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秋节俗中的文化理想

作者:黄意明/孙伯翰 日期:2021-09-13

作为民俗节日的中秋节,团圆、平等、诗意、生命意识都成为其重要内涵。

(1/1)

■黄意明 孙伯翰

中秋时节,月光皎洁明亮,是赏月的好时机。中秋节是我国的传统佳节,其节庆源自古人对月亮的祭祀,是中华民族祭月习俗的遗存和衍生。自古以来,中秋节就有祭月、赏月、吃月饼、赏花灯等习俗,流传至今,经久不息。中秋节俗中的文化理想是如何绵延至今的?

祭月仪式与礼乐文化

中秋节的最早起源和祭月仪式相关。从亚洲的两河流域到南美的墨西哥,世界上许多民族都有祭月仪式存在,我国古代也存在秋分祀月的传统。

月球的运行规律与农耕相关,而中秋时节正是农作物收获的季节。原始人类通过类比联想将月球、作物的繁殖与大地母性相联系,这些相互联系的概念组成了一套家族相似的体系。虽然在中国古代,官方的祭月仪式仍有祈求丰产之意,但《礼记》中记载的祭月仪式已经由直观功利性的生殖崇拜逐渐向尊重自然规律转化。

一方面,自周朝以后,中国人开始产生一套有关世界秩序的“阴阳”观念,月的诸多属性,归于这套体系中“阴”所包含的范畴。《礼记》中一些文献都强调了这一点,并且说明了周代所祭之月代表了某种自然规律和秩序,而非神力的载体。另一方面,统治者从自然规律与秩序推及社会规律与秩序,官方祭月仪式已有了维护社会秩序的含义,成为礼乐文化的一部分。随着儒家礼乐思想的萌芽和人文精神的成长,原始自然崇拜思想逐渐式微,至少在周代,官方祭月的目的发生转化,从对有神性的月或月神之功利性的崇拜转向了对万物运行规律、社会秩序的追求。

周人认为,自然运行的规律、秩序,与人世间的规律秩序是同构的,这样,通过祭月仪式,就将对自然规律的崇拜与维护社会秩序的要求统一起来,并最终达到让社会和谐的目的。统治者通过秋分祭月的仪式,教育官员和人民事君尽职。仪式的原理即在于,宇宙的运行有其规律与秩序,日、月等自然星辰各守其分,不同的人员也应该各尽其职,对自然界规律的敬重即是对社会秩序的维护。

中秋赏月与节俗成形

除了祭月之外,文人逐渐在日常生活中形成了赏月活动,这是一种诗意的审美活动。

赏月,与美丽动人的月色以及人们对月亮的想象相关。《诗经·陈风》中就有《月出》一篇,将月色与美人相应,南朝谢庄的《月赋》中则有“升清质之悠悠,降澄辉之蔼蔼。列宿掩缛,长河韬映;柔祇雪凝,圆灵水镜;连观霜缟,周除冰净……”之段落描绘月色之美。在月光的普照下,世间的景象皆成美景,令人们陶醉愉悦。

文人中秋赏月的习俗最早见于魏晋时期。《晋书》卷九十二曰:“谢尚时镇牛渚,秋夜乘月。率尔与左右微服泛江。”欧阳詹《玩月诗序》云:“玩月,古也,谢赋、鲍诗、朓之'庭前’、亮之'楼中’皆玩月也。”可见当时已出现文人有组织的赏月活动,这种赏月活动是与民间信仰及官方的祭月仪式不同的自由的审美活动,是中秋习俗形成的又一来源。

到了宋代,赏月与拜月,共同构成了作为民俗活动的中秋节的两个方面。从宋代开始,中秋节放假一天,民间团圆娱乐,加上自周以来祭月活动的历史,以及文人赏月活动的影响,几种因素汇聚在一起造就了为今人所熟知的中秋节的样态,这成为中秋作为民俗节日正式形成的首要标志。

中秋节正式形成的第二个标志在于,民间信仰在宋代已融入中秋活动中。苏轼《望海楼晚景》诗“楼下谁家烧夜香,玉笙哀怨弄初凉。临风有客吟秋扇,拜月无人见晚妆”,提到了民间拜月这一行为。在宋代,中秋之夜,人们“登楼或于中庭焚香拜月,各有所期。男则愿早步蟾宫……女则澹竚装饰,则愿貌似嫦娥,圆如皓月”。由此可见,民间信仰已对中秋节造成了较为广泛的影响。

宋代之所以被认定为民间中秋节正式形成的时期的标志,还因为中秋的“团圆”属性最早是在这一时期定型的。南宋吴自牧《梦粱录》中所载家家户户“安排家宴,团圆子女”,证明了在宋代,中秋节具有了团圆的含义。何以中秋象征团圆?当然与中秋节的月亮最为皎洁、圆整有关。可见,作为民俗活动的中秋节起源于魏晋时期的文人赏月,发展于唐,后与民间的拜月仪式相结合,在得到官方认定后最终形成于宋。

在明清时期,中秋拜月较前代有了进一步发展。这一时期的文献相较于之前,更为详尽地记录了当时中秋拜月的过程。据刘侗《帝京景物略》等文献记载可知,相比于前代,明清时期拜月形成了一套规定的流程,摆祭案于月出的方向,放置画有蟾兔、月宫或是月光菩萨的月光纸于案上,焚香而拜,最后以烧月光纸、向家人分食祭品为结束。

这一时期的话本小说中也出现了对赏月和拜月的情况的描述。《红楼梦》第一回就出现了贾雨村赏月的情形,而第七十五回描述了众人拜月的情境。这些记载和描写说明了在明清时代,诗意的赏月活动并未因拜月活动兴起而衰微,赏月与拜月是中秋节活动的共同组成部分。明清时期,中秋赏月已成了整个中华民族共有的活动而见于各地。

中秋文化的几大内涵

考察作为民俗节日中秋节的内核,团圆、平等、诗意、生命意识都成为其重要内涵,而团圆又是最为核心的内涵。

中华民族向来有追求和谐圆满的人生理想,而中秋节的形成正满足了人民的这一愿望。唐人殷文圭的“万里无云镜九州,最团圆夜是中秋”和宋人高登“但愿团圆三十秋,不计东西与南北”的诗句,恰当地反映出中国人渴望团圆的深层心理。

历史上,中秋团圆的意愿,为增强家族、友朋的凝聚力,起到很好的社会调节作用,最典型的例子便是苏轼与苏辙兄弟二人。二人在中秋以诗的形式互通书信,看似是在相互诉说他们所见到的景色、经历的事情,实质却是在中秋这个合家团圆的时刻,以诗意联系起兄弟二人的情感。唐人王建的《十五夜望月寄杜郎中》、宋人司马光的《八月十五日夜寄友人》这类诗皆是在中秋节时以诗歌的形式与朋友交流情感,增进友谊。

贯穿中秋文化的另一核心内涵,则是平等的观念。宋人的一些记载完全摆脱了古代祭月礼的贵族性和某些节日的小众特点,使得中秋节成为全民平等欢乐的节日,所谓“风露清,月华明,明月万家欢笑声”,体现出中秋节日精神的平等性。

诗情画意也是中秋的内涵。中国的传统节日,贯穿着中国人的时间意识,体现着自然和生命的节律,代表着中国人天人合一的生活理想,所以向来不乏诗情画意,其中尤以中秋为最。“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的词句,既代表着古人对人生的达观态度,又寄托着他们对人生的美好期待。

而“但愿团圆三十秋,不计东西与南北”“共看明月应垂泪,一夜乡心五处同”等诗句,通过对人类共通情感的抒发,起到心灵抚慰的效果。至于“素月分辉,明河共影,表里俱澄澈。悠然心会,妙处难与君说”,则在人与自然的交融中,领会生命的澄明之境。许多诗人写诗如梦如幻,将对人生的感慨、思考与中秋的月色结合在一起,使人生充满了诗意。因此,在中秋这样一个美好的日子,我们理应放松身心,试着体验诗意栖居的美好。

中秋的内涵还包含着中华文化的生命意识。与中秋相关的符号、神话,体现出了中国人的生命意识。西王母、月桂、蟾蜍、月兔本身都是生育和长生的符号。嫦娥奔月、吴刚伐桂则体现出了中国人对生命永恒与精神生生不息的追求。“但愿人长久”就是中秋时刻对生命长久的美好祈愿。中秋的其他意义,团圆、平等、诗意均是人们对世俗生活的美好祝愿,而健康长寿,则是一切美好生活的前提。

(作者黄意明系上海戏剧学院教授,孙伯翰系云南艺术学院青年教师、博士)

.

(0)

相关推荐

  • 被科学忽视的自然真相

    太初混沌,衍生秩序.秩序突变,混沌再现.生命有序,智慧逻辑.大道未分,自然无限. 注释:天地未分之前处于混沌状态,后来随机衍生了秩序.如果秩序发生了"突变",又呈现出混沌现象.生命 ...

  • 中医学中的大科学,可以惊天动地!

    科学之所以能够称之为科学,就是因为物质世界呈系统的秩序,科学的目标就是为了探索支配系统秩序的必然性规则,并用来指导人的生存.可是,西方科学发展了五百年,不仅没有发现这个支配系统秩序的必然性规则,相反还 ...

  • 为什么这个世界需要一位前所未有的巨人?

    导读:世界各国的预言都纷纷指出,中国即将横空出世一世界级人物--紫薇圣人,他将把世界从濒临灭亡中拯救出来.可他到底能够为世界解决什么问题呢? 世界是周期变化的,每当危机重重,就会有巨人迎运而生,而且危 ...

  • 【市井风】中秋节俗中的文化理想

    董天晔 摄 中秋时节,月光皎洁明亮,是赏月的好时机.中秋节是我国的传统佳节,其节庆源自古人对月亮的祭祀,是中华民族祭月习俗的遗存和衍生.自古以来,中秋节就有祭月.赏月.吃月饼.赏花灯等习俗,流传至今, ...

  • 中国文化独一无二:厕所对联,俗中见雅

      马新朝,原第三届鲁迅文学奖获得者.中国诗歌学会副会长.中国诗歌报编委会主任.河南省作家协会副主席.河南省文学院副院长.河南省诗歌学会副会长. 中国诗歌报★有温暖有情怀 对联,是我国特有的文化现象, ...

  • 李之亮:《水浒传》中的文化密码(50)宋朝没有“临淮州”和“高唐州”

    李之亮:<水浒传>中的文化密码(50)宋朝没有"临淮州"和"高唐州" 2019-02-11 18:53 第2回讲到破落户子弟高俅不务正业,被他父亲告 ...

  • 语文中的文化美

    京口瓜洲一水间,钟山只隔数重山. 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这首诗的底蕴,这首诗的内涵,这首诗的文化所在 知人论世,以意逆志 子厚以自寓也 表达的是柳宗元的士大夫的一种精神,所谓"穷 ...

  • 【回归教材】课本中的文化常识(高中必修1-5)

    必修一 2.春秋时期有公.侯.伯.子.男等爵位.爵位分为公.侯.伯.子.男,男爵等还真不是西方独有的,我们周朝就开始了. 春秋初期,周天子分封天下,一般就是功劳大的,分得土地多,爵位就高,就可以分封为 ...

  • 诗评|《村庄》:一个记忆中的文化符号

    文/王沐雨 (作品:<村庄>,作者:海子,1984年) 原文: 村庄中住着 母亲和儿子 儿子静静地长大 母亲静静地注视 芦花丛中 村庄是一只白色的船 我妹妹叫芦花 我妹妹很美丽 村庄,是海 ...

  • 中加文化交流的桥梁——梁丽芳:文化活动与著作并驾齐驱

    本文摘自"华报"(二0一八年十月二十六日 Vol. 005)B02版,特此致谢! 梁丽芳,廣東臺山人.從小隨家人到香港,肄業於香港中文大學聯合書院.後轉學到加拿大阿爾伯達省的卡爾加 ...

  • 中国酒文化之最(部分)

    无酒也醉 2020-11-03 中国是卓立世界的文明古国,是酒的故乡.中华民族五千年历史长河中,酒和酒类文化一直占据着重要地位.酒是一种特殊的食品,是属于物质的,但又同时融于人们的精神生活之中.酒文化 ...

  • 译研人物|​浮生不老 初心不忘——致力于中印文化交流的学者王树英

    "我只想做一些事,做一些别人没做过的事" "做一些有意义的事" "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 这是一位长者很郑重地对我们讲的话.他直接用印地语著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