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里是由中华读书报编辑部评选的2020年度十大好书(按书名音序排列)。选书的范围:2019年12月至2020年11月,在内陆首次公开出版发行的图书。评选着重考量如下因素:人文性,思想性,独创性,品质,趣味。学界和读者口碑亦曾参考。点评文字除有署名者为特别约请的专家撰写外,其余均由中华读书报编辑部撰写。
1. 《大宋之变,1063—1086》,赵冬梅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20年6月第一版,88.00元
本书以司马光的后半生为线索,推演英宗、神宗、哲宗三朝政坛风云,叙述濮议之争、王安石变法、司马相业等历史事件,再现了北宋王朝在仁宗之后由盛而衰的演变轨迹。本书是一本通俗历史读物,但通俗的形式之下,包含了颇多关于北宋史的新阐释。在作者看来,仁宗朝政治已接近于王朝政治的“理想状态”——分权制衡的制度设计、国家—社会平衡的政策取向、有效的批评纠错机制——国家“百年无内乱”,经济发展,文化发达,虽然不是没有问题,但有问题能够及时指出和纠正。而经历了濮议之争、王安石变法,北宋政治文化渐次崩坏,“国破家亡的惨剧虽然发生在徽宗—蔡京治下,根子却在王安石和神宗”。但本书并不是专为否定王安石变法而作,作者对王安石依然多有肯定,变法本身也并非作者论述重心,与变法相伴随的政治文化的“法家转向”才是本书聚焦所在:政府逐利,“宽简不扰”的政风丧失,民心日渐背离;王安石反对“异论相搅”,言论空间变窄,批评纠错机制失效;皇权乃至相权大张,北宋政治从宽容走向专制。作为刘子健《中国转向内在》的译者,赵冬梅对宋代历史的解读无疑受到前者影响。不过刘书关注时段是两宋之际,赵书关注时段则提前到了北宋后期——此点或值得读者留意。
2. 《分身:新日本论》,李永晶著,北京联合出版公司2020年1月第一版,78.00元
作者在后记中说,《分身:新日本论》的原书名为《近代日本精神史》,很清楚地指出,本书的主旨在重构日本近代精神的演化过程。而分身这个意象,非常巧妙地将这一过程与中国的现代化进程对照起来。作者认为,剥开两国近代以来那些血与火的冲突,无论是外在还是内在,中日彼此在对方的身上看到了自己的“分身”,看到了“另外一个自我”。而中日两国互相关注的热情,是一种自我确认的欲望和结果。书中直接探讨的对象是近代日本崛起的精神机制或者说精神秘密,但通过“分身”这种关系模式,这种探讨随时就可以导向对我们自身、对近代以来中国的精神分析。确实,对于中国而言,“日本问题”集“古今东西之变”于一身,是传统与现代、东方与西方相互冲突的一个象征;“认识日本”可以说就是“认识自己”。对近代日本的东亚观念、世界观念、儒学观念乃至民族主义、世界主义的缘起、演进和纠缠,作者作了精巧、别具一格却令人信服的分析,呈现了日本“另类普遍性”的失败,和回归“世界主义”的历程。中日在同一体系内相互建构、相互创生,从这个体系的角度来看,本书还可以理解为一部新的亚洲论。由此,作者对中日历史和解以及东亚共同体建构的可能与意义,提出了一种新的看法。 (黄晓峰)3. 《记忆记忆》,[俄]玛丽亚·斯捷潘诺娃著,李春雨译,中信出版集团2020年11月第一版,78.00元
十岁那年,俄罗斯作家、诗人斯捷潘诺娃便已立下书写家族史的宏愿。这个愿望伴随她30多年,直到2018年《记忆记忆》在俄罗斯出版。
这是一部历史与现实穿插、虚构与非虚构交错,兼有回忆、纪实、散文、小说特质的跨文体长篇力作。作者由辞世姑妈留下的日记、书籍、剪报写起,但这些遗物实在有限,无从拼贴出哪怕逝者一个人的轮廓。她遂踏上寻根之旅。书中记述了她从家族源头的遥远小城开始,足迹遍及欧亚大陆一处处家族先辈驻足过的地方,视角从一个个具体的家族人物再延伸到更为宽泛的历史背景,逐渐累积起丰富文本资料与其他素材。通过书写,慢慢明晰了这个犹太家族五代人历经一个半世纪的人生起伏,其中不少人物与俄罗斯(苏联)的时代变迁紧密相连。
在追寻家族史脉络的同时,书中还以相当篇幅谈及作者对记忆本质的看法,对犹太民族多舛命运的忧思,以及与曼德尔施塔姆、塞巴尔德、茨维塔耶娃等蜚声世界的文化前辈在历史、文学、哲学层面的“对话”。因为作者的诗人身份,这本书有非虚构写作的扎实厚重,亦有沉郁、流畅的美感与诗意。值得一提的是此书问世后在俄罗斯乃至欧美文坛产生很大反响,获得一系列重要文学奖项的肯定,也得到读者认同,堪称当代俄罗斯文学的现象级作品。4. 《你和我》,万方著,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2020年6月第一版,68.00元
《你和我》是今年文学界的一个现象级话题。曹禺女儿、作家万方的这部作品以父亲和母亲方瑞的相识相爱及方瑞逝世后曹禺对她刻骨铭心的思念为主轴,书写了一个古典爱情及其陨灭的故事。同时,它浓墨重彩地记录了大时代里一些大事件对个人命运的摧折。它引人关注的原因不止于它是名人写名人,女儿写父母,更在于它为我们呈现了一个大时代和这个时代里文人的心灵史。
《你和我》时间跨度很长,它写到外公一辈的故事,也几乎写了曹禺的一生,回答了诸如曹禺晚年创作悖论等读者关心的话题。它也以曹禺第二任妻子方瑞的眼睛看世事,从一个闺中少女、与世无争的中年家庭妇女的视角侧写动荡时代对个人的压抑和毁损。万方大量使用第一手材料,特别是书信,以及对人物原话和一些细节的回忆,来还原父母辈的人生故事和心灵世界;尤其是巧妙采用时空穿插和多声部讲述方式来呈现往事,取得了惊人的艺术效果。更重要的是,《你和我》看似写家史,却绝非止于写一己之私。它着意于记录历史车轮碾压下人的命运。它描写大时代里抗争和图存的精英,也写了普通人;兼写了主角和配角、演员和观众。它述说的远不止是一个家庭的悲欢,而是一个民族在动乱时节的一段痛彻心扉的经历。 (海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