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米上恶心的瘿瘤病害,却是吃货的美味佳肴,味道怎么样?

新京报最近报道,在河北保定的雄县,人们将玉米上因病害寄生的一种极为难看又恶心的瘤状物——玉米黑粉菌当做美味佳肴享用,但由于产量极少,供不应求,所以很少有人能有口福消受。
那么这种黑粉菌究竟是什么,如此难看恶心的玉米病害赘生物真的可以吃,身体不会吃出什么问题来吧?
玉米上的这种黑粉菌实际叫做瘿(gall),瘿在中文里是颈瘤的意思,就是脖子上的囊状瘤子。在植物学里,瘿是指植物组织受到昆虫、真菌、细菌、蜱螨等刺激而不正常增生的现象,是一种寄生或赘生组织。由昆虫造成的叫虫瘿,通常是幼虫或成虫注入化学物质,或是雌虫产卵刺激引起,出现在不同植物的不同部位,比如花、叶片、嫩芽等。
玉米黑粉菌(Ustilago maydis)实际是一种真菌,是常见的玉米病害,多发生在玉米的抽穗期,可导致玉米减产,所以种植者是非常不欢迎这家伙的。
黑粉菌通过侵入宿主的子房来感染宿主植物的所有部分,会导致玉米粒膨胀成瘤状瘿,其组织、质地和发育方式都和蘑菇差不多。
既然是蘑菇,能不能吃也就显而易见了。虽然黑粉菌又难看又恶心,但吃起来味道还是不错的,在墨西哥它被称为黑松露,煮熟后像蘑菇一样,具有微甜,微咸,混合着些许木质或土质的味道。黑粉菌还富含人体必须但无法制造的重要氨基酸赖氨酸,也比燕麦片含有更多能降低胆固醇的β-葡萄糖,并且比大多数蘑菇家族成员含有更多的蛋白质。
所以玉米黑粉菌丑是丑,雄县人民喜欢吃它还是有道理的,一些彩色鲜艳的蘑菇倒是很好看,问题是你敢吃吗?
既然如此,我们生在一个吃货的国度,什么东西都敢食用,为什么这种营养丰富的“黑松露”却没有流行起来呢?这可能是因为还没有人知道该如何生产这种菌类吧。
根据报道,在雄县当地,人们要采集这种黑粉菌非常困难,需要到玉米地里逐行逐行地寻找。通常一亩地里只有一两株玉米害病,收获不过一二两,而且还只有一二十天的收获期,并且是在全年最热的夏天。所以要一饱口福,不,只能说半饱口福,也非得经历一番异常的辛苦才行,当地人采集来卖,大约可以卖到60元一斤。再加上种植技术的提高,害病的玉米越来越少,要想吃到这种“墨西哥黑松露”,可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那么,黑粉菌能不能人工种植呢?科学家们曾在实验室对黑粉菌进行培育,它可以像面包酵母一样,形成被称为孢子虫的单细胞,通过萌生子细胞繁殖。当两个孢子虫在玉米表面相遇时,会伸出接合管(conjugation tubes)互相寻找,然后融合并产生菌丝进入玉米植物,导致玉米害病,并出现孢子瘿继续生长,成熟后释放孢子,在雨水和风的作用下四散传播。
所以玉米黑粉菌应该可以像蘑菇一样种植,只是其模样有点让人恶心,所以无法为大多数人所接受吧。
不过在墨西哥,玉米黑粉菌也有另外一个通俗的名字——玉米蘑菇,是不是更能让人接受呢?当地农民也会将孢子故意撒在玉米地里,以生产更多的玉米蘑菇,在很多墨西哥菜肴中作为调料。当然,其附加值自然也比玉米高多了。
参考:
维基百科英文:Corn smut,Gall
新京报:玉米长满“毒瘤”后身价暴涨,收购农户:一根难求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