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的养生理念
人是有生命的人,生命是多维联系的生命,天文、地理、人事与健康息息相关,饮食生活习惯与健康息息相关。一个健康的身体,“阴平阳秘”,因应协调,既和于外——天地自然,社会人事,又和于内——气血出入,阴阳升降。和而有序则健康长寿,逆乱偏极则多病易夭。
身体之健康,不在身体本身,而在身体之内、看不见摸不着的生命之神、生命之气,在“神气”主导下的因应协调性。中医养生的重点,不在养身之形,而在养命中之神,养形中之气,养“阴平阳秘”的因应协调性。
《灵枢·本神》:“智者之养生也,必顺四时而适寒暑,和喜怒而安居处,节阴阳而调柔刚。如是则僻邪不至,长生久视。”惜今之人,只知其形,不知其神,不养其气,将食物成分或保健品与身体营养机械地联系起来,陷入了吃钙补钙,吃海参防癌等吃什么补什么、防什么、治什么的文化误区,为那些利用人们期望健康的迫切心理,大肆行骗提供了文化条件。
电视养生,广告治病,这样营养,那样疗效,似乎你买了,吃了就健康了,病就好了。生命健康没有这么简单,只有人自己主动地养成好的生活习惯,顺应自然,和于阴阳,维护因应协调性,保持补不足、损有余等动态平衡的生命机制,健康才有可能。君不见,养生保健、治疗药物的广告充斥于媒体,电视养生节目充斥于荧屏,医学科技日新月异,这么多年,疾病还是风起云涌,医院里还是人山人海,健康还是人们担忧的大问题。没有生命理性,不可能有健康。
吃什么是次要的,和于自然的生活,和于社会的心态,饥饱、冷暖、起居、劳逸、苦乐,有生命之节,有自然之规才重要。健康是“形与神俱”的表现形式,神为主导,气为联系,不伤神、不劳神,能“四气调神”,能“生气通天”,形自然归于正化,不会发生器质性异常的改变。
适者生存,和者健康。人的健康状况,是由和于自然、和于社会、和于人事的生命之和决定的,是由五藏生克的因应调节、升降出入的因应变化决定的。因应协调性正常,该出者能出,气机流畅;该藏者能藏,长养形骸,活生生的人便能骨正筋柔,气血平正,神气内藏,“形与神俱,尽终其天年”。
人不是桶,不是往里面装什么就有什么的。任何营养要脾胃运化,经过气化平衡,被五藏藏纳,才能发挥保健作用;所有药物也要脾胃运化,在升降出入的气化作用下,发挥寒热温凉的治疗作用。
营养不是吃什么就有什么,只有经过活生生的人的化生、气化作用,补其不足,泻其有余,吃的东西才有营养。至于吃的东西有什么样的营养,实验室确定不了,活生生的人的身体状况和因应协调性才能确定。
中医养生,养生命之神、生命之气,养“阴平阳秘”的因应协调性,形态健康,通过生命之神、生命之气的保养才能实现。把自己当成活人,当成与天地自然、社会人事相因相应的生命体,莫当成实验室里的标本,理解中医的养生理念,养成顺应自然、适宜生命的生活方式,是健康长寿的不二之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