播音系举行《播音创作基础》教学改革成果展演

6月24日上午,播音系在河北大学新区B2三楼新闻传播学院会议室举行《播音创作基础》教学改革成果展演。我院党委副书记王婷婷、教学科长王峥出席活动,播音系主任李亚虹教授、副主任张晓伟副教授和专业教师陈昌辉副教授担任展演评委。

据了解,今年,《播音创作基础》课程首次采用原创作品朗诵展演的方式结课,这是该课程为了应对一日千里的媒介发展,针对新形势对播音与主持专业人才的需求所做的重要改革。从素材收集、创作稿件到音视频制作、作品呈现,2019级的学生们经过了数个星期的准备和对作品的打磨,最终呈现出了15个作品。作品表演生动传神,林莹、常琳琳的作品《医木兰》,将女性医生护士的抗疫事迹与北朝民歌《木兰辞》完美融合,语言华美流畅,表达真诚细腻,体现了女性在抗疫过程中的强大力量;李洋、尹筱珺创作的《悬崖》改编自电影《悬崖之上》,作品主题鲜明,结构紧凑,语言精美,两位同学配合默契,情感充沛,深深打动了在座的每一个人……此外,《握别》、《禾下乘凉梦》、《像水消失在水中》、《蔷薇盛开》等作品也有不俗表现。下图为表演现场的精彩图片。

图为林莹、常琳琳《医木兰》

图为李洋、尹筱珺《悬崖》

图为周雅、董占龙《珙桐花开》

图为张凯桓、杨蕾、刘梦瑶《禾下乘凉梦》

图为周羽婵、刘海洋《大地赤子》

在考核结束后,李亚虹老师对本次考试的初衷和意义做了介绍,并对作品一一点评。她说:播音与主持艺术专业课程内容需要根据现实需要不断调整改革,要把握两个关键词“守正”“创新”,一方面,中国播音学的核心理念和理论要守住,要有专业自信和学科自信,同学们树立正确的创作理念和遵循正确的创作道路是不能改变的;另一方面,需要我们不断创新,其中包括练习稿件的创新、语态的创新等,也包括创作新的朗诵作品,在了解现实,把握时代精神方面深入学习探讨,打磨作品,团结协作,从中受到精神的洗礼和实践的淬炼。通过同学们的结课展演,老师们一致认为此次教学改革取得了成功。

此次展演,在19级同学中产生强烈反响,同学们充分认识到了语言功底和文字功底相辅相成才能表达出出色的艺术作品,认为这是一次绝佳的机会,让各位同学感受到自身专业能力的短板并且提供了一个舞台让大家互相学习,在专业上更加大胆自信地前进。
林莹在展演结束后说:“最后一稿,我们在改动的时候,情绪几乎崩溃,被否三次我们几乎没有让老师扣作品的时间。但是琳琳和我最终平下心来又去网上找各种各样的素材,受“武木兰”启示将木兰辞与张静静护士的事迹串联在了一起,最终在老师修改了几句后,我们的稿件定了下来。这次考试我俩非常紧张,生怕自己出现什么问题。但是在表演的过程中,偶尔可以看到老师点头,这让我俩心平静了很多,最终老师对稿件提出表扬的时候,就觉得一切都没有白费。老师在点评的时候提出了我们两个在稿件诠释时候的问题,这有利于我们更好的完善这部作品,也能够让我们发现问题,让我们在以后的舞台上更加从容。”
李洋表示:“我认为这次教学改革对我们来说是一个挑战,毕竟自己创造一个稿件真的是很有挑战性的事情。比如筱珺甚至好几次凌晨两三点还在改稿子,考试前一天凌晨一点半还在剪音乐,因此能不能保持对自己稿件的热情成了很关键的一点。不过在考试中,在台上那种淋漓尽致的演绎,真的是平常练习没有展现过的。所以我觉得这次改革非常成功有效,给了我们播音学子一个好机会和舞台,让我们能拥有一次宝贵的经历。”
播音与主持艺术专业的《播音创作基础》课程早在2008年就已经建设成为河北大学校级精品课,此后,又进行了一系列与时俱进的改革,包括“线上线下”结合、“课上课下”联动、“台上台下”配合、“知识思政”并举等,围绕课程改革取得的成果有:一个线上课程教学微传播矩阵(微信公众号、微博官方账号和抖音账号——《新声语艺节》)、一项全国性品牌赛事(“新声”大学生语言文化艺术节)、一支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有声书录制队伍、一个巡回演出与推普扶贫相结合的“新声语艺”推普团,这些成果先后获得中国高等教育学会大学素质教育研究分会举办的“全国大学素质教育优秀品牌活动评选”金奖;“河北省大学生优秀融媒体作品展播”活动优秀组织奖;“推普脱贫攻坚”全国大学生暑期社会实践专项活动中教育部和团中央点赞等。2020年,播音创作基础课程改革获得了河北大学首届教育教学创新大赛二等奖。

编辑/高雨滋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