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名言大辞典:情采
【下笔千言,倚马可待】语出明代东鲁古狂生《醉醒石》第六回。挥笔作文。能迅速地完成上千字的文稿,像晋代才子袁宏那样倚战马起草文告,文思繁捷,一挥而就。此二句形容才思敏捷,完稿迅速,顷刻成篇。倚马可待:典出《世说新语》:晋代袁宏随桓温出征,起草文书,倚马而作,立即完稿。后常以此典形容文思敏捷,顷刻成篇。
【小诗有味似连珠】语出宋代苏轼《生日王郎以诗见庆次其韵并寄茶二十一片》诗。诗文短小,却句句隽永有味,像连串的玉珠,晶亮剔透。此句极赞小诗短而韵味无穷。连珠:文体名。明代徐师曾《文体明辨》言其大多骈偶而有韵,起于汉代。晋代傅玄谓其“辞丽而言约”,“历历如贯珠”,故名。
【不以文害辞,不以辞害志】语出《孟子·万章上》。不因为其文章中个别字而妨害对词句的欣赏,也不因为其中某些句子而妨害对主旨思想的理解。二句话系孟子评论《诗经》所语。现常用以说明创作贵在正确处理“文”、“辞”、“志”三者间的关系。文:文字。辞:词句。志:思想。
【不精不诚,不能动人】语出《庄子·渔父》。没有至诚的心意是不能感动人的。说明作家写文章要以真情实感去打动读者。精、诚:至诚。
【日试万言,倚马可待】语出唐代李白《与韩荆州书》。一日之内能写出洋洋洒洒的万言之文,就像晋代的袁宏出征时倚着战马起草文书,一挥而就,写得又快又好。此二句后常用作形容文思敏捷,完稿迅速。倚马可待:典出《世说新语》:晋代袁宏随桓温出征,起草文书,倚马而作,立即完稿。后常以此典形容一挥而就。
【文章以意为之主,字语为之役】语出金代王若虚《滹南遗老集·诗话上》。文章以思想内容为主,文采字句只是为它服务而已。二句话表达了作者“文章合为时而著”的进步文艺思想,强调诗文中“立意”、“炼意”的重要性。意:思想内容。役:犹言“服务”。
【心哀而歌不乐,心乐而哭不哀】语出《淮南子·缪称训》。心里哀痛,即使唱歌,也不会流露愉快的情绪;心里高兴,即使哭泣,也不会显示哀伤的情绪。二句话说明写文章必须有真情实感,即所谓“情发乎中而必见于外”的道理。而:因而。歌:唱歌。
【为情而造文】语出南朝梁代刘勰《文心雕龙·情采》。作者因为内心的感情需要表达,所以才写文章。说明写文章贵在写出真情实感。好的文章产生于真挚的感情,没有感情,向壁虚构,无病呻吟,写不出像样的文章。
【书不尽言,言不尽意】语出《易·系辞上》。文字没有把话完备地记录下来,话没有把思想表达详尽。意谓写文章要讲究含蓄,以收到意犹未尽的效果。书:文字的纪录。言:话语。意:思想。
【以少总多,情貌无遗】语出南朝梁代刘勰《文心雕龙·物色》。用经济的笔墨精炼概括了丰富的内容,从而把作者的思想感情和事物的风貌表露无余。说明创作时要善于巧妙选材,小中见大,表达以少总多。总:概括。情貌:思想感情和风物的面貌。
【水性虚而沦漪结,木体实而花萼振】语出南朝梁代刘勰《文心雕龙·情采》。水性柔弱,所以有波纹聚结;树木质体充实,所以能开花。比喻作品的内容决定形式。虚:虚弱。漪(yi衣):水上的波纹。花萼:花瓣外面或下面的叶状小片,一般为绿色,此处代指花。振:开。
【古人唱歌兼唱情,今人唱歌唯唱声】语出唐代白居易《问杨琼》诗。古时的人唱歌不仅唱得歌声悦耳,同时还能唱出真情实感,如今人们唱歌却只是追求声音悠扬了。两句诗对当时只唱声、不唱情的歌唱风气提出了批评,主张发扬古人的优良传统,做到声情并茂。歌与诗同理,好诗不仅应当音韵铿锵,更须具有来自生活的真情实感。
【本深而末茂】语出唐代韩愈《答尉迟生书》。树根扎得深,就会枝繁叶茂。说明文章的表现形式必须以思想内容为基础。末:指树梢。
【石韫玉而山辉,水怀珠而川媚】语出晋代陆机《文赋》。石中蕴藏着美玉,会使山岭有光辉,水里含有宝珠,能叫河流更美丽。比喻写文章应注意创造精采的佳句,它会使整个文章显得有光彩。韫(yun蕴):蕴藏,包含。媚:美好。
【写神则生,写貌则死】语出清代许裢《六朝文絮》评论谢庄《月赋》语。描写事物的精神,就会栩栩如生,惟妙惟肖,描写对象的状貌,就会显得死板无生气。二句话说明文学创作应当注意抓住事物的精神实质,颇有见地。神:精神。貌:外貌。
【夸而有节,饰而不诬】语出南朝梁代刘勰《文心雕龙·夸饰》。文章中运用夸张而有节制,增饰润色而又不违背事实情理。说明诗文要给读者以美感,运用夸饰必须有节制,合乎情理。节;节制;分寸。饰:增饰。诬:欺骗,引申为违背实情。
【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语出晋代陶渊明《饮酒》诗之五。身居大自然,这里面有不可言传的妙趣真意,想要解说,却忘记了如何去说。二句诗原系作者赞誉隐居生活之语,现用以说明诗文简洁的文字里隐蕴着不可言传的内涵和情趣。辨:通“辩”,解说。
【设文之体有常,变文之数无方】语出南朝梁代刘勰《文心雕龙·通变》。确立文章的体裁虽有一定之规,但写作时变化的方法却没有固定的模式。说明文章的形式多种多样,变化无穷,它是服务于内容的。设:确立。体:体裁。常:此指准则。数:同“术”,方法。无方:犹无常,谓没有固定的方式。
【如闻其声,如见其容】语出唐代韩愈《独孤申叔哀辞》。好像听到他的声音,好像见到他本人的面容。二句话赞誉好文章对人物的描写,刻画生动、逼真,栩栩如生。如:好像。其:文学作品中的描写对象。
【志足而言文。情信而辞巧】语出南朝梁代刘勰《文心雕龙·征圣》。写文章要使心志能充分地表达而且使言辞有文采,要做到感情真实和文辞美好一。说明写作应遵循的原则,要求内容和形式完美地统一起来。文:有文采的。情信而辞巧:本自《礼记·表记》:“子曰:”情欲信,辞欲巧”。巧,美好。
【体有万殊,物无一量】语出晋代陆机《文赋》。文体变化多种多样,事物也没有统一的标准格式。二句话说明作家应当善于变换文体。以收到辞达其意的良好效果。体:文章样式。量:标准,格式。
【但写真情并实境,任他埋没与流传】语出明代都穆《学诗》诗之三。只管写出自己的真实情感和客观事物,至于其能否传世,这就听其自然了。意谓写诗贵在写出真情实境,而不能无病呻吟、向壁虚构。但:只。任:听凭。
【言之无文,行而不远】语出《左传·襄公二十五年》。语言没有文采,流传就不会很远。这是引用孔子的话,论述善于辞令的重要性。后也用以说明写文章语言应准确、鲜明、生动。
【言,心声也】语出汉代扬雄《法言·问神》。语言,是表达心意的声音。意谓文学作品是思想的反映。心声:发自内心的声音;心里话。
【官以载事而文以饰言。事信言文,乃能表现于后世】语出宋代欧阳修《代上人王枢密求先集序书》。言辞是用来记录事情的,文采是用来装扮言辞的;事情记录得真实可信,言辞富于文采,就能流传后世。说明叙事准确、富有文采,是成功的作品所不可缺少的两个方面。言:言辞。文:文采。饰:修饰打扮。信:真实。表现:明示,显扬。
【言有浅而可以讬深】语出晋代张华《鹪鹩赋》。文学中有些语言浅近却可以寄托深邃的意义。说明文学创作中要讲究语言的含蓄,不要毫发毕现。讬:即“托”,寄托。
【状难写之景如在目前,含不尽之意见于言外】语出宋代欧阳修《六一诗话》。诗人必须把难以描摹的景物和情思,化为既生动而又含蓄的诗的语言,景物要写得令人有“如在目前”的感觉,含意要能引起读者的积极遐想。。状:描摹。
【灵丹一粒,点铁成金】语出宋代黄庭坚《答洪驹父书》。(古人的名言妙语)好像一粒灵丹,(放之于今世之作)能使铁变成金子。比喻修改文章,稍加点化,即赋予新意,也用以说明名言妙语在文章中的重要作用。
【英雄何必读书史,直摅血性为文章】语出清代郑燮《偶然作》诗。英雄不必死读前代的作品,只要能直截了当地抒发了自己的真情实感,就可以写成好文章。意谓文章贵在写自己的真情实感,而不在模仿先人。书史:泛指前人的作品。摅(shu书):表达,阐发。血性:指真情实感。
【画竹必先得成竹于胸中】语出宋代苏轼《文与可画筼筜谷偃竹记》。画竹以前,胸中一定先要有竹子的完整形象。说明作家在下笔之前,心目中应该有酝酿成熟的人物或其它形象。后人因以“胸有成竹”比喻做事之先已有成算。
【变化不系滞于规矩之方圆,旁通不凝阂于一涂之逼促】语出《抱朴子·尚博》。善于灵活变通,不拘泥于陈规俗套;触类旁通,不为一种方式方法所限制。说明作家要写出好的作品,必须善于变通,不受陈规旧习羁绊。系滞:拘泥,限制。规矩:喻指陈规旧习。凝阂;阻隔。涂:通“途”,方法。逼促:限制。
【诗中有画……画中有诗】语出宋代苏轼《东坡题跋·书摩诘蓝关烟雨图》。诗句里饱含着画的意境,图画中隐蕴着美妙的诗情。二句话常用以赞誉好作品情景交融、意境美好感人。也用以说明诗画创作都应讲求“意境”的提炼和创造,必须遵循形象思维的文艺创作规律。
【诗以意为主,以辞采为奴婢】语出清代袁枚《随园诗话》卷六。写诗应当以思想内容为主,言辞和文饰只能像奴婢一样,处于从属次要地位。二句话说明写诗应以思想内容为主,强调辞采要为主题思想服务。意:主题思想。辞采:言辞及文饰。奴婢:谓从属者。
【诗有恒裁,思无定位】语出南朝梁代刘勰《文心雕龙·明诗》。诗歌有固定的体裁模式,而思想感情却没有一定的规矩。说明诗歌创作中根据不同的思想内容,其形式应有相应的变化。恒:一定的。裁:体裁。定位:一定的规矩。
【诗者,志之所之也】语出汉代毛亨、毛苌《毛诗·序》。诗,是用来表达作者内心深处思想感情的。说明诗歌创作离不开真情实感。之:前一“之”,助词;后一“之”,犹言“表现”。
【诗画本一律,天工与清新】语出宋代苏轼《书鄢陵王主簿所画折枝二首》诗之一。吟诗和作画从本质上讲是一致的。二者都需要有自然、拔俗的工巧和清新、洒脱的艺术风格。二句诗说明诗歌创作与绘画之间的内在联系,指出诗、画所共同需要的工巧和风格。一律:一样。天工;指自然所造成的,喻指技艺高超。
【诗要避俗,更要避熟】语出清代刘熙载《艺概·诗概》。写诗一定要避免落入俗套,跟在他人之后亦步亦趋,更要避免人们习见习闻的东西。二句话说明写诗构思要独辟蹊径,善于开掘,不落窠臼。
【诗缘情而绮靡】语出晋代陆机《文赋》。诗因为要抒发感情,所以文辞要精妙。此处意与辞、内容与形式并重。缘:因。绮靡:精妙之言。
【要辞达而理举,故无取乎冗长】语出晋代陆机《文赋》。写文章要做到辞能达意,并且把道理论述得全面清楚就可以了,所以无须篇幅冗长。说明写文章要做到内容明晰,文辞准确。冗长:指语言繁杂而累赘。
【面目可憎,语言无味】语出唐代韩愈《送穷文》。相貌眉眼令人生厌,言语谈吐没有味道。形容文章空洞乏味,令人生厌。
【思风发于胸臆,言泉流于唇齿】语出晋代陆机《文赋》。文思生发于内心创作的欲望,如风飞扬;言语发于唇齿之间,如清泉汩汩而流。二句话以贴切的比喻形容才思敏捷,文笔流畅,同时也说明以一己之笔写一己之心的道理。思:文思。胸臆(yi义):心胸,胸怀。
【真悲无声而哀,真怒未发而威,真亲未笑而和】语出《庄子·渔父》。真正的悲戚没有声音也是哀痛的。真正的忿怒没有发作也很有威势,真正的亲善友好没有笑容也是温和可亲的。说明写文章要有真情实感。
【谈欢则字与笑并,论戚则声共泣偕】语出南朝梁代刘勰《文心雕龙·夸饰》。写到欢乐,字里行间就隐蕴着欢笑,文至忧伤,则字字句句声带哭泣。说明文章的语言形式与思想内容应该是和谐一致的。戚:忧愁;悲哀。偕:一同。
【情以物兴,故义必明雅;物以情观,故词必巧丽】语出南朝梁代刘勰 《文心雕龙·诠赋》。感情因事而发,所以文章的思想内容必须明快高雅;用带有感情色彩的目光去观赏事物,所以用辞必须奇巧美好。说明一篇好文章离不开明雅的思想和巧丽的言辞表现。兴:产生。义:思想内容。明雅:明快高雅。
【情动于中而形于言】语出汉代毛苌《(诗经·关睢>序)。感情在胸中生发激荡,自然要流露,以语言的形式表达出来。此句说明诗歌创作一定要有真情实感,没有情感的激动就不会有诗,作者自己首先要充满激情。
【情者文之经,辞者理之纬】语出南朝梁代刘勰《文心雕龙·情采》。谓作者的思想感情是文章的经线,文辞是表达情理的纬线。说明文章应以情理为主,文辞为次,形式要为内容服务。情:与下文的“理”互文见义,都有情理的意思。
【情欲信,辞欲巧】语出《礼记·表记》。(文学创作中)感情需要真实、诚挚,言辞需要精巧、细密。说明写文章时既要情发于中,又要言美辞巧。欲:需要;要求。信:诚实。巧:精巧。
【善喻者,以一言明数事】语出三国刘劭《人物志·材理》。善于打比方的人,能够以贴切的喻指,简明扼要地说明含意深广的事情。说明写文章要善于以简洁的言辞表达深邃的思想。
【强令之笑不乐,强令之哭不悲】语出《吕氏春秋·功名》。勉强让人去笑,其实他内心并非欢乐;勉强让人去哭,其实他内心并非悲伤。二句话说明写文章要有真情实感。强:勉强。
【强哭者虽悲不哀,强怒者虽严不威,强亲者虽笑不和】语出《庄子·渔父》。勉强哭泣的人虽然显得悲伤,实际却并不哀痛;勉强发怒的人即使装得很严厉,实际却并不威武;勉强装作温和的人虽或笑容满面,实际却并不可亲。说明“不精不诚,不能动人”的道理,暗喻写文章贵在写出真情实感。
【感人心者,莫先乎情】语出唐代白居易《与元九书》。能够打动人心的,没有超乎于感情之先的。说明写诗为文必须以情动人、以情取胜。莫:没有。先乎:先于,胜过。
【辞必高然后为奇,意必深然后为工】语出唐代孙樵《与友人论文书》。写文章应注重语言一定要高超,出语不俗,方称得上格调奇巧;思想意义必须深邃辽远,明道显微,才称得上文笔细致工巧。说明写文章要特别注重遣词造句和立意创新,只有言辞美好,格调高雅,具有深远社会意义的文章才称得上工而奇。工:细致;巧妙。
【意在笔先者,定则也;趣在法外者,化机也】语出清代郑燮《竹》。下笔之前要先立意,这是不可动摇的法则;情趣出乎法则之外,这就是变化的巧妙了。说明创作必须先立意,同时也要注意不死守陈规,而应富于变化。定则:铁定的准则。化机:变化之妙。
【意犹帅也,无帅之兵,谓之乌合】语出清代王夫之《姜斋诗话》卷下。主题思想就如三军之帅,没有统帅的军队,称之为“乌合之众”。说明文章应以立意为先,突出主题思想。意:主题思想。犹:如同。乌合:像乌鸦一样地聚集,引申为杂乱文章。
【繁采寡情,味之必厌】语出南朝梁代刘勰《文心雕龙·情采》。文采华丽、语句精美、旋律优雅、色彩绮丽而缺乏思想感情的作品,读来必然令人生厌。说明文学作品必须写出真情实感,才具有感染力。这条创作规律是作者勤于探索的结晶,对今天的文艺创作仍具有现实指导意义。繁采:文采富丽。寡:少,缺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