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史遗珠|《原始星球》 : 超现实寓言

上世纪六七十年代,法国动画保留了传统特点,在绘画技法与工艺方面成绩斐然,阿内·拉鲁即这一时期最著名的超现实主义动画大师。在与超现实主义画家罗兰·托普(曾出演赫尔佐格《诺斯费拉图:夜晚的幽灵》)合作了短片《毁灭的历程》(1964)、《蜗牛》(1965)后,两人再接再厉,一部广受赞誉的动画长片《原始星球》(1973)横空出世。

这部跨时代的科幻经典入围第26届戛纳电影节主竞赛单元,最终罕见地以动画电影之姿获得英格丽·褒曼领军的评审团颁发的特别奖,一举奠定阿内·拉鲁法国动画巨擘级大师的地位。《原始星球》改编自法国作家史蒂范·乌尔于1957年出版的科幻小说《原始星球》,而史蒂范·乌尔对科幻影史的贡献不只这一例,老版《神奇旅程》(1966)的灵感即来自史蒂范·乌尔的作品(据传新版《神奇旅程》将由詹姆斯·卡梅隆执导)。

本片讲述了茫茫宇宙中,一颗名叫“以伽”的星球上,奥姆摆脱德拉格人生存威胁的故事。短短72分钟的时长,讲述了一个宏大的超现实寓言,也尽展了这部动画长片的三重魅力:Cut-out(剪纸)动画风格与灵异神秘的配乐、超现实的天马行空的想象力以及对文明强弱所作的宏大寓言。

影片开场,伴着灵异的配乐,远景中怪树丛生,一个女人抱着小婴儿惊恐地逃跑,时不时给出的特写中,女人大口的喘息声和惊恐的眼神暗示着危险的存在,紧接着一只蓝色巨手从银幕外突然而至,将女人捏了起来,旋即丢下,而后硬切到三个蓝色外星巨人,瞪着红色的眼睛看着摔死的女人,一层层悬疑的揭开很快将观众拉入阿内·拉鲁创造的诡诞神秘的超现实世界。这个世界用Cut-out(剪纸)动画风格呈现,多半要归功于插画家罗兰·托普的超现实风格,他的绘画灵感横溢、天马行空、嬉笑怒骂、不拘一格,在艺术谱系中,罗兰·托普的绘画接近于超现实主义的惊恐绘画,经常用死亡、身体、梦境、迷醉、爱情、女性、变形和解构作为主题,内里蕴藏着一种略带阴森和消极的幽默。这种风格在蓝色外星巨人身上得到淋漓尽致地体现。

蓝色外星巨人提瓦收留了丧母的小婴儿,并为他取名德尔(即地球),从此这只奥姆与德拉格人的命运联系在一起。从这里开始,影片展现了德拉格人的生活——他们的冥想仪式、议会、用耳机学习。无论出于德尔与提瓦分属不同种族不能沟通的原因,还是如冥想等仪式的需要,阿内·拉鲁尽量削弱对白,而主要通过音乐与画面来呈现故事,所以全片弥漫着细致的怪诞迷幻的音乐,为这部科幻片营造了超强的超现实氛围。

在画面上,阿内·拉鲁天马星空的想象力得到有力呈现,画面中的每个细节都独树一格。德拉格人的形象、德拉格人冥想时漫天飞舞的小红球、人物后景中诸多奇怪的史前生物——五只眼睛的巨兽、如食蚁兽般吞噬奥姆的大鸟、为奥姆编织衣服的蚕宝宝,最惊人的当属原始星球上的白色人体雕塑。奥姆们乘坐火箭飞到了德拉格人的冥想之地——原始星球上,画面中矗立着没有脑袋的白色人体雕塑,人体雕塑如人类史前巨像一样,而他们脚下是一堆奥姆们的黑色小人影,画面的想象力和张力令人拍案叫绝。

《原始星球》有浓重的捷克动画风格,捷克动画在个性的呈现下,探讨的是人性、情感等深层的主题,诙谐的情节中常埋藏着诗般的象征隐喻。阿内·拉鲁的这部科幻经典,在充满瑰丽色彩和奇异故事背后,隐藏着一则宏大的超现实寓言。在法语中,奥姆即人类的发音。德尔被当做德拉格人的宠物期间,偷学了许多德拉格人的知识,当他逃走时,带走了德拉格人传授知识的耳机,路遇女奥姆后,被领进藏在公园大树中偷生的奥姆部落。片中奥姆与原始社会中人的生存状况有许多相似之处,信奉巫术、部落争斗、茹毛饮血、集体打猎,阿内·拉鲁在表现奥姆时,也经常设置大远景,将奥姆们画成一个个黑色小人影,以呈现他们的原始社会色彩。

德尔带领奥姆学习知识,汲取智慧,慢慢这一族群形成了自己的文明。片中最大的戏剧冲突即文明的冲突。德拉格人感受到奥姆的威胁,于是发明多种清除奥姆的方式,奥姆为了生存反抗、逃跑、隐藏。奥姆乘坐火箭飞到原始星球寻求新的家园,却无意间发现了德拉格人的弱点,双方的力量对比变得制衡,片中说:“无论是奥姆还是德拉格人,没有人能在毁灭中获益,我们必须维持和平。”至此影片给出圆满结局,奥姆与德拉格人从此和平共存。

阿内·拉鲁在短片《猴子的牙齿》、长片《甘达星人》中都给出圆满结局,但他建立的世界却是残酷无情,《原始星球》的残酷之处在于,它暗示了强势文明总在吞噬弱势文明,而共存、多样性需要的是双方在力量对比上达到相互制衡。“弱肉强食”是自然法则,而像奥姆、德拉格人这些高智慧族群,拥有灵性的族群,也需要遵从此法则,这是最大的悲哀所在。

(原刊于《看电影》杂志,经作者授权发布)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