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玲 你再亲亲我

电影《黄金时代》中有这样一幕——1938年,山西临汾的一间小屋内,丁玲和萧红促膝倾谈,丁玲慷慨激昂地说:“当一个伟大的任务站在你面前的时候,应该忘记自己的渺小!”萧红咳了两声,默然无语,两人终于走上了不同的道路:萧红坚守个人的文学,丁玲则挥舞着红旗,选择了更刺激的革命生涯。

丁玲,原名蒋伟,字冰之,湖南常德临澧人,1904年10月12日出生。她自幼丧父,母亲是具有新思想的大家闺秀,与向警予结拜姐妹。1910年,三十二岁的寡母进入常德女子师范学校求学,把年仅六岁的丁玲安置在同校的幼稚班,母女同校的新闻一时轰动了整个县城。

孤女寡母寄居在舅舅门下,丁玲自小和三舅家的表哥定下了娃娃亲。十八岁时,丁玲有了独立的思想,提出解除娃娃亲,被三舅拒绝。丁玲一不做二不休,在当地的《民国日报》上发表文章,揭露当初做官的舅舅是如何黑暗腐败,就这么混不吝的,愣是逼迫舅舅解除了她的婚约。

十八岁的丁玲挣脱了一切世俗的束缚,和同为解放女子的王剑虹结伴去上海求学。两人把头发剪得极短,衣着简便,像男人一样大声说笑大声唱歌,看起来不像是学生,也不像传统的女人,倒像是“女汉子”。她俩经瞿秋白引荐,进入由中国共产党创办的上海大学学习,老师们有田汉、俞平伯、陈望道、邵力子等。瞿秋白和王剑虹相恋,丁玲兼职红娘,促成了一段姻缘,“女汉子二人组”宣布解散,丁玲只身前往北京求学。

初入北京,学业没有着落,工作更不好找,丁玲的生活陷入困境。再加上好友王剑虹婚后半年居然因肺病去世,亲弟弟也不幸夭折,她的精神濒临崩溃。这时,年轻的《京报》编辑胡也频闯入了丁玲的生活。他对丁玲一见钟情,展开了追求的攻势。

这年年底,丁玲回乡探亲,穷编辑胡也频借钱追了过去,蓬头垢面地敲开了丁玲的家门,犹如一个爱情的乞丐。两人的绯闻传开,索性同居起来,确立了情侣关系。生活依然清贫,胡也频的文章也没有销路,不免常常去和当铺打交道,揭不开锅的时候,就跑去朋友兼老乡——沈从文那里吃粗馒头,去得颇为频繁。

在和胡也频相爱的同时,丁玲却又爱上了冯雪峰。起初,丁玲只是找冯雪峰补习日语,相处下来,她发现这位其貌不扬的左翼青年非常有思想,便狂热地爱上了冯雪峰。比较胡也频与胡雪峰,丁玲认为自己和胡也频的感情不过是“小孩子般好像在用爱情做游戏”,而她这样对冯雪峰表白:“我真真的只追求过一个男人,只有这个男人燃烧我的心,使我起过一些狂炽的欲念……这个男人就是你。”

一个是深爱自己的胡也频,一个是自己深爱的冯雪峰,丁玲无法抉择,想出了一个妙招:三人共同生活一段时间以供考察。这出“爱情三人行”的好戏发生在杭州。胡也频无法忍受这种不合理的关系,一气之下跑回上海找沈从文倾诉。沈从文耐心开导他,建议他不要放弃自己所爱。胡也频受到鼓舞,次日就赶回丁玲的身边。终于,丁玲念及旧情,选择了胡也频,冯雪峰只有黯然离开。

1930年,丁玲完成了第一部长篇小说《韦护》。经介绍,她和胡也频加入了左联。同年5月,胡也频因激烈的言论被国民党通缉。11月8日,他们的孩子出生。不久,胡被捕。后经多方营救未果,胡也频宁死不屈。次年2月,他与柔石、殷夫、李伟森、冯铿在上海龙华司令部被枪决,史称“左联五烈士”,胡也频时年二十八岁。

悲痛中的丁玲很快接过了爱人的枪。她在自己的成名作《莎菲女士的日记》续篇《莎菲日记第二部》中写道:莎菲与一位热心革命的青年结婚了,待到这个青年被当局杀害,莎菲自己也成了一名革命者。从此,莎菲与所有的享受告别,只向前方,一点也不回头。1931年,丁玲出任左联党团书记及机关刊物《北斗》的主编,成为鲁迅旗下的一员大将。

丁玲与胡也频合影

在丁玲治疗情伤期间,一个“暖男”走进了她的生活。

当时,史沫特莱来采访丁玲,请二十六岁的冯达做翻译。冯达结识了丁玲,就常常去看望她,陪她出门走走、看望朋友,默默地陪伴着身心俱疲的她。明知不是伴,情势且相随。1931年11月,二人同居了。以后的两年,二人各自做着组织安排的工作。丁玲尤其活跃,深入工厂组织读书会,到大学演讲,并于1932年3月加入中国共产党。

1933年5月14日深夜,就在中国左翼文化界总同盟书记潘梓年来拜访丁玲的时候,冯达跟着特务闯了进来,将他们逮捕。在监狱中,冯达与丁玲被刻意关在一起,他发誓说没有出卖行为。性格刚烈的丁玲以死来抗争,把头颈伸进绳套,一脚踢翻了凳子。冯达实在看不下去,把已经失去知觉的丁玲救了下来。在狱中,丁玲怀孕了,于1934年9月生下了一个女婴,后来取名蒋祖慧——《红色娘子军》等舞剧的著名编导。

1936年9月,在蔡元培、邹韬奋、宋庆龄等人的争取下,丁玲获释,随即被转移到延安。作为第一个由国统区投奔陕北的重要作家,丁玲受到了空前的礼遇。抵达当晚,组织就专门为她举办了一场欢迎茶话会。巾帼不让须眉,丁玲请缨奔赴陇东前线。毛泽东很欣赏丁玲,为她写了一首词——《临江仙·给丁玲同志》,在西安事变刚刚结束的紧张时期,用军用电报把这首词发给了前线的她:

壁上红旗飘落照,西风漫卷孤城,保安人物一时新,洞中开宴会,招待出牢人。

纤笔一枝谁与似?三千毛瑟精兵。阵图开向陇山东。昨天文小姐,今日武将军。

新中国成立后,丁玲被委以重任,担任中宣部文艺处处长、中国作家协会副主席、文艺讲习所所长等职,经常出国访问。1952年,丁玲获得殊荣,《太阳照在桑干河上》荣膺苏联斯大林文艺二等奖。她把奖金五万卢布全部捐给了妇联儿童福利部,一时间俨然成了文化界的一面旗帜。

后来,丁玲与小自己十三岁的陈明结婚,两人白头到老。前后二十五年的苦难,丁玲都是在陈明不离不弃地照顾下才熬过来的。

1986年3月4日,丁玲在北京多福巷家中逝世,享年八十二岁。丁玲临终之前,对陈明说:“你再亲亲我,我是爱你的。”

【公众号介绍】了解民国人物,感受民国风度。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