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生命超越凡俗 ——电影《死亡诗社》指向“新生”
语文课在教材之外还可以融入别的元素,可以是教学形式的改变,也可以是蹭热点话题讨论,当然还可以吸收优秀影视作品的文本。有时候与其空洞说教,倒不如借助影视文学作品,加之老师适当的点拨,或许更能激发学生们的深度思考。这几天我又想起了这部看了不下两遍的影片《死亡诗社》,可借此引导学生如何面对生命,重新思考生活。
《死亡诗社》与《放牛班的春天》是同一题材的电影,校园教育类的。两部影片中都塑造了一个能春风化雨、极具魅力的老师形象,后者着意于教育者,看完感动的成分居多,而前者涉及的内容更为丰富。
这部影片没有复杂的剧情,乍一看会把片子简单地归为特立独行的老师如何带领学生反对僵化的学校体制。如果仅是揭示二元对立这样简单的主题,那么影片的结尾就显得特别突兀:学生尼尔不愿屈从父亲规划的人生道路选择了死亡。那群曾经在老师基汀的引导下自我意识正在觉醒的学生们却都签下了对基汀不利的文件。好的影片就如同好的文学作品,有多种解读的可能性,影片中尼尔之死为观影者提供了多重思考的空间。
应试教育体制下,学校老师教导学生们今后应从事什么体面的工作,应追求怎样的事业成就,可是却不曾教诲学生去理解生命,探索生命的意义。古板的学校,古板的校长和霸道的家长们与以基丁代表的一方存在激烈的矛盾,一方封闭,代表功利主义幸福观,一方代表追求自由的幸福观,双方对立带来了尼尔自杀令人唏嘘的悲剧。影片难道不可以设计个圆满的结局,尼尔的父亲同意尼尔演出戏剧,不是皆大欢喜吗?双方有各自坚守的人生信念,要使两方打破壁垒,实现对话甚至融合并非易事,而这足以构成另一部影片的主题(《生命因你而动听》)。影片1989年拍摄的,但用今天的眼光来看,其中的话题还特超前。校方和家长把尼尔的自杀归咎为基汀,办校一方首先要确保学生的安全,不能丢失安全这条底线,固然是没错的,那基汀引导学生打破束缚,寻求自由难道就有错?自由与安全有时候就是矛盾存在,“生命诚可贵,爱情价更高,若为自由故,二者皆可抛”。尼尔之死突显出现实世界里有些问题有拿出来讨论的必要,却很难找到圆满的解决办法,这也是影片难能可贵的地方——提出问题,却不试图解决问题。
“我步入丛林/因为我希望生活有意义/我希望活得深刻/吸取生命中所有的精华/把非生命的一切都击溃/以免当我生命终结/我发现自己从没有活过”这是影片中节选自《瓦尔登湖》里的诗,这首诗折射出本片的寓意,那就是“把非生命的一切都击溃”。“非生命的一切”很宽泛的说法,其核心为不尊重生命的任何形式的存在。影片最后的情节耐人寻味,很多学生用基汀鼓励的方式(站在桌子上)为他送行,可是还有一半的学生没有站在桌子上。这些学生们都还在校方拟出解聘基汀的文件上署过名字。这些学生的被迫选择也好,还是自我选择也罢,理应得到理解和尊重。影片用'死亡’命名诗社,暗含了尼尔死亡的情节,深层含义是只有让非生命的东西死亡,生命才能够获得新生,生活才会重新获得意义,如基汀所说“让生命超凡脱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