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今书家同临《苕溪帖》,差别竟如此之大

原创2020-03-04 01:39·书法苑

古今书家同临《苕溪帖》,差别竟如此之大!

苕溪,在浙江省北部,浙江八大水系之一,是太湖流域的重要支流,由于流域内沿河各地盛长芦苇,进入秋天,芦花飘散水上如飞雪,引人注目,当地居民称芦花为“苕”,故名苕溪。

1088年,米芾从无锡去往苕溪时做了六首诗,合录一卷称《将之苕溪戏作呈诸友诗卷》,乃米芾的经意之作。

《苕溪诗帖》雄浑老辣,潇洒自然,是很多人学米入门之帖,但苕溪帖也因为技法上略有”刻意“而使学书者往往仅学到米字的皮毛以至于”怒张“不得笔。

《苕溪诗帖》不仅是初学米字者所爱之帖,也被历代文人墨客所喜,今天搜罗出来一些名家临作,看看他们是怎么学习此帖的,或有启发哦。

沈 荃

沈荃 (1677)行书《苕溪诗》卷

沈荃是清朝的探花,当时书法非常有名气,看到这幅临米之作,以方笔为主,打眼一看还以为是临苏字呢。

方笔能够减少扭动带来的造作繁杂感,但同时因为方而露尖之处若是过多,则显得不够蕴藉。这幅沈荃送给朋友的临作,反倒是落款的小字更加精彩。

隋 振 业

这是康熙年间的进士,不知道这么“心宽体胖”的字,喜欢董其昌的康熙爷怎么看,又让我想到了那句台词,“做人最重要的是开心”。

张 廷 济

清代的金石学家,金石学家临起帖来不一般,这《苕溪帖》感觉就像是魏碑版的行书,借用了一下米芾的诗而已。不同的是,虚实变化倒有些耳目一新,不过稍微生硬了点。

林 则 徐

大官儿级的书法爱好者,过去的大官儿爱书法起码不胡写,他们都有比较很厚的学养和技法训练,所以即便是玩,也玩得很有格调。

这幅作品厉害的地方就是把米字“掰正”了,没上更高的境界也是因为太正。一些字流美端庄的程度不下现在电脑里的“华文行楷”。

书法是水,是流动的,是随机的,是遇土成泥的,”水“被安排的太过”妥帖“就快成了死水。

第二幅临作则更多了些草意,行气通畅,但因为大尺幅的连续运笔迫使其以小字的方式发力,故满纸提按,线条的厚重感略显不足了,而连续的侧转和牵丝萦绕,也显得太过”花哨“,失了大字该有的厚重感。

余 叔 岩

这是京剧余派创始人余叔岩先生的临作,真的特别想不到哈,过去京剧艺术家的综合修养居然如此之高。

此作竖式书写,章法妥帖大方,拉开行距,拉匀字距,字大小也拉匀,稍有算子之嫌,不过用笔血肉丰满,结体较原帖无老辣之气更显甜美之意。

没有原帖跌宕,但看着倒也是养眼,感叹的是深沉凝重的老生艺人,书法呈现出来的却有甜美的蕴藉之意,可见其审美理想。

以京剧为生,书法达到此境界并非易事,据说他为了能够继承和发展,专门向许多文人学者学习诗词书画,还比较系统地学习了四声、音韵方面的知识。凭着他的文化素养,终能继承谭派而出新,可见中国的艺术,高境界都是“功夫在诗外”的。

丁 治 磐

投笔从戎的儒将丁治磐的作品,更讲究形式,有字有画,对联配中堂,那个时代流行的形式。作品整体上有一股升腾之气,相比之下,中间部分的小字,写的有些草率,而对联的字更显得老辣,见碑见帖见明清人。

吴 华 源

是画家,又是藏家,眼界必定不凡,此作写的倒是清雅劲健,书写速度应该不慢,纸比较湮,故有如“住”字起笔处的疙瘩状,整体上能看出来对原作和字的娴熟,故能出己意。

陈 奕 禧

写扇面是明清文人爱玩的,在扇面上临帖更是常见,这个临作用笔非常细腻,把苕溪帖临得更加丰腴(当然和用墨也有关)。

启 功

启功先生临帖不像,还是“启功体”,很有书卷气息。

曹宝麟

当代研究米芾的重镇,曹先生一手米字享誉当代,这是一幅大字临作,能看出来写出了米字的风樯阵马之感,很犀利,墨色变化也很好。只是一些用笔略显雷同了点。

看到这里,我们会发现,《苕溪帖》很受宠,历来有书家墨客喜欢,或者实临,或者意临,或者”玩弄“形制。此帖是米老经意之作,故技法完备、风格独显,所以在学习的时候,需要时刻提醒自己莫学习气,需练准眼力。好字,都是恰到好处的美感,而不是搔首弄姿。

最后顺带问一句,这么多临作,您各位觉得哪位得了米家真传?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