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间传说中,诸葛亮的前生后世是谁?
诸葛亮,字孔明,号卧龙,出生于琅邪郡阳都县(今山东沂南县)的一个官吏之家。史书《三国志·诸葛亮传》云:“先主遂诣亮,凡三往,乃见。”刘备三顾茅庐请他出山,二十六岁的诸葛亮结束了他多年的隐居生活,由此成为刘备一生中最重要的军师。罗贯中《三国演义》更将其神化为“上知天文,下识地理;三教九流,无所不通;诸子百家,无所不晓”的理想人物。
诸葛亮在世时,就深受人民的爱戴,在其去世之后,百姓更加的思念他。陈寿在《三国志·诸葛亮传》中写到:“亮初亡,所在各求为立庙,”到魏晋南北朝时期,民间已流传了许多关于诸葛亮的故事传说,,因此诸葛亮形象被加以美化乃至神化,这一时期诸葛亮被塑造成一个智慧不凡、军事才能突出且带有些神异怪诞色彩的奇人。
《三国志平话》开篇以司马仲相,到阴间断案引出故事,用轮回转世的说法对三国时期主要人物的来历做了解释,按照文中说法,诸葛亮是由汉代的谋臣蒯通转世而来,这让诸葛亮还未露身手,其人已蒙上了一层神秘的色彩。卷中写诸葛亮出山时,对诸葛亮的来历做了解释说明:“诸葛本是一神仙,自小学业,时至中年,无书不览,达天地之机,神鬼难度之志;呼风唤雨,撒豆成兵,挥剑成河。”
对于诸葛亮的神化,在隋唐时期还表现出另外一种状况,那就是利用诸葛亮而进行的假托。随着诸葛亮影响力的逐渐增大,一些人开始借用诸葛亮的名义来显示自身的不凡。这种情况早在《隋书·史万岁传》中就已出现:“隋文帝时,史万岁被任命为行军总管率兵平叛。隋军“行数百里,见诸葛亮纪功碑,铭其背曰:'万岁之后,胜我者过此’”诸葛亮去世于公元234年,而史万岁南征是在公元597年,前后相差300多年的时间,即使诸葛亮再神通广大,也是无法预知隋朝之事的。由此很容易推断,该故事是后人为了赞颂史万岁的英勇善战而杜撰的。
韦皋是唐代功勋卓著的西川节度使。《太平广记》收录了六篇以韦皋为题的小说,从不同的角度描述了韦皋的一生。《宣室志·韦皋》载曰:“胡僧曰:此子乃诸葛武侯之后身耳……”
在诸葛孔明后身的笼罩下,韦皋“自与凡众不同,生得英伟倜傥,意气超迈。虽然读书,要应制科,却不效儒生以章句为工,落落拓拓的志大言大,出语伤时骇俗”。科考落第后,先做记室参军,后因智杀叛王手下苏玉与牛云光,以讨叛故,被封为西川节度使。此后屡破吐蕃。在西南二十一年,进爵为南康王。
韦皋
到了明朝时期,对诸葛亮的传说也有了进一步的发展。由于诸葛亮是三国时期的名相,早于刘伯温,于是就有了这样的传言,说刘伯温是诸葛亮转世生的。这个传说应该是源于二人都是历史上有名的开国功臣,又都精于象纬之学,以神算著称于世,还都为官清廉、惩恶扬善等等。总之,两个人身上有太多的共同点。又由于诸葛亮是刘备“三顾茅庐”请来,且位极人臣,而刘基最高也只不过是御史中丞,官阶正二品,比诸葛亮可差了。于是后世也就衍生出了刘基和诸葛亮比斗,总是比输了的传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