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家朗诵:《鱼我所欲也》,教你我如何取舍
“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这句话蕴含什么样的深意?孟子为何说出这样的语句?孟子又是怎样的一个人?专家为您一一解读。
【诵读】
诵读专家:方明(中央人民广播电台播音指导)
﹀
【书写】
书写专家:卢中南(中国书法家协会理事)
﹀
【讲解】
讲解专家:程翔(北京一零一中学特级教师)
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生亦我所欲,所欲有甚于生者,故不为苟得也。死亦我所恶,所恶有甚于死者,故患有所不辟也。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则凡可以得生者何不用也?使人之所恶莫甚于死者,则凡可以辟患者何不为也?由是则生而有不用也,由是则可以辟患而有不为也。是故所欲有甚于生者,所恶有甚于死者。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耳。一箪食,一豆羹,得之则生,弗得则死。呼尔而与之,行道之人弗受;蹴尔而与之,乞人不屑也。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万钟于我何加焉?为宫室之美、妻妾之奉、所识穷乏者得我与?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宫室之美为之;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妻妾之奉为之;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所识穷乏者得我而为之。是亦不可以已乎?此之谓失其本心。
《鱼我所欲也》是孟子的代表之作。孟子,生于公元前372年,卒于公元前289年,名轲,字子舆,是战国时邹人。邹即今天的山东省邹城市。他是战国时著名的思想家、教育家,是继孔子之后儒家的重要代表人物。后人尊称其为亚圣。《孟子》一书记录了孟子的思想和政治言论,今传孟子七篇261章,是先秦散文的代表之作。
■四个层次理解大意
下面,我将分四个小层次来谈谈《鱼我所欲也》这篇文章的大意。
第一个小层次,孟子说道,在人们的生活中,鱼和熊掌都很好吃,最好是两种都能够同时得到,但如果必须要选择其中一种舍弃另外一种的话,那么按照人们的常理肯定是舍掉鱼而选择熊掌。由此,就从一个生活中饮食上的小小选择,引到了舍生取义这样一个重大的命题上来——孟子说,生命肯定是人们希望得到的,即人们不愿意去死亡。但当生命和义这两者发生了尖锐矛盾的时候,二者必须选其一,那就应毫不犹豫地选择义而舍弃生命。这就是第一个小层次的意思。
进入第二个小层次,孟子先从正面进行了论说,即生命是我想要得到的,但是还有比生命更重要的东西,那就是义,所以我不会苟且偷生。孟子接着说,我所厌恶的当然是死亡,但是还有比死亡更让我厌恶的,那就是不义。所以,当祸患来到的时候,我毫不回避。
而接下来,孟子作了一个假设。他说假使人们所追求的没有比生命更重要的东西,则凡是可以用来保命的手段甚至是一些卑鄙的、下流的手段都可以用,而如果人们所厌恶的东西,没有比死亡更加厌恶的,那当祸患来了之后,他就可以借助一切手段去躲避它。这种假设所造成的后果,对社会而言非常严重。
再下一个层次,孟子通过举例进一步论述义和利之间的选择的问题。一个人饥饿了,饿到十分严重程度的时候——得到一点点食物也能够活下去——用孟子的话就是到了一箪食,一豆羹,得之则生,弗得则死的境地。但是如果你把这些食物用脚践踏了,再吆喝着给人家,那饥饿的人是不愿意接受的。接着,孟子又举了一个反面例子。即虽有人宁饿死不食嗟来之食,但有的人在优厚的俸禄面前,比如说授以万钟,却不辩是否符合礼仪就去接受这种俸禄。孟子认为这种做法就是失掉羞恶之心,就是失掉了本心,这种行为是不义的。以上这四个小层次大体的意思就是这样。
■孟子是一个什么样的人?
在清楚了这篇文章的基本意思之后,可能有的读者会猜想,孟子是一个什么样的人?古人云,读其书想见其为人。我认为孟子是一个可敬的人。这从几个小故事中可以看出。如孟子到齐国去,本应得到国王的接见,但是国王派人对孟子说,很不巧,我受了一点风寒,不能亲自去接见你,你能否自己到我这里来呢。而孟子是一个很讲究尊严的人,他马上对派来的人说,真不巧,我身体也不好,也不能去。我想,如果换了别人,巴不得赶紧地就去了,但是孟子有他的性格特点——他讲究做人的尊严。
而当他拒绝了国王之后,别人曾经问孟子,这样做是不是对国王有点儿不尊重。孟子就说,国王有的是权利,我有的是道德。国王有的是爵位,我拥有的是仁义,和国王相比我缺少什么呢?听了这个故事,大家是否对孟子肃然起敬呢。
还有一个故事,孟子在齐国有一次和齐王有一个很有意思的对话,这个对话如下,孟子问齐王,有一个大臣要出远门,且时间很长,临走的时候就把自己的妻子、儿女托付给自己一位朋友。但这位大臣回来之后却发现自己的妻子儿女挨饿受冻。齐王,你觉得这样的朋友可交不可交?齐王回答说应跟他断交,这样的人肯定不可交。孟子接着又问,有一位大臣,他不能管理好自己的手下人,那么齐王您说,这样的大臣应该怎么办。齐王就说罢免了他,孟子接着就说,好,那我要问第三个问题了,有一个国王,他不能治理好自己的国家,你说怎么办,这使得齐王很是尴尬,顾左右而言他——这就是我们经常所说的王顾左右而言他。这个故事说明,孟子是一步一步地引着齐王去思考——作为一个国君,你应该治理好自己的国家,你治理不好自己的国家,你应该怎么办。这是要反思的。齐王虽然很尊重他,但是并不采纳他的政治主张。如此时间长了之后,孟子就对齐国有些失望,遂提出来要离开齐国。这时,齐王就派人对孟子说,孟子你不要走,我们齐王要在城中给你盖一所房子,还要用万钟这样的俸禄来供养你的弟子,请你留下来。面对这样优厚的待遇,孟子不为所动,义无反顾地离开了齐国。这就是我要给大家讲的关于孟子的三个故事。
■孟子的性格特点是怎么形成的?
那么,孟子的性格特点是怎么形成的?我认为这首先要归功于他的母亲。大家都知道孟母三迁的故事,也都知晓孟母断机的故事。在孟子很小的时候,他父亲就去世了。他的母亲一手将他抚养成人。所以孟子的性格特点、成长过程与他母亲密切相关。当然,孟子的思想性格的形成,除了受他母亲的影响之外,与他自己后天的努力、学习是分不开的。司马迁曾在其著作中谈到,孟子的老师应该是子思的学生。子思则是孔子的孙子。而孟子一生最崇拜的人就是孔子。他以继承孔子学说为己任,并且进一步发展了孔子的学说。
人活在世上有时候会遇到严峻的考验——这个严峻的考验,用孟子的话来说,就是在生与义不可得兼的情况下如何去进行选择。孟子提出了选择的原则,那就是舍生取义。从这个意义上来讲,孟子提出舍生取义实际上是为我们树立了一个很高的道德标准,在中华传统文化上具有重大的影响。
分析到这里,我们可以这样总结:生命有两种形式,一种是以物质的躯壳的形式存在着,这样的生命是有时间的限制——人生不过百年。还有一种生命的形式,那就是精神,千百年来,仁人志士先哲,他们所追求的就是精神上的生命,这种精神的生命在时间上是永恒的,它超越了作为物质的躯体的生命。今天,孟子的观点具有十分重大的现实意义,当今社会是一个物质文明高度发达的社会。我们有的人面对金钱、权利就把持不住了,就失掉了本心,违背了道德原则,我们应读一读两千年前孟子所写的《鱼我所欲也》,它会起到警示、警醒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