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雪芹的红楼梦里,同一个典故前中后期出现了3次,它在暗示什么
“满床笏”是一个典故,说的是唐朝名将汾阳王郭子仪六十大寿时,七子八婿皆来祝寿,由于他们都是朝廷里的高官,手中皆有笏板,拜寿时把笏板放满床头。
郭子仪(697-781年),一生在唐玄宗、肃宗、代宗和德宗四朝做官,是四朝元老的重臣。公元755年,安禄山起兵叛乱,郭子仪任朔方节度使,在河北击败史思明。肃宗即位,郭子仪任关内河东副元帅,配合回纥兵收复长安洛阳,因功升中书令,后进封汾阳郡王。代宗将升平公主许配给子仪公六子郭暧为妻。最后年八十五而终。德宗尊他为“尚父”,追封他为太师,赐谥“忠武”。其将佐致大官、为名臣者甚众。
“笏”是古代官员上朝时手上拿的一种长形板子,上窄下宽。《礼记》中就有“笏”的记载,有的用玉石制作,有的用象牙,有的用竹木,依据官位身份高低区分。这种笏板一直到明代还在用,明朝四品以上执“象笏”,五品官以下就用“木笏”。
据说,笏板有两个用途。其一,上朝官员向君王奏报朝政,为了怕遗忘,就写成备忘录,像小抄一样,双手持笏板,眼睛看小抄,可以无遗漏地把奏报的事说齐全了。其二,早期笏板挡在前面,是为了避免讲话时口水、气秽乱喷,冲撞到君王。
后来“满床笏”被画成画,编成戏剧,写入小说,在民间广泛流传。至明清两代,《满床笏》成了从官场到民间的重头戏。
“满床笏”这一典故被用来借喻家门福禄昌盛、富贵寿考。旧时中国民间有钱人家,要把郭子仪的画像悬挂中堂,称作“天官图”,以祈全福全寿。
这个典故在《红楼梦》前80回里出现了三次。
01
第一次出现在第一回,乡绅甄士隐老来得子,有了漂亮可爱的女儿英莲,这小女孩自小被父母百般宠爱,然而5岁那年元宵节意外被拐走。
这甄士隐夫妇寻不到女儿,家又被隔壁着火的寺庙的连带烧了,碾转退到岳父家居住。甄士隐被这岳父匡了所剩不多的钱财并每日里被岳父各种羞辱,日渐憔悴。
一日,他街上碰到一个跛足道人唱《好了歌》。那道人笑着和士隐解释《好了歌》道:“你若果听见‘好’‘了’二字,还算你明白。可知世上万般,好便是了,了便是好。若不了,便不好;若要好,须是了。我这歌儿,便名《好了歌》。”
士隐本是个有悟性的人,生命里已经历了劫难,曾经有过富足生活,美满家庭,有心爱的小女儿,做过官,有过功名,所有一切,时过境迁,终归是过眼云烟。此时他瞬间懂了这《好了歌》,知道是自己放下尘缘的时候了,因笑道:“且住!待我将你这《好了歌》解注出来何如?”跛足道人说:“你解,你解!”
士隐乃说道:“陋室空堂,当年笏满床;衰草枯杨,曾为歌舞场。蛛丝儿结满雕梁,绿纱今又糊在蓬窗上。说什么脂正浓、粉正香,如何两鬓又成霜?昨日黄土陇头埋白骨,今宵红绡帐底卧鸳鸯。金满箱,银满箱,展眼乞丐人皆谤。正叹他人命不长,那知自己归来丧!训有方,保不定日后作强梁。择膏粱,谁承望流落在烟花巷!因嫌纱帽小,致使锁枷扛;昨怜破袄寒,今嫌紫蟒长:乱烘烘你方唱罢我登场,反认他乡是故乡。甚荒唐,到头来都是为他人作嫁衣裳!”
第一句就提到了“陋室空堂,当年笏满床”。他用这些话生动地说明了,人生中曾有的繁华,热闹,曾有的好,随着时间流逝,到最后一场空罢了。甑士隐注解《好了歌》的时候,讲出我们一生非常在意的事,它们可能是与大家息息相关的健康、幸福、爱、金钱和权力等,一切你放不下,不愿去“了”的东西,《好了歌》告诉我们,总有一天都要放下。“训有方,保不定日后作强梁。”训有方,家教最好、最严格的,说不定以后就做了盗匪了。
同时,这里面暗示小说中不同人物的结局。“择膏粱,谁承望流落在烟花巷!”膏粱是指有钱人家,嫁女儿的人常会选有钱有势的人家,希望女儿将来有保障。“谁承望流落在烟花巷”是在讲这个家族后来一些人物的下场。
“因嫌纱帽小,致使锁枷扛。”一直觉得自己做的官还不够,还要再多一点,还要再大一点。到最后戴着枷锁,下了监牢。
“昨怜破袄寒,今嫌紫袍长。”昨天还在可怜自己穿了一件破衣服,过冬的时候不足御寒。今天会嫌身上穿的紫袍(一品大官的衣服)长。因贪欲而追逐的名和利,最终可能是祸源。
曹雪芹家族的人做过江宁织造、苏州织造、巡盐御史这些和皇帝关系密切的官位,让众人羡慕嫉妒恨。然而,这也许就是抄家的开始。如果他们不去做这样的官,或者不兼这么多的职,也许可以避免抄家的命运。
“乱烘烘,你方唱罢我登场,反认他乡是故乡。”名利场内就像演戏一样,你唱完了下台,换成其他人来唱。这里的故乡和他乡是讲人的归宿,人最后心归何处。我们竭尽全力追逐的东西是不是生命里面最重要的。也许,我们把世俗里面的幻象当成了真相,以为是心之归处。然而,其实那只是“他乡”而已。
“甚荒唐,到头来都是为他人作嫁衣裳。”甄士隐经历过这人生由盛转衰的变化之后,有了这番感悟,解完《好了歌》后就出家了。
从笏满床到陋室空堂的局面,也体现在贾府的兴衰上。
02
这满床笏的典故第二次出现在第二十九回,贾母与众人看戏,贾珍来回:“神前拈了戏,头一本《白蛇记》。”贾母问:“《白蛇记》是什么故事?”贾珍道:“是汉高祖斩蛇起首的故事。第二本是《满床笏》”。“贾母笑道:“这倒在第二本上?也罢了。神佛要这样,也只得罢了。”又问第三本,贾珍道:“第三本是《南柯梦》。”贾母听了便不言语。
“神前拈了戏”,是在神案前卜出来的戏,是神选的戏。戏是要演给神看的,所以不是人点戏,而是把戏簿放在神案前面去卜,结果卜出了几个戏:第一出是《白蛇记》,讲的是汉高祖建国之时,有一条大白蛇挡在路上,他拔剑斩蛇,建立汉朝。这是开国立业的戏,预示着贾母那一代创建家业。
第二出戏是《满床笏》,戏的内容前面已经详细说明过。这部戏暗示这个家族到了极盛时代。贾母又点头。
第三出戏是《南柯梦》,是明代戏曲家汤显祖创作的传奇剧本,讲述了淳于棼梦入蝼蚁之槐安国为南柯郡太守的故事。在梦里,他娶公主,封南柯太守,荣华富贵,显赫一时。后出征战败,公主亦死,被国王疑忌并被遣归。醒来后,在庭前槐树下掘得蚁穴,即梦中之大槐安国。南柯郡为槐树南枝下的另一蚁穴。
“南柯一梦”常用来指生前荣华富贵皆不过如幻境一般,终将逝去。贾母听到这个戏名没有说话,她似乎已经预感到这个家族终将败落,所有的繁华只是过眼云烟。
03
“满床笏”第三次出现在第七十一回,贾母的生日从七月初就开始收礼物。一天,她把王熙凤叫来,问道:“前儿这些人家送礼来的共有几家有围屏?”当时大户人家很喜欢送的比较贵重的围屏。围屏是房间里的隔间装饰,有玻璃的、木雕的、丝绸的,都很讲究。
聪明伶俐的王熙凤立刻回答说:“十六架围屏。”接下来还有更详细的汇报:“有十二架大的,四架小的炕屏。内中只有江南甄家一架大围屏十二扇,是大红缎子刻丝‘满床笏’,一面泥金‘百寿图’的,是头等的。还有粤海将军邬家的一架玻璃的还罢了。”贾母道:“既这样,这两样别动,好生放着,我要给人的。”凤姐答应了。
不久送“满床笏” 围屏给贾母的甄家就被抄了。第七十四回检抄大观园里,探春对代表贾府权力部门的抄家小分队怒道:“你们别忙,自然连你们抄的日子有呢;你们今日早起不曾议论甄家,自己家里好好的抄家,果然今日真抄了。咱们也渐渐的来了。可知这样大族人家,若从外头杀来,一时是杀不死的,这是古人曾说的‘百足之虫,死而不僵’,必须先从家里自杀自灭起来,才能一败涂地!”说着,不觉流下泪来。脂批“奇极,此日甄家事”。
小说中的江南甄家,影射北方贾家,这也在暗示贾府将由极盛转衰被抄,从而走向败落。周汝昌先生在此处批点:“江南甄家所送大炕屏之花样为大红缎子刻丝满床笏,直与元春省亲时所点戏第一出《豪宴》相为呼应。《豪宴》剧名下原注伏贾家之败,可知写贾母大寿极盛之刻即暗点祸败之根源也。”
结语:
从第一回到第七十一回,“满床笏” 的典故在曹雪芹所写的《红楼梦》前中后期分三次出现,都在暗示贾府由创业到繁华最后到败落的过程,成为贯穿小说的一个象征,也是作者自己家族兴衰的见证。
欢迎关注“赏心阅目”,和你一起发现不一样的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