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王朝:杨金水为什么要把沈一石账册原封不动送京?

上一期提到了高翰文勇闯浙江巡抚衙门,正好撞见了偷偷报信的书童,而巡抚衙门后院已经热火朝天。郑泌昌和何茂才脱掉了官服,抓紧时间烧着沈一石送来的账册……

那么织造局,杨金水又在干什么呢?

《大明王朝1566解密》第75期:大明王朝:杨金水的大智慧,他为什么把沈一石账册原封不动送京?

一、

高翰文苦苦找寻的沈一石账册,想不到织造局还有一份,四个锦衣卫本来是奉高翰文命令去织造局查账册,而此时,却在跟杨金水商量,这份账册到底该怎么处理?

名义上锦衣卫只归嘉靖帝一个人管,实际上,他们是受司礼监管辖,所以,不得不卖吕芳一个面子,也就等于卖杨金水一个面子:

“沈一石的这些箱子,要不要打开来看看?”

杨金水微微一笑说道:

“不能看!”

朱七心领神会的吩咐道:

“该送的送上去,该销毁的销毁。”

所谓的该送上去的,就是指要打开账册看一遍,凡是写有跟杨金水有关的账目,或者说跟司礼监有关系的账目,甚至跟嘉靖帝有关的账目,都要销毁。除去这些,才是能递给嘉靖帝看的,显然,朱七理解错了杨金水说这句话的意思。

结果杨金水听朱七这么一说,马上打断:

“万不能销毁!”

这下朱七有点懵了:

“您老给拿个主意?”

朱七有点不理解,不久前的杨金水还跟太监李玄传授经验呢,说了一句至理名言:

“有些事不上秤没有四两重,上了秤一千斤也打不住。”

那么,这次沈一石的账册在手,而自己明明跟沈一石有金钱往来,他为什么非要把这些账册上秤呢?

二、

杨金水的回答是:

“瞒天瞒地也不能瞒皇上,更不能瞒老祖宗!”

也就是说,嘉靖帝要想管控全局,必然需要汇报者,而杨金水就是其中之一。一旦嘉靖帝手下的眼线不再跟他讲实话,那么信息就此堵塞,也就难以下达最佳指令,那时候再平衡朝政,基本不可能。

所以,对于嘉靖帝来讲,他的眼线贪不贪,坏不坏,都无所谓,只要求一点,那就是必须跟他说实话。显然,杨金水最终能活下来,正是遵循了这条原则,这也是前面杨金水如实汇报“毁堤淹田”事项之后,嘉靖帝不但不生气,反而要嘉奖他的原因所在。

朱七作为锦衣卫头领,这个道理自然明白,于是马上问杨金水:

“既然如此,我们现在就把郑泌昌、何茂才抓起来!”

在朱七看来,这份账册递交到京城,嘉靖帝必然会冲郑泌昌和何茂才下手,与其等皇上发话,不如现在就抓了他俩。

但是杨金水再次打断朱七的思路:

“二严会不会倒,皇上和老祖宗还没有亮底牌呢!”

杨金水很聪明,只管如实汇报情况,至于抓谁,怎么抓,由谁来抓,这些都交由嘉靖帝和吕芳定夺,这也属于“忠诚”的一部分,虽然办事,但绝不越俎代庖。

这也很好理解,此时浙江还在动乱中,倭寇又在捣乱,这个时候,嘉靖帝必然还在指望严党给弄钱,皇上不发话,怎么可以直接拿下郑泌昌和何茂才?

这也是那两块货敢继续胡作非为的原因之一。

三、

而朱七和杨金水不会不明白目前浙江的战事,也知道前方缺饷严重,怎么办?

这就是此时不抓郑泌昌和何茂才的原因之一,那就是倒逼他们掏钱出来:

“想活命,他们就得自己拿刀子割自己的肉,从家里拿些军饷来!”

但是朱七考虑的问题重心不在这,要知道奉旨抄沈一石家之事,抄家结果还没有报给嘉靖帝,如果这样如实汇报,根本就没法交代,现在又不能抓郑泌昌和何茂才,那怎么办?

杨金水显然早就想好了:

“现在唯一的办法,那就是,抓高翰文先去顶罪!”

后来高翰文戴罪进京时,杨金水更是让芸娘暗中跟随,再到后来吕芳的突然到访,以及对高翰文的保护来看。很可能杨金水让高翰文去顶罪,并不是在害他,而是在保护他,顺便把芸娘的事给托付了。

其实,这更像是杨金水对沈一石的愧疚,要知道他们最后一次见面时,杨金水还信誓旦旦地要保沈一石呢,甚至要收他当干儿子,但是最终只是接受沈一石的嘱托,认芸娘为干女儿。

或许正是出于对沈一石的愧疚,才有了把芸娘托付给高翰文,再拜托吕芳进行照顾,这一切也就说得过去了。

所以,杨金水并没有叫朱七马上抓高翰文,而是先叫高翰文把抄没的银两送到胡宗宪的大营,而他自己却要写一封密奏给宫里,等旨意下来再抓人。

其实抓高翰文并不需要什么密奏,他已经是弃子了,没人会在乎他,除了芸娘……

正所谓,有些事情还是不让高翰文知道为好,他知道的越多,对他越不利,就像后来海瑞给他的建议一样,到了京城什么都不要说,方可保命。

四、

朱七还是不太明白,难道就这样放过郑泌昌和何茂才?

杨金水猛然一转脸:

“放过他们,要是连他们都可以放过的话,我大明朝就没有天理了!”

这个杨金水还是蛮可爱的,他虽然奢侈,虽然也贪,但其实作为一名太监,他的胃口并不大。更何况他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了皇上,对于太监来讲,他们一生只能忠于皇上,除此之外,没有第二条出路。

高翰文硬着头皮带着一点点军需到了胡宗宪大营,惭愧的很:

“军务都被官场误了,部堂,下面的仗无法打下去,属下这次来真是愧对部堂,属下们有罪啊!”

显然胡部堂早已料到了一切,也明白了抄家沈一石没抄到什么财物,高翰文却天真到希望胡部堂说话:

“面对朝廷,面对百姓,部堂您要站出来说话啊!”

高翰文果然还是书生气十足,胡部堂要是说话管用的话,就不会派高翰文来浙江了……

而且高翰文的眼光仅仅看到了浙江,岂不知,郑泌昌和何茂才之流只是两个小蛀虫,问题的原因也不在他俩身上,而这些,却是胡宗宪无论如何也解决不了的。

说到底,高翰文之所以能走到这一步,也完全是胡宗宪的功劳,当初驿站一见,高翰文完全是按照胡部堂的建议做的,那么此时高翰文有难,胡部堂必然不会见死不救:

“对朝廷,对百姓的话,我自然会说,但是我现在只想跟你说几句话,逆耳刺心,你都不会在意吧?”

那么胡部堂又对高翰文说了哪些话呢?我们下回再讲!

我叫杨角风,换种视角看大明王朝,你会发现不一样的乐趣,原创文章,喜欢就关注吧!

(0)

相关推荐