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秀博士后 | 王雯鹤:教研相长,互促互进

清华大学优秀博士后

为表彰做出突出成绩的博士后研究人员,清华大学自1997年开始组织评选“清华大学优秀博士后”。“清华大学优秀博士后”奖每年评选一次,每次评选十名左右。评选对象为进入我校博士后科研流动站从事博士后研究工作满一年以上(含一年),中期考核结果优良,具有良好的思想品德、科研道德、创新思维、创新能力,并取得突出成绩和研究成果的在站博士后研究人员。

王雯鹤

2019年7月至今在清华大学人文学院从事博士后研究工作,同时担任清华大学语言教学中心德语教师。主要研究方向为德语文学、德语教育学。在站期间获得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面上项目资助,在高水平期刊上发表学术论文4篇;承担奥地利教育、文化和艺术部与北京外国语大学合作的翻译项目,完成译著一部;在教学评估中多次位列全校前5%,获得清华大学2019-2020学年疫情防控期间在线教学优秀教师奖、2020年清华大学语言教学中心教学优秀奖。

“西山苍苍,东海茫茫,吾校庄严,岿然中央。东西文化,荟萃一堂,大同爰跻,祖国以光。”在2019年清华大学教学工作总结会上,刚刚开始博士后工作的我和同事们一起用多种语言演唱了这首清华校歌。在接下来两年的博士后工作中,我对校歌的涵义有了更深刻的体会。古老而年轻的清华大学既有着极为深厚的历史底蕴,又处处洋溢着奋发向上的青春气息。

在美丽的清华园中,我的博士后工作忙碌而充实,也带给我满满的收获与成长。入站后,在博士后合作导师人文学院王中忱教授的指导下,我申请并获得了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面上项目资助。项目是在我硕士、博士阶段的研究基础上继续进行的,研究对象是著名德语作家、1946年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赫尔曼·黑塞的文学作品。基于以往的研究成果,我选择了更具创新性的研究视角和研究方法,进一步拓展研究思路,力求更全面、更深刻地阐释黑塞作品的思想内涵,促进中国读者对黑塞作品的理解和认知。博士后阶段的研究工作使我的科研能力得到了全面的锻炼和提升,研究项目进展顺利,研究成果已成文两篇并发表在高水平期刊上。此外,我还作为参与人之一承担着奥地利教育、文化和艺术部与北京外国语大学合作的翻译项目,译著为2019年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彼得·汉德克的长篇小说。

在站期间,我还担任清华大学语言教学中心的教师,承担德语二外课程的教学工作。走上清华的讲台,自己感觉肩上担负着沉甸甸的责任。首先我认真学习和领会学校提出的“三位一体”教育理念,努力将“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落实于外语教学当中,让学生在课堂上不仅能获得扎实的外语知识,更能拓宽文化视野,树立正确的价值观。此外我经常参加学校举办的教学讲座和语言教学中心举办的教学沙龙,向前辈学习经验,并逐步提高教学质量。疫情期间,学校开展线上教学,我投入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重新设计安排教学环节,使同学们在“云上课堂”也能获得良好的学习体验。回归线下教学后,我对融合式教学的探索、对创新教学方式的思考仍在继续。结合教学实践经验和平时的理论学习,我在第二外语教学领域展开了一系列研究,研究成果已成文两篇,均发表在中国人文社科核心期刊上。以研促教,教研相长,我每学期承担128-160课时的教学工作,所教课程在学校教学评估中屡次位列前5%,也因此获得了清华大学2019-2020学年疫情防控期间在线教学优秀教师奖和2020年清华大学语言教学中心教学优秀奖。

这两年的博士后工作让我体会到,无论是自身专业方向的科研,还是教学方面的科研,都与教学工作本身并不冲突。科研成果可以帮助我们丰富教学内容,优化课程内部的知识体系,在教学中我们也可以发现和发掘新的科研思路。科研与教学工作可以相辅相成,互促互进。

除了科研和教学方面的工作,在站期间我还承担了本科生毕业论文指导、校图书馆德语图书选订、助教招聘与面试等公共服务工作。2020年,我指导班内学生组成清华大学代表队参加第二届“全国高校德语配音大赛”,代表队最终获得了优胜奖。值得一提的是,我们的队伍是三十余支参赛队伍中唯一一支由学习德语二外的学生(非德语专业)组成的队伍。

与所教德语二外的学生们合影(中间为王雯鹤)

博士后工作让我的各项能力均得到了锻炼和提升,十分感谢清华大学为我们提供的广阔平台和发展空间,感谢人文学院和语言教学中心给予我的支持和帮助。这两年的经历将成为我以后工作中的宝贵财富,激励我踏实进取,砥砺前行,力争取得更多成果,以回馈祖国和学校的培养!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