在死亡面前,自我之中有什么东西足以支撑人们屹立不倒,这类东西就是我们信念的内容,也是自我概念的核心内容。
在人类追求不朽的模式中我们看到:但凡属于入世不朽的追求模式,人们想要借助的东西或者说帮助人们实现不朽的东西实际上并不是不朽的,人的肉身、名利、财富、权势、血缘宗族等这些世间之物本就是有朽的。然而,人们却试图借助它们来实现自己不朽的追求。
这其中的矛盾之处在于:有朽的东西如何可能帮助人们实现其不朽呢?如果不朽的东西必定是不变的、永恒存在的,那么,世间所有事物皆是可朽的,人们追求人世不朽就是不可能的。
可是,我们还要看到另外一个问题:人类追求不朽其根本目的或许不是希望自己一成不变、永恒存在,而是希望自己能够超出死亡规定的生命长度和生存限度。
也就是说,死亡要来,其实并无大碍,只要在死亡发生后,仍然有一些与自己相关的东西可以持续留存下去,或者哪怕并没有实际上留存下去,只要人们认为可以留存下去,或许就达到超越死亡的目的了。
人类追求不朽,这不是个事实性判断,也不需要通过结果来确证其正确性,它是人的一个希望,一个超越死亡的希望。人希望可以延续自己的生命、精神或其他遗产。
因此,面临死亡威胁的人的各种不同需要常常会被最大限度地宽容、满足,甚至在人死之后,他生前的有些厚望还会变现成一些随葬品或者告别礼物。
人们在世时关切的各种事物都有可能成为人们最后超越死亡的依据,因为这些东西不光是一些具体物件,它们还是与人的自我有着实质性关联、有着意义的属于我的个人世界的一部分。
对不朽的追求和自我概念的核心关切是人所共有的,不过,不同的人关切的对象和追求不朽的方式却相差甚远。身体型自我概念、心理型自我概念、社会型自我概念都可以让人们在死亡面前找到他们认为必须坚守的东西。
比如说,有的人临死前坚持要把自己打扮得漂漂亮亮的,有的人死前还要寻找一处舒心或熟悉的临终环境,有的人哪怕是死也要护住自己的孩子,等等。
人们之所以会这样做,与他们的自我概念与不朽追求的模式有极其重要的关系,只要人选择了一种特定的方式,就可以在其中找到超越死亡的信念、行为习惯、生活方式等。
因此,这些不同的方式都应该得到人们的尊重和理解,没有必要因此对之攻讦甚至责难。不过,由于不同的人对于生死信念的深度要求不同,在自我超越的过程中接受的东西截然不同。
人类的自我超越实际上就是不断更换自我概念的内容甚至调整核心内容的过程。我们可以看到:在人们的自我概念中,有的人关注世间之物,有的人向往世外之物;有人关注意识的内容,比如关于身体的意识、关于心理的意识、关于社会的意识,也有人只关心物质层面的东西;有关注认识对象作为自我概念的人,有关注认知主体作为自我概念的人。
因此,强调人们生死信念的来源时,我们必须清醒地认识到一点:作为认知主体的自我是每个人都无法逃离的,我们甚至很难想象它的死亡,更不能轻易否认它的存在和价值。
人类在不断往上寻求超越死亡的自我概念时,永远都有一个可以让自己心安和停留的地方:那就是人类的纯粹自我、纯粹心灵,即自我意识,它是一切认知和价值的出发点。
在出世不朽的模式中,人们把纯粹自我叫做灵魂或者别的什么名字,甚至有人认为它是永恒存在的,人们称颂它,神化它,都是出于对它特殊地位的尊崇:它本身就是人们超越死亡的一个终极支撑,可以给那些无法满足于人世不朽的人们以信心、力量和希望。
因此,人们只要能够理解和体验到这样一个自我的存在,精神和终极信仰就有了安顿。人可以依靠自身的力量安顿自己的生死,而不一定需要假借外物。
自我死亡加减法
假设某人要死了,或者确实进入了临终状态,我们可以通过对他的自我进行提问,从自我概念层面为临终陪护工作以及帮助他寻找克服死亡恐惧的方法提供线索。
1. 如果我要死了,我最想见的人是谁?
2. 如果我要死了,我最想完成的事情是什么
3. 如果我要死了,我最牵挂的东西是什么?
4. 如果我要死了,我最不能舍弃的东西是什么?
5. 如果我要死了,我最想留下的遗言是什么?
6. 如果我要死了,我最需要的东西是什么?
7. 如果我要死了,我最不喜欢的东西是什么?
8. 如果我要死了,我最不想见的是什么人?
9. 如果我要死了,我最不想做的事情是什么?
10. 如果我要死了,我最不需要什么?
今日活动
死亡这个话题让人忌讳,但是却谁都逃不开,小北想问问你怎么理解死亡?如果真的到了那一天打算怎么面对?在留言区随便说说吧,小北将会挑选2位幸运读者赠出今天的主题图书《死亡是什么》。
-End-
编辑:思薇 黄泓
观点资料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