侄子传皇位给叔叔:唐武宗驾崩后,其叔叔李忱为何能坐上龙椅 2024-06-18 17:56:51 文史经典碎读 每天10分钟,读透文史,看懂经典!公众号作者:贞观 校正/编辑:莉莉丝全 文 约 4000 字阅 读 需 要 12 分钟皇位传承,自古有之。按照宗法规定,皇位传承都遵循“父死子继,兄终弟及”的原则。新皇帝登基,都会在嫡长子或贤能之子中册立太子,安定国本,安定民心。如果皇帝实在没有儿子,其皇位就传给自己的弟弟。比如明朝后期的天启皇帝没有子嗣,就把皇位传给了弟弟崇祯。一般来说,父死子继是皇位传承中的普遍现象,兄终弟及才是皇位传承中的偶然现象。但是,在中晚唐时期,唐朝的皇位传承却出现了一个极其特殊的情况:皇位传承世袭混乱,以至于出现了叔叔继承侄子皇位的怪事,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呢?上图_ 李纯(778年―820年),即唐宪宗 混乱的中晚唐皇位继承 唐宪宗之前,唐朝皇位传承基本正常。除了唐中宗和唐睿宗兄弟二人两人因为武则天、神龙政变和唐隆政变等原因两次登基之外,唐朝皇位直至唐宪宗这里大都沿袭了父死子继的传统原则。然而,到了唐宪宗之后,唐朝皇位的继承出现了巨大变化:公元820年,开创元和中兴的唐宪宗突然暴死,其皇位传给太子李恒(唐穆宗)。公元824年,李恒驾崩,皇位传给贪玩的太子李湛(唐敬宗)。公元826年,李湛被宦官刘克明杀害,唐敬宗的弟弟,唐穆宗次子李昂(唐文宗)登基。公元840年,李昂驾崩,李昂的弟弟,李恒第五子李炎(唐武宗)登基。唐武宗在位期间振兴大唐,对内遏制宦官,将仇士良赶出朝廷,重用李德裕整顿贪腐。对外平定藩镇叛乱,在杀胡山战胜回鹘军队,还积极谋划对西域的作战。唐武宗开创了中晚唐极其亮眼的会昌中兴。如果唐武宗没有驾崩,大唐真有可能重回“盛唐”。但好景不长,公元846年,唐武宗突然驾崩。其皇位却非常意外的传给了唐武宗的亲叔叔,唐宪宗第十三子,唐穆宗的弟弟李忱(唐宣宗)。唐朝皇位在唐穆宗一脉转了一圈后,又非常意外的传到了唐宣宗李忱一脉。此后,直至唐朝灭亡,唐朝皇位都由唐宣宗李忱的子孙掌控。上图_ 唐文宗李昂(809年11月20日―840年2月10日),原名李涵通过以上的分析我们就能看出,唐朝中晚期皇位传承出现了频繁的“兄终弟及”和侄子皇位叔叔继承的奇特现象。兄终弟及:唐敬宗皇位由弟弟唐文宗继承,唐文宗的皇位由弟弟唐武宗继承。唐僖宗的皇位由弟弟唐昭宗继承。侄子传给叔叔:唐武宗驾崩后,其叔叔李忱坐上龙椅。而且,唐朝皇位的传承还世系混乱——唐穆宗以后,其皇位虽然在李湛、李昂和李炎这兄弟三人手里传递,但这兄弟三人好歹是唐穆宗一脉。如果唐武宗去世后由其皇子继承皇位,皇位依然掌控在唐穆宗一脉手中。可是,唐武宗去世后,随着唐穆宗的十三弟光王李忱坐上龙椅,唐穆宗一脉就此和龙椅“再见”,宣宗李忱一脉成为皇室“大宗”。换句话说,唐宪宗这里出现了两个儿子(唐穆宗、唐宣宗)的子孙先后掌管“大唐龙椅”的奇怪现象。唐宣宗登基后,为了体现其皇位登基的合法性,不仅取消了对哥哥唐穆宗的祭祀,还拼命纪念自己的父皇唐宪宗,仿佛自己就是唐宪宗事业的合法接班人。上图_ 李亨(711年—762年),即唐肃宗 那么,唐朝后期为何会出现如此混乱的皇位继承呢?以至于频繁出现兄终弟及,侄子皇位被叔叔继承的奇特现象? 第一,唐朝皇位传承混乱的根本原因:宦官掌握朝政大权,拥有军权,宦官可以杀皇帝,也可以废立皇帝。宦官政治是中晚唐政治的毒瘤,从唐肃宗李亨开始,皇位传承中就有宦官的鬼影。李亨能在安史之乱中坐上龙椅,离不开宦官李辅国的帮助,李亨登基后重用李辅国、程元振等宦官,开启了大唐宦官乱政的先河。李亨驾崩后,其长子李豫于公元762年被宦官李辅国拥戴登基。然而,志在振兴唐朝的李豫采取措施,将宦官李辅国、鱼朝恩和程元振相继赶出朝廷,重用权臣元载。唐代宗李豫在位的17年里,唐朝不仅平定安史之乱,还有起死回生的可能,因为李豫对唐朝的漕运、盐政进行了大刀阔斧的改革。上图_ 鱼朝恩(722-770年)公元779年,李豫驾崩,由于李豫生前铲除了宦官势力,太子李适是在正常情况下自然登基的。由于李适在位期间重新扩大神策军权利,让宦官担任左右神策军中尉,唐朝宦官又恢复对朝廷的控制权。李适给唐朝政治埋下了一颗恶性肿瘤。掌握了军队的宦官就能公开干政!唐顺宗李诵想搞“永贞革新”,但由于宦官俱文珍的坚决反对,永贞革新以失败而告终,李诵被迫退位。唐宪宗李纯登基后志在中兴大唐,加强中央集权,还在一定程度上打压宦官势力。但到了820年,唐宪宗突然驾崩。唐宪宗的很可能被宦官杀害。唐宪宗之后,唐朝皇帝要么由宦官拥戴,要么被宦官杀害。唐穆宗由梁守谦、王守澄拥戴登基称帝。唐敬宗被宦官刘克明杀害。唐文宗由宦官王守澄、梁守谦拥戴登基称帝,其后期还被宦官仇士良架空,自称为“不如汉献帝”。唐武宗被宦官仇士良拥戴登基称帝,唐宣宗被宦官马元贽拥戴登基称帝,唐懿宗被宦官王宗实拥戴登基称帝,唐僖宗被宦官田孜令拥戴登基称帝,唐昭宗被宦官杨复恭拥戴登基称帝。上图_ 李儇(862年―888年),即唐僖宗第二,由于中晚唐时期,皇帝在位时间普遍不长,皇子年幼。为了避免朝臣认为宦官拥戴年幼皇子“挟天子而令诸侯”,宦官会选择年龄较大的老皇帝弟弟或叔叔登基。宦官选择皇帝,一般来说就不遵循父死子继的固定原则了。这在唐朝后期的皇位继承中极其明显。对于宦官而言,唐敬宗、唐文宗、唐武宗在位时间不长,其皇子年龄都很小,虽然宦官掌握禁军把持大权,但如果宦官拥戴年龄小的“娃娃皇帝”登基,自己执掌大权,这就给外界和大臣造成宦官掌握军队“挟天子而令诸侯”的假象,进而遭到朝臣的坚决反对。而宦官本人没有生育能力,自然也不可能将大唐改朝换代。因此,为了减小控制朝政的阻力,赢得部分大臣的支持,一旦老皇帝去世,皇子年龄又小,宦官就选择年龄较大的皇帝弟弟,或皇帝的叔叔登基。上图_ 唐宣宗李忱(chén)(810年—859年)第三,李忱能以“皇太叔”的身份坐上龙椅,表面上看是宦官拥戴李忱登基,实际很可能是李忱精心策划的一场阴谋。根据《唐宣宗大中政局研究》一书介绍,唐宣宗表面上被宦官马元贽拥戴登基,和中晚唐其他皇帝的登基很像,但实际上,唐宣宗李忱登基的背后真相可不是这么简单。先来看看资治通鉴中关于公元846年三月的记载:初,宪宗纳李锜妾郑氏,生光王怡。怡幼时,宫中皆以为不慧,太和以后,益自韬匿,群居游处,未尝发言。文宗幸十六宅宴集,好诱其言以为戏笑,号曰光叔。上性豪迈,尤所不礼。及上疾笃,日不能言。诸宦官密于禁中定策,辛酉,下诏称:“皇子冲幼,须选贤德,光王怡可立为皇太叔,更名忱,应军国政事令权句当。”太叔见百官,哀戚满容;裁决庶务,咸当于理,人始知有隐德焉。《旧唐书》和《新唐书》对这段唐宣宗登基过程的记载是大体相同的。这段史料告诉后人两点线索:1,唐宣宗很聪明,其自保装傻,实则为经天纬地之才。2,唐宣宗登基为宦官一手操办,和唐宣宗本人没有关系。其实,李忱能韬光养晦数十年,最后登基,可见其为极其聪慧,政治上极其老练之人。登基过程如此可笑,全都由宦官操办,这段史料的可信度也就降低很多。这段史料很可能是李忱登基后宣扬其才能,又把登基这件事的责任全部撇给宦官而编造的一段假史料。上图_ 唐代墓志汇编续集那么,唐宣宗到底是如何登基的呢?根据《唐代墓志汇编续集》所收的《唐故振武麟胜等州监军使孟秀荣墓志》记载,我们就能找到这样的事情:公元846年,刚登基的李忱把贬官到洛阳的孟秀荣叫回来,赐给其绿色的衣服。说明孟秀荣给李忱立了功。孟秀荣在公元845年九月被唐武宗贬官到洛阳,李忱刚登基就把孟秀荣叫回去,孟秀荣给李忱立功很可能在公元845年九月之前。而孟秀荣是仇士良集团的人,这就说明,李忱和仇士良集团存在或多或少的联系。唐武宗李炎的确驱赶了仇士良,还将孟秀荣赶到洛阳。这说明,唐武宗无法容忍宦官集团在皇宫中的活动。而唐武宗李炎在位期间还让朝中亲信把还是光王的李忱捆起来送到厕所杀害,从这件事就能看出,李炎很有可能怀疑李忱在暗中勾结孟秀荣等对李炎不满的仇士良余党,准备在合适的时机谋反将李炎赶下龙椅,而李忱装疯卖傻的背后就蕴藏着一场对武宗李炎的政治阴谋。上图_ 仇士良(781—843年),字匡美,循州兴宁(今广东兴宁市)人而且,唐宣宗登基之后还给唐武宗打压的宦官仇士良写神道碑铭文,还提拔仇士良的儿子,这就进一步表明,李忱在登基前利用装疯卖傻作掩护,和仇士良的党羽勾结在一起准备谋反。虽然这个结论只是一个推测,但从上述线索的连串就能得知,李忱勾结仇士良余党推翻李炎的行为很可能是存在的。唐武宗李炎和李德裕曾联手打压仇士良集团,掌控原来由宦官掌控的北衙,将皇权紧紧地抓在皇帝手中。虽然仇士良离开了皇宫,但仇士良的余党对李炎和李德裕恨之入骨,李炎去世后,仇士良余党需要找一位合适的政客坐镇北衙,对李德裕展开政治反扑。恰好,李忱刚登基就把李德裕贬官,仇士良余党的目的就此达到。李忱所做的,就是仇士良余党希望看到的行为。上图_ 李德裕(787年~850年),字文饶,小字台郎更为重要的是,李德裕执政期间曾严厉打击在唐穆宗到唐文宗时期活跃在政坛上的翰林学士,这些人在政治倾向上倒向了仇士良余党,对唐武宗和李德裕恨之入骨。唐武宗驾崩后,这些文官和宦官仇士良余党一起,向李德裕展开疯狂反扑,李忱在位期间几乎所有的政策都和李炎李德裕君臣背道而驰。这就进一步充分地证明,李忱登基很可能是李忱和宦官仇士良余党集团,以及翰林学士在一起共同做的政治阴谋。李忱是不正常的篡位登基。至于宣宗李忱的装傻,那是他迷惑李炎的骗术而已。上图_ 唐武宗李炎(814年7月1日―846年4月22日),原名李瀍唐宣宗李忱为何要篡位登基?其原因在于:他对哥哥唐穆宗及其子孙非常不满,唐宪宗的驾崩和李恒、以及郭太后脱不开干系,这让李忱对唐穆宗及其后代恨之入骨。此后26年,李忱一直在装傻,希望有朝一日能继承皇位,对唐穆宗及其后代展开政治报复。经过26年的装傻和装傻背后精心的准备,李忱终于依靠其政治阴谋,在宦官和翰林学士的帮助下坐上龙椅。随即对唐穆宗和郭太后的政治影响力展开疯狂反扑。唐宣宗甚至下令,朝臣不准给唐穆宗祭祀。这等于将唐穆宗及其后代执政的历史打成“政治另类”,和朱棣登基后不承认朱允炆的建文年间异曲同工。而唐宣宗登基后的“反会昌之政”,让唐武宗时期改革刚取得的成果又再次丧失,为唐朝灭亡埋下了最后的伏笔。虽然唐宣宗表面上努力的学习唐太宗治理国家,被后世称为“小太宗”,但“大中之治”的实际成果有些言过其实。参考资料:〔1〕《旧唐书》《新唐书》《资治通鉴》〔2〕《唐宣宗大中政局研究》 黄楼 天津古籍出版社 赞 (0) 相关推荐 琅琊令之四面楚歌|傻子光王 图片来自网络 公元755年,安禄山.史思明发动了针对唐朝中央政权的叛乱,史称"安史之乱"."安史之乱"历经七年之久,民不聊生.藩镇割据.苛税徒增.边关战起,众多 ... 皇子装傻37年,被当傀儡推上皇位,登基后首道圣旨便“原形毕露” <史记>中有这么一句话,"故隐忍就功名,非烈丈夫孰能致此哉?"意思是克制忍耐,成就功名,不是刚正有气性的男子,谁能达到这种地步呢? 在我国几千年的历史中,有不少因现实条 ... 唐宣宗李忱 公元846年,唐武宗李炎驾崩,奸臣将目光瞄向傻乎乎的李忱,准备立他当个傀儡皇帝.李忱登基之日,朝中所有的文臣武将为之震惊,呆傻36年的李忱,竟然一下子变得睿智无比.都说司马懿能忍,可李忱才是中国历史上 ... 历史上最被低估的皇帝 历史上最被低估的皇帝可能是汉朝的汉宣帝.汉宣帝叫刘病已,他是汉武帝的太子刘据的孙子,刘据后面起兵失败自杀,刘病已那时刚生下来,就坐了四年牢,碰到大赦才出来.后面,汉昭帝死了后,霍光找了昌邑王刘贺试用了 ... 唐朝诗人中,最牛的是这几位,您觉得出乎意料吗? 前言 前几天,看到一个问题:唐代最牛的十位诗人是谁,请不要只知道李白杜甫好吗? 这个问题很有意思,可以理解为作诗最好的十位诗人,还可以理解为诗人中最牛的十位. 按照老街的理解,唐朝有名有姓的诗人有两千 ... 唐宣宗登基后,逼死嫡母郭太后,真是隐忍多年,为父报仇? 唐宪宗李纯晚年,因服用丹药,身体恶化.亲信宦官吐突承璀在他授意下,掌管禁军大权,准备除掉太子李恒与其生母郭贵妃 ,拥立皇次子李恽即位. 郭贵妃本是李纯的东宫太子妃,也是他的姑祖母升平公主所生之女,祖父 ... 历史故事——没坐上龙椅就驾崩的元明宗 天历元年(1328年)十月底,两都之战的硝烟才算散尽.元文宗成为了大元朝唯一的皇帝.战争结束了,善后工作也在有条不紊的进行,天下大势看似可以稳住了.元文宗在登上皇位时,可是许了愿的:"当明诏 ... 康熙驾崩后传位给雍正,十四阿哥手握重兵,为何不造反 胤禵,康熙帝的第十四个儿子,雍正帝同父同母的弟弟,从小就倍受宠爱.在康熙一朝的中后期,爆发了极为惨烈的九子夺嫡,当皇太子.皇长子.皇八子纷纷退出历史舞台之后,皇十四子成为最被看好的人选. ▲胤禵及福晋 ... 如果道光驾崩后,让德才兼备的奕訢继承皇位,会挽救清朝吗 很多人都说:道光皇帝糊涂了一辈子,结果到了晚年,又做了一件更糊涂的事,把中国给坑苦了,就是在选择皇位继承人时,没有选择德才兼备的皇六子奕訢(xīn),而是选择了"病秧子"皇四子奕詝 ... 李世民死前问武则天:朕驾崩后,你咋办?武则天回复8字保住性命 众所周知,武则天武媚娘是我国历史上唯一的女皇帝,她长得漂亮,手段.谋略更是了得.原本只是荆州都督武士彟的次女,在14岁那一年被选秀入宫,长相美貌的她,立马就被唐太宗封为才人.从普通的后宫妃子,再到女皇 ... 乾隆驾崩后,嘉庆帝连夜召一个65岁老人进宫,和珅知道后两腿发软 俗话说"一朝天子一朝臣".前朝的权臣通常不会被新君所容.清朝历史上乾隆权臣和珅就和嘉庆皇帝就上演了一场君臣之斗.要知道乾隆年间,大贪官和珅权倾朝野.专横跋扈,成为了许多正直官员的敌 ... 赵匡胤驾崩后,文臣武将为什么不拥立他儿子,而是赵光义当皇帝? 宋太祖赵匡胤驾崩之后,继承帝位的是弟弟赵光义.在有亲生儿子,且儿子已成年的情况下,父死子继才是正常的,兄终弟及显得有点怪异,不是那么合乎情理. 那么,赵匡胤的心腹文臣武将,为什么不拥护他的儿子登基呢? ... 朱元璋驾崩后,41个妃子为他殉葬,却意外逃出一个,还嫁给守墓人 我们知道在中国的古代有非常多的残忍制度,比如满清时期的酷刑,还有一个就是残忍的殉葬制度,这种制度堪称是灭绝人性的,索性的是明朝之后就废除了这种制度,但是在秦汉之前还是有非常多的朝代在沿用这种制度. 我 ... 慈禧驾崩后,清朝灭亡,当初满族人都消失得无影无踪了吗? 自从慈禧去世之后,大清也逐步走向了灭亡的边缘.我们都知道,大清王朝要数满族人最多,毕竟曾经的慈禧就是满族人,可王朝灭亡了,满族人都去了哪里呢?这段历史到底又有多少人知晓呢? 当时的经济可以说是非常的窘 ... 雍正驾崩后,李卫瞬间失去了最大的靠山,乾隆又是如何对付他的? 常言说,"一朝天子一朝臣",在清宫剧里,大伙可能对<李卫当官>中的李卫,有着极其深刻的印象,他受到了雍正的提拔,成为了十分器重的大臣,一直做到兵部尚书.直隶总督的职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