顾伯华急性阑尾炎变证治验心得

作者:美国洛杉矶 顾乃强教授

十多年来,家父顾伯华运用复方大黄牡丹汤及创制锦红片,治疗急性阑尾炎取得了较好的疗效,同时对本病变证的治疗积累了丰富的经验。本文重点介绍家父治疗急性阑尾炎常见并发症中的四大变证──弥漫性腹膜炎、阑尾脓肿、盆腔脓肿和中毒性休克的经验。他总结出“通”“润”“辨”“变”四个治疗原则,现总结如下。

一、病在六腑,以通为用

急性阑尾炎属中医学“肠痈”的范畴。《素问·五藏别论》曰:“六府者,传化物而不藏,故实而不能满也。”它的特点是“以通为用”。因此,对各型急性阑尾炎患者的整个治疗过程,均以通里攻下为治疗原则。绝大多数患者服用芒硝、大黄通下之品后,症状和体征随泻下而得缓解。家父在通法的运用中体会到:芒硝、大黄的剂量不必过大,药后得利即止。如剂量过大,致泻下次数过多,将有伤正气。特别是对阑尾炎疑变穿孔,或阑尾脓肿尚未局限者,通里攻下药更要酌情慎用,否则易致炎症扩散而诱发穿孔。但当阑尾穿孔合并腹膜炎,出现心下硬满、手不可近、便秘无矢气的阳明腑实证时,通里攻下宜重用、早用。除了重用芒硝、大黄外,尚可加用甘遂末,最大用量达2.4g,经胃管注入,同时用大承气汤灌肠滴注,双管齐下,可以起到釜底抽薪、急下存阴的作用,有助于麻痹性肠梗阻的解除。而梗阻的解除不仅有利于中药的吸收以充分发挥药效,更有利于炎症的控制,有利于纠正水、电解质平衡的失调。由此可见,应用通里攻下法治疗阑尾炎变证时,必须分别情况,辨证运用。

本病虽以里热实证居多,但因寒实或气血虚弱亦可致痈,所以对通下药物的选用,不能局限于芒硝、大黄寒下,溫、清、补、消法亦能治痈。

如因寒积而得者,必须采用温则使通的治则。

病案:钱某,因急性阑尾炎入院。服用生大黄24g,但未能通下,腹痛也未缓解。经家父辨证分析,患者苔腻质淡,脉象沉伏,询其平素喜食冷饮,饮冷过多,脾阳损伤,食滞停留肠胃,以致上焦不行,下脘不通,此时非巴豆峻利不能开其闭。所以在红藤、蒲公英、败酱草、冬瓜子、生薏仁、木香、枳实、川楝子、玄明粉、生大黄的方药中,加用巴豆五厘,协同大黄荡涤下实。此为三物备急丸加减,随即得下痛減。

此外,家父对高年血虚肠燥患者,常加用瓜蒌、麻仁之类,取其润滑缓下;对气机阻滞者,佐以木香、川楝子行气使通;对痰浊食滞者,配合莱菔子、冬瓜子消导使通……通法含义甚广,上逆者使之下行,中结者使之旁达,是通也;调气以和血,调血以和气,亦通也;虚者助之使通,寒者温之使通……总之,通法众多,家父对通法善于辨证应用,故在临床上每获良效。

二、察舌辨津,润燥通腑

《灵枢·经脉》中称:“小肠主液,大肠主津。”津液的变化可以通过舌象的变化反映于外。因此,舌诊在急腹症的辨证中更显示出重要性。家父在治疗肠痈中十分重视舌象的变化,根据他多年的经验:①肠痈患者在治疗过程中,虽然体温未退,但苔腻渐化,是病情好转的先兆。②苔腻不化,且由腻转垢转糙,或转焦黑,是病情还在继续发展,要防生变端。尤其是年老体弱、机体反应差、病史不典型的患者,其阑尾动脉往往硬化,有血供少、蠕动差的特点,因此容易发生早期环死而并发穿孔,而临床体征的表现,又往往轻于实际病理变化的程度,因此通过观察舌象来推断预后,并及时改变治疗措施,可以减少穿孔并发症。③自觉症状虽有好转,但腻苔未净,表示余毒未清,尚有复燃转化的可能,须继续治疗。④舌质转红起刺表示热邪炽盛,津液已伤;若舌质由红转绛,或见瘀斑,往往提示阑尾炎因血运障碍有并发穿孔致腹膜炎的可能。以上经验说明,在中西医结合非手术治疗急性阑尾发的全过程中,除须严密观察患者的腹部体征外,还应密切注意患者的舌象变化。

徐某,男,46岁。入院时为转移性腹痛伴发热,白细胞18.7X109/L,中性粒细胞0.88,拟诊为急性阑尾炎。入院后用通里攻下,清热化湿之剂,药后仅泻燥屎数枚,利而不畅,腹痛减而未除,体温持续不退。家父辨证:患者素有肝病史,苔虽黄腻,舌质红且中剥,属于阴亏之体,热邪伤阴,津液耗损,以致水不济火,身热不退,无水之舟燥难下。于是在红藤、蒲公英、黄连、川厚朴、枳实、木香、大黄、芒硝的基础上加生地黄、玄参、麦冬等养阴增液之品,以配合芒硝、大黄泄热通便。服药2剂后,腑得畅利,腹痛遂减,体温亦退。家父对苔腻而舌质红,湿热伴有津伤之本虚标实的患者,往往采用增液通腑之法,选用增液承气汤加减,以攻下祛其邪,养阴顾其正,注意一个“润”字,达到润而不燥、泻而不伤阴,在治疗肠痈的变证中,收到了较好的效果。

三、瘀热相搏,治当辨证

阑尾脓肿的发生乃由气血失和、气滞血瘀、瘀久化热、瘀毒互结而成。家父认为,“瘀”是本证病理的基本矛盾,根据“血行则气散,气散则痈自消;得温則行,得寒則凝”的理论,提出治疗阑尾脓肿的方法是活血化瘀、破瘀散结。该法用之得当,可以促使脓肿吸收,包块消散;用之不当,则可诱发阑尾穿孔,导致炎症扩散。因此家父又提出对本证必须分清是瘀结还是瘀热,两者的治则、方药、预后、转归均有很大的差别,必须仔细辨证。瘀结型相当于阑尾包块,肿块形成早,全身症状轻,肿块呈条索状,舌象常见紫暗瘀斑,脉多细涩,及早重用活血破瘀散结之品,有利于包块的消散。瘀热型相当于阑尾脓肿,包块的形成较迟,全身症状重,肿块常有波动感,舌质红,脉多弦数。本型患者除了需要注意内动外静,防止脓肿扩散外,在采用凉血活血的同时,须配合清热解毒,待热退痛减,脓肿局限后,即减少清热凉血之品,重用活血破瘀药,以防寒凝之弊。

王某,男,58岁,1976年3月24日初诊。患者转移性右下腹痛1周,伴有高热、恶心。检查:右下腹触及约8cm×10cm大小之炎性肿块,压痛及反跳痛明显,体温39°C,白细胞14.5X109L,中性粒细胞0.9。拟诊为阑尾脓肿。苔腻舌红,脉滑数。证属瘀热型,治以凉血解毒、通腑泄热。方药:大生地15g,紫花地丁、红藤、蒲公英、败酱草各30g,黄连4.5g,牡丹皮、生大黄(后下)、川厚朴各9g。

治疗7日后身热退,阑尾脓肿肿块显著缩小,质转硬,苔腻渐化,脉数转濡。病象提示本证由於热转向瘀结,家父即于上方中去生地黃、牡丹皮、紫花地丁等清热凉血之品,加桃仁、泽兰、红花、穿山甲等破瘀散结之品。药后包块很快吸收消散,仅住院12日即告痊愈出院。

四、正邪消长,处常应变

急性阑尾炎的辨证,虽以里、热、实证居多,但病情转归有顺有逆,临床表现常寒热参见、虚实夹杂。所以在治疗方法上也不能定型立方、千篇一律,必须根据正邪偏胜、阴阳转化以及病情的变化,随时改变治则方药。阑尾穿孔并发弥漫性腹膜炎导致感染性休克,在临床上除出现热、痛、胀、吐、闭等症外,尚可见到神志昏糊、四肢厥冷、面㿠自汗、脉细无力等症,这些热深、厥深的临床证象与内陷证候颇为相似。内陷之证是由疮疡正不胜邪、毒不外溃反陷于里,客于营血,內传脏腑而引起的危险证候。家父根据中医理论,辨证分为火陷与虚陷。前者属于本虚标实,临床上常见高热神昏,肢冷自汗、血压下降,舌红绛,苔黄腻,脉象滑数等热深厥深征象,此为阳气被毒邪暴遏,治宜清营解毒、通腑开窍,治标为主。后者常见身热不扬、肢冷脉伏、自汗淋沥、血压下降的症状,此属阳气欲绝、阴阳离决之象,治当回阳救逆,治本为先。还必须指出,治疗感染性中毒性休克,分清虚实固然重要,但于临床往往虚实夹杂并见,故治疗应该正邪兼顾。家父常说:“证有顺有逆,法有常有变,处常应变,治病求本。”

胡某,女,1978年8月14日初诊。高热腹痛3日,伴恶心、呕吐。入院时体温40°C,血压80/60mmHg,脉率160次/分,神志昏糊,全腹触痛拒按,肌抵抗(+),反跳痛(+),白细胞30.4X109/L。苔黄糙腻,脉弦细数。拟诊阑尾穿孔、弥漫性腹膜炎伴感染性休克。家父根据中医辨证,认为是毒入营血、正虚邪实的內陷变证。予抗感染、抗休克、纠正水电解质紊乱的同时,采用邪正兼顾、标本同治。方药:红藤、蒲公英各30g,黄连4.5g,金银花15g,石菖蒲、生大黄(后下)各9克等清热通腑、凉血开窍,以祛邪治标;另用朝鲜参10g,淡附子10g,龙骨、牡蛎各30g扶助正气。

急性阑尾炎变证盆腔脓肿,有下腹拒按、发热口干、腹泻黏便、里急后重、小便牵扯痛等症状,直肠指检有触痛性包块,舌苔黄腻,脉象滑数。中医辨证属湿热下注。治以清热、解毒、化湿为主。但如出现泻痢无度、身热不降、精神萎顿、肢冷自汗等寒热参见、虚实夹杂的证候,家父则以清热化湿合温运健脾为治,将炮姜、党参、白术、附子等药参于清热化湿之品中,温凉并用取得了较好的疗效。

家父在治疗阑尾炎各种变证的过程中,还十分重视患者的胃气和津液的变化,及时地采取相应的治则。在正邪消长中,以常应变,从复杂的病理变化中抓住疾病的本质,这正是家父治疗急腹症一贯的指导思想。

原载:《上海中医药杂志》1982年第1期。

(0)

相关推荐

  • 【邓铁涛:肠痈汤-阑尾炎】

    肠痈汤 [来源]<邓铁涛临床经验辑要> ①生大黄(后下).蒲公英各15克,冬瓜仁30克,桃仁12克,丹皮9克,皂角刺12克,芒硝6克(冲服). ②生大黄,丹皮各9克,冬瓜仁30克,桃仁9克 ...

  • 【邓铁涛:肠痈汤-治阑尾炎】

    治阑尾炎 肠痈汤   邓铁涛<邓铁涛临床经验辑要> 组成 ①生大黄(后下).蒲公英各15克,冬瓜仁30克,桃仁12克,丹皮9克,皂角刺12克, 芒硝6克(冲服). ②生大黄,丹皮各9克,冬 ...

  • 【顾伯华:凉血清肺饮-治脂溢性皮炎、痤疮、酒糟鼻】

    凉血清肺饮 组成:生地15g 玄参12g 川石斛12g 生石膏30g 寒水石12g 白花蛇舌草30g 桑白皮12g 黄芩9g 生山楂15g 虎杖15g 生甘草3g 主治:脂溢性皮炎,痤疮,酒齄鼻. 用 ...

  • 名医顾伯华:“芩连消毒饮”以治疔疮【转载】

    名医顾伯华:"芩连消毒饮"以治疔疮(2016-05-14 11:05:22) 转载▼标签: 健康分类: 医药秘方名医顾伯华:"芩连消毒饮"以治疔疮[组成] 黄芩 ...

  • 【顾伯华:芩连消毒饮-治疔疮】

    名医顾伯华:"芩连消毒饮"以治疔疮   [组成]  黄芩10克黄连6克生山栀10克制川军9克 野菊花10克半枝莲10克银花12克赤芍9克连翘15克 紫花地丁15克生甘草6克     ...

  • 【顾伯华:治白癜风六法】

    一.祛风为先,辛散入肺达皮毛 例1:王某,女,23岁.1975年7月初诊. 主诉额上发现白斑已有4年,近半年来逐渐发展,向两面颊蔓延扩大.无全身不适,苔薄,脉平. 证属风湿搏于肌肤,气血失和.治宜祛风 ...

  • 名医顾伯华:“芩连消毒饮”以治疔疮

    (2016-05-13 10:20:03) 标签: 健康名医顾伯华:"芩连消毒饮"以治疔疮  [组成]  黄芩10克黄连6克生山栀10克制川军9克野菊花10克半枝莲10克银花12克 ...

  • 疔疮---芩连消毒饮(顾伯华)

    疔疮 芩连消毒饮(顾伯华)   [组成]  黄芩10克黄连6克生山栀10克制川军9克 野菊花10克半枝莲10克银花12克赤芍9克连翘15克 紫花地丁15克生甘草6克     [功效]  清热凉血,解毒 ...

  • 凉血清肺饮(顾伯华)

    [组成]  生地15克元参12克  川石斛12克.生石膏30 克  寒水石12克  白花蛇舌草30克  桑白皮12克  黄芩9克 生山楂1 5克虎杖15克生甘草13克     [功效)  养阴除湿清热 ...

  • 经方高手:记录下来的26则经方治验心得!

    (一) 1975年3月9日本校教师的一个七岁女孩,平日身体一向强健,五天前突然发高热(40度),喘咳,血象检查:白血球20000/mm3,中性78%.一医院医生诊断为支气管肺炎,作西医常规处理,效果不 ...

  • 顾伯华验方

    一.芩连消毒饮 组成:黄芩10g  黄连6g  生山栀10g  制川大黄9g  野菊花10g  半枝莲10g  银花12g  赤芍9g  连翘15g  紫花地丁15g  生甘草6g 功能:清热凉血,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